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图/记者王磊 战国韩阳戈诉说深圳悠久建城史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将于4月份试开放,作为深圳目前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南山以及深圳又有哪些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文物以及历史?近日,记者走进南山博物馆与深圳的本土民俗文化专家感受古时深圳的风采。 大家都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对此,南山博物馆馆长戚鑫表示,“这完全不对,...
记者15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西藏文研所)在西藏发掘尼阿木底遗址的过程中,出土文化遗物4000余件,该遗址地处海拔4600米的藏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据悉,尼阿木底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藏北高原湖泊区,是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
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2月15日,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新发现暨西南秦汉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西昌举行,就2016年成昆复线(凉山段)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西南地区的秦汉历史与文化展开研讨。 近年来,为配合国家及省内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等,对安宁河流域的历史遗存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完成了11处文物点、1万余平方米的田野发掘工作。各文...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浓缩了这座城市的所有历史。昨天,记者从黄岩博物馆了解到,该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布馆工作,将于本月18日(明天)试开馆,预计5月份面向全社会正式开馆。 据了解,黄岩博物馆新馆位于黄岩城区二环南路和金带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历年来共收藏8200多件藏品,其中有84件国家一级文物。为了尽早试开馆,最近一段时间,全馆20多名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忙碌地进行陈列工...
2月15日,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新发现暨西南秦汉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昌举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安宁河畔,就2016年成昆复线(凉山段)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西南地区秦汉历史与文化,展开研讨。专家学者认为,自2014年起开展的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工作,发现了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以及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这类发现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实属罕见。 近年...
泥河湾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城新区广场西南部。该馆是在泥河湾遗址群的基础上开发建设的,博物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该馆也是河北省唯一集中保护、收藏展示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风貌以及化石、石器文物的专题博物馆,它将与云南元谋人、北京周口店等国家级博物馆一并成为世界考古科研基地。 泥河湾博物馆由序...
2016年11月16日,游客在蔚州博物馆参观旧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武殿森摄 河北省蔚县蔚州博物馆是一所具有收藏、宣传、科学研究功能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6000余件,有古动物化石、陶器、瓷器、书画、金属器、石刻、织绣等,其中以陶器、书画、石刻造像为主体。 博物馆的陈展体系由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组成,基本陈列包括“文明沃土”“代地春秋”“文物蔚州”“古堡世界”四部分。专题展...
玉版,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全高36.8厘米,上端宽35.7厘米,厚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玉版玉质的摩氏硬度为6.5,光泽温润,颜色则赭红带黄绿,并有大大小小的斑点,有如天际星云银河。其外形非正方,而是呈梯形,上下缘均涂有深褐色颜料以掩饰新切口的痕迹,厚度则由中段向左右两侧缓降,推测此玉版原为新石器时代大形玉刀的半成品,流传至清乾隆时,经宫廷作坊重新修整、配座而成屏风。编号为“吕”字号,表示曾陈...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今年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中出土600余件石制品,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石器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因而得名“枫林遗址”。据调查,遗址分布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东距长白山主峰约43公里。 经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判断,枫...
日前,抚松县漫江镇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中出土600余件石制品,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石器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处遗址位于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被称为“枫林遗址”,其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经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判断,枫林遗址的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片、石叶、雕刻器、刮削器以及大量残片等,石制品原料以黑曜岩为主。专家推测,枫林遗址的年代极有可能...
12月20日,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对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的发掘,出土了400多件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陶片、铜器等遗物,初步发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等不同史前时期的文化堆积。这是新疆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自下而上的文化层堆积,从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早期铁器时代,遗物内容丰富,地层关系明确,形成完整链条。”新疆文物...
上万年以前,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居住在石洞中,用石头打制石核、石片等工具,可能还用石制工具狩猎或采集食物。 12月17日,记者从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今年7月至9月,考古人员在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469件石片、石核和动物碎骨化石等遗存。结合周边考察,考古人员初步认定通天洞遗址的年代上限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可能更早。据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