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侯家庄商王陵遗址,为商代后期的王陵区。是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5——6公里的洹水北岸,与小屯宫殿遗址隔河相望。因该遗址位居西北冈侯家庄附近,故学者称其为“侯家庄商王陵区”或称“西北冈王陵区”。20世纪30年代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著名学者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参加人员有石璋如、刘燿(尹达)、高去寻、胡厚宣等。发现了10座带墓道的大墓及诸多祭祀坑,这一发现对商代...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这在中外古代雕塑艺术史中是独树一帜的。 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经200多年的生产实践,提高了设计水平和雕琢技术,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至帝辛八代十二王的王都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妇好的墓穴,出土大量青铜器。 祭祀坑与车马坑 货贝,殷商时期的钱币。 殷商时期的三通陶水管 甲骨上刻满了文字,记载了殷商时期王公贵族对于未知命运的吉凶问卜。 殷商先民的剪影 在殷墟王陵遗址中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鼎,青铜文化的标志,权力与国家的象征。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中这...
为了让甲骨文走出殷墟,走向全世界,甲骨文从被发现,到最后出土,经历了一次次艰难的发掘。 从1928年第一次发掘甲骨文到如今,人们发现了大约有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殷墟考古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 董作宾拉开发掘序幕 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初,师从甲骨文大师王国维的河南人董作宾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之命前往河南。董作宾到达安阳的第二天,便前往小屯进行...
为了让甲骨文走出殷墟,走向全世界,甲骨文从被发现,到最后出土,经历了一次次艰难的发掘。 从1928年第一次发掘甲骨文到如今,人们发现了大约有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殷墟考古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 董作宾拉开发掘序幕 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初,师从甲骨文大师王国维的河南人董作宾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之命前往河南。董作宾到达安阳的第二天,便...
最近,“殷墟至宝:来自商王朝的遗珍”展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的近百件甲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都是商代中晚期文物,出自河南安阳的殷墟。 展览现场,记者在采访专家时得知,殷墟(商王朝晚期国都所在地)和南京有着密切的渊源。1928年,首次开始正式考古发掘殷墟遗址的,就是一群来自南京的考古学家。而这些考古学家供职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旧址就位于南京的北极阁下,鸡鸣寺旁。 ...
刘建华摄 1月30日至3月中旬,“殷墟至宝——来自商王朝的遗珍”展览在南京市博物馆举办。展览由南京市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承办,展品均为距今3250—3050年间的商代晚期文物,大部分属于商朝“皇家”物品,再现了商朝晚期的社会风采。刘建华摄
商后期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最典型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严诘奇。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出器外,配以浮雕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物形象,峻挺方折、精湛无比;有的全身满施饕餮纹,器体棱脊四起,深镂细刻富丽堂皇。其他花纹还有夔纹、蝉纹、蚕纹、小鸟纹等。这些动物纹样,少数是肖生的,更多的则是神话性的禽兽。 ...
可乐出土套头葬文物——铜釜上的立虎。 黔之西北,贵州赫章,这是一块苍茫而厚重的土地。在两千多年以前,赫章可乐曾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出使夜郎,在赫章可乐设置汉阳县,从此,汉文化与夜郎文化在这片神奇美丽的乌蒙高原相生共荣。然而,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文化的夜郎古国消亡以后,赫章这块土地从此沉寂,千年沧桑,遁入历史日益厚重的烟云深处。 夜郎...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青铜礼器的大量出现,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以青铜礼器鼎、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钺、刀、镞,工具锛、凿、斧、锯、铲,乐器铙、铃、钲等为代表的殷...
台湾中华邮政与“中央研究院”合作,10日在台北首次发行以甲骨、青铜器、玉器等商代殷墟文物图案的邮票。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1928年至1937年,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组成的考古队先后进行15次考古挖掘,发现甲骨、铜器、陶器等多种文物。这些文物目前收藏在许多地方,其中一部分在台湾。 综合中央社、中广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此次选作邮票图案的共8件文物,分别为大理石枭...
中新社图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和台湾“中华邮政”合作,首次以殷墟文物发行邮票,同时还举办“畅邮殷墟”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明年7月1日。 据报道,位于中国大陆河南省安阳的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组成的考古队,于1928至1937年之间先后进行15次考古发掘,发现甲骨、铜器、陶器等多种文物。 殷墟文物收藏在许多地方,其中一部份到了台湾,这次选...
基本信息: 作者:孙亚冰 著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01 版次:1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2014-03-01 印次:1 页数:436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甲骨文例研究是甲骨学的一个分支,甲骨文例包括卜辞文例和记...
基本信息: 作者:刘风华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01 版次:1 丛书名: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丛书 平装:268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9787532569953 作者简介: 刘风华,1971年生。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