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励小捷在郎木寺调研时和郎木赛赤·洛藏南杰·龙仁桑盖座谈交流。 励小捷在夏河拉卜楞寺调研寺院修缮工作 7月20至21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副省长夏红民的陪同下,分别前往甘南州夏河拉卜楞寺和碌曲郎木寺就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甘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扎西草,州政府副州长石占良陪同调研。陪同励小捷一同调研的还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陈红,国家文物局文物保...
工作人员正在将青铜器表面打磨平整 工作人员正在将青铜器固定定型 现场|修复工序很繁琐,文保人员“妙手回春” 精美的铜壶由数片残片拼凑而成;看似完整的青铜,身上粘满颜色各异的铜片……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接受修复的青铜器形态各异,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进行修复。其中有一件青铜器被一钢圈箍了起来,钢圈周围还被24个大螺丝钉“包围”着。“这是青铜器‘矫形器’,是在长期修复工作中发明出来的,...
南京中山门大街卫岗段南侧,有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韩恢墓。它位于紫金山下,藏于绿植丛中,不易被发现。南京文保协会的志愿者小姜“跟拍”韩恢墓半年多,发现文物出现开裂、渗水等“状况”,飘落地上的枯枝落叶直至腐烂都无人清理。 烈士墓前落叶,半个月没人管 出苜蓿园地铁站3号出口,沿中山门大街向东走5分钟,就能看到韩恢墓。由于周边被绿植覆盖,路人很难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座烈士墓。 韩恢(1887——192...
日前,湖州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省级文保单位千甓亭(含皕宋楼)养护性维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千甓亭位于吴兴区月河街道,建于清末。现千甓亭庭院包括临月河街门厅、花园、花厅及小洋楼。千甓亭是晚清学者、藏书家陆心源的私宅庭院,因其将收集到的不同铭文的汉晋墓砖千块藏于此,故名之。另外,陆宅还有与千甓亭相邻的建筑是号称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皕宋楼”。 此次养护性维修主要对房屋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更新,对所有破损...
近日,福泉市牛场镇蒋家院处的王公桥等五处文物古迹,,被核定为该市的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昨日从福泉市有关部门获悉,除王公桥外,另四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城厢镇杨义司排路丫处的葛忠墓、陆坪镇浪波河村赏朗坝处的花娘桥、藜山乡甘塘处的甘塘水渠、福泉山南城墙下处的沈万三墓。 其中,王公桥距今已有300余年。据《黔南州志》记载,这座四礅三孔石拱桥,系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一生急公...
7月19日,记者从斗门区文广新局获悉,乾务镇荔山村黄氏大宗祠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专家也于近日对黄氏大宗祠进行考察,认为4间祠堂密不可分,要全面统筹,做好整个黄氏大宗祠建筑群的整体保护工作。 据了解,黄氏大宗祠号称垂裕堂,位于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是该村明代进士黄錀和清代广西布政使黄槐森的家族宗祠。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建筑群始建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朝晚期(1889...
走进我国西南历史博物馆,穿过狭长的职员通道,记者日前跟随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杨甦一路来到修复实验室。推开木门,迎面放置着一张四方木质工作台,5名义工正围坐在桌边,专心致志地为古卷《梁书》进行最后的修复程序。台面上雾气缭绕,仿佛将古书置于氤氲间“运功疗伤”。( 2015年7月17日 人民网) 文物是文化遗产,更是历史见证。无论是文物还是文物爱心志愿者,是最有内涵宝贝和风景。我们开展文物保护,是通过我...
近日,丹凤县组织人员对田野文物和古建文物等15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消除隐患,确保文物安全。 丹凤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针对文物古建筑的基础、防火、防汛、防盗设施和损毁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一实地察看、拍照、详细记录。排查中对商洛崖墓群棣花南沟段和秦楚分界墙等遗址遭人为干扰破坏、红三军军部旧址和青瓷帮会馆大殿存在文物本体致危、二郎庙和龙台观等非法祭祀活动造成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
连续阴雨,让南京市级文保单位李鸿章祠堂(简称李公祠)遭了殃。李公祠后堂东北角的屋顶,出现了几个大洞,雨水顺着屋顶上的小树苗滴落下来;由于雨水浸泡,有的木椽已经发黑、出现霉斑…… 记者了解到,由于李公祠后堂状况不佳,目前,相关抢修方案已经通过审批。接下来,将公开招投标,进行修缮。“这次修缮不会大动筋骨,主要是治漏,把腐烂的木椽替换掉。”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出状况 屋外下大雨,屋里下...
连日来,福州市罗源县政府牵头,县文体局、消防大队以及各乡镇,联合开展了夏季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推进夏季消防检查工作。 检查组对辖区陈太尉宫、郑氏宗祠、圣水寺、天后宫等13家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了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在存在烧香点蜡、违规住人、从事经营活动以及电气线路是否套管保护等问题。此次专项行动,检查组共查处了38处火灾隐患,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
总统府大部分建筑都是木结构,防治白蚁工作尤为重要。顾炜 摄 别看白蚁小小的,一旦和你做“邻居”,就会把你家当成牧场、食堂,让你损失巨大。相比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白蚁更喜欢把“王国”安在砖木结构、上了年龄的老房子里,直接把古建筑的梁柱都给啃了。 记者了解到,在文物修缮中,白蚁防治工程是“必须的”,南京有1800余处文保单位每年都要做白蚁防治工程。对待这个蟑螂的远亲,人蚁大战是难免的,各家的“大...
7月9日至10日,国家住建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巡查组,到山海关巡查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保护工作。 巡查组先后到老龙头、天下第一关、 王家大院等景区巡查,深入了解秦皇岛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保护措施、标牌设置、历史建筑修缮等情况。巡查组对秦皇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 作给予充分肯定。巡查组组长刘运琦表示,秦皇岛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规划编制规范、程序严格、建档完善、历史街区...
住在清朝老宅子里,“文物房”还有些风雅的历史故事,是不是很雅致? 最近,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对南京地区非国有古建的保护现状进行了探访。他们发现,面临失修危险的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文物民房,大约有10到15处,面临搬迁的居民不愿修缮为他人做嫁衣,暂不搬迁的有些居民又没钱修,造成了这些“文物民房”尴尬的境遇。 现场直击 道光年间老宅,木板摇摇欲坠 发起此次调查的是南京大学法学院大一大二的部...
渠树壕汉墓群文保碑附近的几处盗洞已经回填。 6月24日,西部网报道了位于榆林靖边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树壕汉墓群盗洞遍布,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陕西省文物局第一时间下文督办此事,而靖边县政府也在给西部网的情况说明中表示,将严厉打击破坏、盗掘该墓葬群的违法犯罪活动,并对盗洞进行回填。 巡逻方圆几十公里 年薪仅1200元 6月29日,记者来到渠树壕汉墓群,距离文保碑最近的三个盗洞,已经被...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民居“宣德第”,部分房屋成危房,村民不能擅自修缮,政府又缺维护资金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包道村的百年民居“宣德第”(俗称侯家大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风霜洗礼,部分年久失修的房屋已被鉴定为危房。然而,住在侯家大院里的近百名侯家后人对于修缮房屋却左右为难,如果无法保证不破坏文物原结构,就算拿到了政府危房改造指标,按规定也不能重修。一边是文物保护,一边是居住安全,他们担心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