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的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绘画的各种载体而言,人们很早便开始在丝绢上作画了。举世瞩目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一号墓和三号墓就分别出土了两幅珍贵帛画。现藏大英博物馆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它虽然被认为是隋唐时期的摹本,却同样被后人视为罕见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绢画以风格古朴。色泽鲜艳和恢弘博大的气度,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绢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因而得到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钟爱。流传下来的许多...
中国文化、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壮阔瑰丽。而在浩渺的历史烟雨中,中国书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炼的、综合的载体流传有序,它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的脉络和一个民族文明的火种。 然而,由于中国书画所用材料大多为绢和纸,质地纤薄娇嫩,极易破损;而在流传过程中,也容易受环境、气候、不当保护、人为损坏等因素影响,产生发霉、虫蛀、污迹、水迹、断裂、撕破、火烧等各种情况,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
藏有200幅梵高珍贵画作的荷兰梵高博物馆9日在上海宣布,在华启动为期一年的少儿绘画大赛,鼓励中国娃娃“追逐梵高”。 “追逐梵高”少儿绘画大赛面向全中国所有热爱艺术的少年儿童,旨在发扬梵高的艺术创新精神,启迪少年儿童的创造力,鼓励他们以新的视角和思维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荷兰梵高博物馆远东区代表黄僖偲说,举办本次大赛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培育未来艺术家,更是设想在中国范围内实践美的教...
汉代画像砖珍品展吸引市民参观。张宇明摄 7月8日上午,“汉风蜀韵——四川汉代画像砖珍品展”在汉阳陵博物馆开幕,展出来自四川博物院馆藏的60件文物,其中多半都是东汉中期的画像砖。一块块画像砖就像一幅幅汉代人的生活“照片”,展示了当时他们狩猎、制盐、采摘的场面。 画像砖是汉代墓葬砖室墓中主要用于装饰的一种模制的图画砖,以深、浅浮雕和线雕等形式表现各种画面。“画像砖是墓室的装饰物...
汉代画像砖珍品展吸引市民参观。张宇明摄 8日上午,“汉风蜀韵——四川汉代画像砖珍品展”在汉阳陵博物馆开幕,展出来自四川博物院馆藏的60件文物,其中多半都是东汉中期的画像砖。一块块画像砖就像一幅幅汉代人的生活“照片”,展示了当时他们狩猎、制盐、采摘的场面。 画像砖是汉代墓葬砖室墓中主要用于装饰的一种模制的图画砖,以深、浅浮雕和线雕等形式表现各种画面。“画像砖是墓室的装饰物,在距离地面...
伦敦邦瀚斯将于7月15日在“古典大师艺术周”期间举办《版画与杂项》主题专场拍会,届时将呈现一系列不同题材的精美艺术珍品。此类藏品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具有与其他任何艺术市场珍品相同的较高升值空间,因此备受藏家青睐,必将引发激烈竞夺。图为由澳大利亚知名艺术家伊芙琳·塞米(EvelineWSyme,1881-1961)创作完成的名作《沃兰黛特的亚拉》(TheYarraatWarrandyte)。 ...
汪廷儒书法和《游仙图》 汪廷儒 (1804-1852),字醇卿,又字莼青,江苏仪征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副榜贡生,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甲辰科二甲第九名,改庶吉士,后任翰林官编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任江西副主考。汪廷儒以学行优异而跻身扬州名儒之列。《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九《人物》有他的传记,表彰他“友爱笃行”、注重乡邦教化的事迹。着有《延月...
元代花鸟画既有简率的一路,也有精工的一路,这两幅画即属于后者。两图继承了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风格,对物象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梨花山鹊图》,画一梨树枝自左上向右下斜出,枝干折曲变化,尽显苍老之态;梨花饱满地盛开,娇嫩鲜润;一只羽毛清爽柔亮的山鹊栖于枝上,它扭头回望,形象优美可爱。图中花叶勾勒极其细致清淡,敷色晕染极有法度,格调清丽雅逸。山鹊设色较为浓重,几乎掩盖了墨线。梨枝勾皴则劲健有力...
长生不老、位列仙班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愿望。掌握了科学知识的现代人当然不相信这种神话了,但是古人,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的人特别相信神仙思想并追求长生不老。古人相信,在西边的昆仑山上和东边的大海上都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谁能够到达那里就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在这一时期最热衷于寻仙求道的人要数秦始皇、汉武帝和王莽了,这三位帝王在历史上除了留下响亮的政治家的名头外,他们任用术士、四处寻仙的荒唐举...
熊广琴《静观》 近些年,我一直关注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追问写意花鸟画的终极价值。其实,对如何让自己的花鸟画“现代化”,每一位画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做着不同的努力,我原以为在“中西”之间有一条自己的路,但却在观摩了西方各个流派的大量原作以后又自行否定了。还是沿着中国画本体道路走,因此我选择了潘天寿和郭味蕖两位中国意笔花鸟画前辈作为参照。 研究后发现,潘天寿和郭味蕖的画之所...
黄慎 麻姑献寿图 “扬州八怪”写了不少反映女性的诗词。在他们的诗作中,鲜见对美貌女性外貌体态的描写,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子,如:贫苦的农妇、守陵的宫女、沦落的歌妓、闺中的怨妇等,表现了“八怪”对普通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也因此,“八怪”中擅长人物画的画家笔下的仕女画也多见此类题材,绝不流俗。 现存扬州博物馆的罗聘指画《唐人诗意图》较之一般的仕女画,构思较为独特...
魏晋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局部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现为淮安市博物馆)和泗阳图书馆联合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其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物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断定其属于魏晋时期的墓葬。 江苏打鼓墩樊氏墓墓室总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室内全长9.2...
天津博物馆藏元代着名画家钱选的《花鸟图》手卷,以其隽雅清新的画风享誉中国画史和收藏史,为天津博物馆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 该手卷高38厘米,长316.7厘米,纸本,设色。全画分三段:第一段是“桃花翠鸟”:花繁叶茂的春桃树,枝头站立一只通体羽毛幽蓝的翠鸟,小鸟身体直立,极目远眺,正是鸟儿振翅起飞前的瞬间写照;第二段是“牡丹”:一束绿叶中,盛开着两朵淡粉的牡丹,叶子向左下微垂,似有阵阵清风掠...
王铎的书法以神笔鸣世,其绘画传世甚少,绘画风格继承五代荆关一路。《清代七百名人传》记载“画山水荆仝,邱壑伟峻,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蔚,意趣自别。”王铎的山水画用笔仿荆浩、关全,却抛弃了五代喜欢作长幅巨障、大山大水的气势,多作书斋山水,这和他早年忙于仕途,无暇游山玩水想必有莫大的关系。王铎的绘画理念和他晚年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以恬静淡远为怀,痴迷于书法绘画,但求案牍之劳形。在绘画上...
国务院参事室主管的唯一一本国家艺术类大型专业期刊《中华书画家》于去年7月特别向中外推荐陈一文老师的绘画艺术,这在江西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期刊的特别推荐语写道:“陈一文是一位研究型画家,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阳刚、奇秀、深沉、强悍之美,这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画家在坚实功力的基础上,赋予作品的精神品味和在绘画本体价值方面所做出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 推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