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8月30日,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 ---《南洋商报》就即将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大观 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展览的相关内容,采访了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艺术品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璞承先生。 《大观 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展览海报 采访现场 《南洋商报》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之一。它是由新加坡殷商陈嘉庚于1923年9月6日在...
投资者问:我是一个商人,一直以来都忙于公司业务,虽然平时对青花瓷器很感兴趣,但没有时间。这两年公司业务上了正轨,手头也有了一些闲钱,所以想开始收收明清青花瓷,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时候?大家都说现在市场上99%都是赝品,对于我们这些新手,该如何防备又该如何鉴别呢 瓷器藏家刘超答:青花瓷从它诞生以后就是瓷坛霸主,历朝历代都有人收藏。青花创烧500年以后才有了粉彩,虽然粉彩比较艳丽,符合多数人那种艳俗的审...
23日,省文物局、菏泽市政府召开菏泽沉船考古成果鉴定暨新闻发布会,公布重大考古成果——今年9月在菏泽一工地发现古代沉船,考古人员对其进行清理时发现包括3件元代青花瓷器在内的共计110余件重要文物。 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我们将把这次沉船考古的成果申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现在来看很有希望。如果申报成功,山东获得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成果将达到16项。” 记者在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
多年以来,人们都认为元青花距离我们太远了,很难触摸。可是,笔者在收藏活动的实践中,有时无意中偶遇碰上了,也不好避开,绕道而行,只好顺其自然,也随手捡到一件“元青花金彩凤穿牡丹云龙纹梅瓶 ”。虽曾多次与藏友共同鉴赏,各说不一样。到底是真是假,还得有待研究与探讨,现在还无需急于肯定其真伪,因确有其物的的存在,但将“死马当活马”来医,都应该以慎重的态度,细心鉴赏,对其多问几个为什么?,说说个人观点,即使...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 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
笔者在近20年的收藏实践中,收集到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元青花整器、残器、重要标本、火照、窑具、棋牌玩具等,约1000多件,从反复摸索中体会到,元青花的鉴赏、鉴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看型:过去的窑工们,在器物工艺上的把握是非常熟练的,元代的成形工艺,大都是分段印坯、再用泥浆接胎塑造成形,无论是大罐或者是小鸟食罐儿,器形外表都可以隐隐约约看出有接胎的痕迹,其工艺手法潇洒自如、大方优美,...
近年来,制作古瓷之风愈演愈烈,不仅给正常的收藏事业与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无穷的困扰和危害,给爱好者和消费者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不可挽回地败坏了中国古瓷优秀艺术传统的美誉。 在此给大家列举一些张浦生先生的鉴瓷秘籍,帮助更多人提升专业鉴赏知识。 一、五种瓷器不能要 如何防止收藏古瓷上当受骗?张浦生总结了五种瓷器不能要: 1.器形不规整,古里古怪的不能要,器形太规整的也不能要。 2绘画...
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白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了青花瓷器,但数量很少,产品在胎、釉、纹饰等各方面均带有明显的原始性,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独立品种。直到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匠师才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从此,青花以它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釉下彩绘永不褪脱的特点,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是以釉下彩绘图案为装饰,其...
目前,由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舟山博物馆主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时期外销青花瓷精品展”正在舟山博物馆三楼多功能展厅展出。 此次展览分为“按图索骥“、“克拉克与芙蓉手”和“看得见的风景”三个部分,展出的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外销青花瓷。这些外销青花瓷以瓷器的造型及纹饰设计为载体,通过重复排列展示或留出某一形状装饰花纹,形成了西洋图案的味道,赋予了 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无限憧憬。 展览展出的青花瓷展示...
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以至于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其中盘极雅致华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宣德青花盘的基本特点。 (1)在用料上,宣德青花瓷盘用元代剩下的进口料或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苏泥麻青"料,中文译为玻璃蓝,以上两种料实为一种料,同出于一个产...
将军罐,是因其体形硕大、造型饱满、气魄雄伟酷似一位头顶缨盔的将军而得名。从元代由短颈大腹的无盖大罐到明代的荷叶盖罐逐渐演变形成,从存世的实物来考证,真正成熟的将军罐是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开始,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官窑、民窑大量烧造。清代中后期更是备受推崇。将军罐也由实用器皿逐渐发展为用来陈设装饰、供奉避邪的艺术品。 清代中期的缠枝花青花将军罐高45厘米,直口、丰肩圆胸,腹部渐收,器型饱满,整体就像两...
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 景德镇陶瓷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还有少量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大罐等。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还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在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黄金时代(...
清朝的青花瓷当推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最为杰出,而清三代中,又以康熙青花瓷最为著名。《陶雅》里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康熙青花瓷胎质洁白,质地细腻,所罩之釉的色调呈浅蓝色或淡青色。康熙早期的青花瓷釉层薄,一些盘和瓶的底部施釉差不多呈干枯状态,或有缩釉点,这是鉴...
元代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江西高安市博物馆藏) 元代釉里红芦雁纹匜内部纹饰(江西高安市博物馆藏) 高安出土的这批窖藏瓷器,量大、器形多、器物完整、工 艺精湛,很多都可作为陶瓷鉴定比对的标准器。经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鉴定,其中42件定为一级文物,其他各类瓷器均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但由于没有窖券出土, 窖藏也没有做任何记号,窖藏主人到底是谁?如此精美的瓷器又为什么一直留在窖中?这样制作精良的瓷器,在...
《大观---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展参展作品 元代是蒙古人先后吞灭了西夏、金,又经过长达四十年的对南宋战争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尽管元朝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但元世祖忽必烈乃至其后的几任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使中原地区在遭受战争重创之后的几十年里经济有所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外贸易的支柱性产品---青花瓷,正是成熟于元代。而近几年来,元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