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我省文物系统将广泛开展各类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文博活动。 主会场 推出各种参观优惠活动 据悉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省文物局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设立活动主场,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举办《取经归来——一代宗师唐玄奘展...
5月17日上午九点,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化石网等主办的“第九届化石鉴赏大会”将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行。届时将由权威的古生物专家免费鉴定化石真伪,揭开化石的“身世”。 和前几次的“化石鉴赏大会”一样,这次主要内容仍是为市民免费鉴定化石真伪。“化石收藏现在越来越热,在一些爱好者的家中,很多化石都是相当有价值的。”该馆冯伟民介绍说。每年,都会有很多爱好者前来咨询。正因为对化石的喜爱,古生物知识现...
近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承办的“浙江古代青瓷鉴定培训班”在杭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博物馆、文保所等50多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培训目标,达到办班预期目的。 本次培训班邀请我省既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相关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担任授课老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研究员讲授先秦原始瓷瓷器,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邓禾颖研究员主讲官窑瓷器,浙江省...
4月29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鉴定审核办举办的浙江古代青瓷鉴定培训班40多位学员,在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和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的陪同下,来到南宋官窑博物馆观摩、学习。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来自省内各级博物馆、考古所,具有一定的古陶瓷理论基础和鉴定经验,也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参与者。此次培训即是为大力推进浙江省“一普”工作,提高文物专业技术人员陶瓷鉴定能力开办的。培训内容包括原始...
翡翠素有“玉石之王”的美誉,它的色泽、质水和形体的美感,即能体现女性的魅力,又能显示男性的阳刚,因此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且高档翡翠的产出十分稀少,这使得40年前在香港用100港币买到的一件上佳的翡翠戒面,现在的价值已升到10万港币,其保值增值可达百倍千倍。在众多的宝石中,没有一种能象水色俱佳的上等翡翠一样投资千元,可以迅速增值万元。然而天然产出的翡翠,优质品可谓“凤毛麟角”,正因如此人们对质量不佳...
鉴古方知今。这就是今人好古的原因,中国人好古玉,是骨子里的。 1、什么是古玉: 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不是你、我、他想像出来的或理论出来的。现代玉雕和仿古玉雕就不具备这个特征。玉玩的是文化含量,越古越好。 仿品多,长眼哪! 2、什么是鉴定 : 鉴定并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用标形器和被鉴定器对比。实际要复杂一些,要经过:立标、观察、涉猎、积淀、总结、...
玉器鉴定的方法有哪些?随着收藏爱好者日益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时候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么,玉器鉴定的方法有哪些呢?这里将几点玉器鉴定的方法告诉大家。 观光泽:真玉器无论半透明或不透明,都有温润光泽,内部夹有少量杂质或呈棉絮状花纹均属正常;假玉器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无灵气,有的还有气泡。 看断口: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玉器的断口参差不齐,可见比较细密的结构;假玉器的断口整...
元代卵白釉立粉堆彩瓷 因为喜欢而收藏,能在一起谈讨收藏心得那是一种乐趣。 鉴定古瓷的书籍很多,理论也很蘩杂,看了总使人如坠雾里云中。理论说的再好,实践出真知。 其实鉴定古瓷很简单,多去博物馆看真品,多问,多钻研,积累知识,提高‘悟性’。我想用不了多久,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只要掌握两点,即是出土品还是传世品。 传世品釉面上一定有使用的杂乱痕迹,而釉面仍然不失温润如玉的光泽。人...
瓷器工艺在元朝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发展的转折点。这个时候传统窑址的生产并没有完全停顿,但产品质量较粗犷。这时候比较重要的是景德镇的崛起。景德镇这时候烧制成功新的品种的瓷器、青花,成为后来明清的主要瓷器品种。因而完全改变了中国瓷器的生产面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候由于外销需求的增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更加成熟。首先我们来了解传统瓷窑在元代的发展、生产情况 ...
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玉石,往往用玉来形容人的品质,拥有玉石是一种身份的象怔,早在5000年前,王宫贵族就开始使用玉石。随后的各个朝代中,玉器虽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或形制,但玉器的发展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并在历史的发展以及记录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古代玉器史,同时就是一部中国发展史。 中国古代对玉器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矿物晶体集合体都能作为玉石,综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玉石...
民国粉彩灯罩 鉴定现场 冰心道人款汉扁壶 昨天上午8:50,已经有数位市民在苏州文物商店专家鉴宝门诊现场外排队等候,而此时离这场鉴定会的开始还有整整1个小时。——从2013年夏季逢双月开始的此项公益服务,深受市民的欢迎,“在苏州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民间文物收藏有极好的传承,这是城市文化气息的重要基础。文博机构应该为此提供更多的引导与服务。”参加鉴定的一位老专家表示。 ...
色质是玉的自然属性。一块古玉,无论是“传世古”还是“出土古”,经过岁月的抚摸和水土的侵蚀,必然会留下种种色质的印记,从而为鉴别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这里所谓的“色质”,色即沁色,质指玉质,而沁色通常会成为一块古玉的重要鉴定标准。 玉具有善于吸收其他物质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后,一方面会将近邻的物质吸入自己体内,同时,其体内原有的物质也会起酸化作用,特别是地中水银,会沁入玉质,同时相邻...
古代有些窑口的胎土较粗或胎色较深,为了使器物表面平滑白洁和颜色变浅,在胎体上先敷一层细白瓷土,然后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称化妆土,也称化妆釉和护胎釉。 化妆土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窑口)特征,对其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古瓷的断代和辨伪。 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六朝青瓷中已开始应用化妆土工艺,婺州窑位于浙江金华一带,当地所产胎土含铁量高,烧成后胎色深灰或深紫。西晋起,婺州窑采...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
官窑葵瓣洗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胎与釉均薄如纸,有月白、粉红、粉青、大绿、油灰等色,当时月白为上,粉青次之,以后变为粉青为上,月白次之。器物多为开片纹,以冰裂纹为上,梅花纹次之,细碎纹为下;开片纹有带黄黑线的为上品。釉斑则以鳝鱼血为上,墨纹次之。 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