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巴南区发掘出一座高等级明代墓葬。该墓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墓室和墓前建筑三重拜台两部分组成。经过2个月的发掘,目前已清理出墓葬1座及大量墓前建筑,出土石像5件。 据考证,此墓可能是嘉靖朝正三品副都御使李文进与其妻子的合葬墓。
江北茅溪偃月桥 网友“多多小马”摄 江北寸滩至善桥 网友“多多小马”摄 商报合成图 李娜 制 沙坪坝区曾家镇吴家大桥,是目前主城保存得比较好的石桥。李盛虎摄 位于磁器口的仁寿桥,桥面已经成了一个“菜园子”。记者 肖腾摄 重庆的小河小溪上,密布着数十座古老的石桥。它们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直至今日,其中不少桥梁仍...
考古人员发掘清理出的石马湾明代墓葬的墓室部分(1月17日摄)。 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对巴南区麻柳沿江开发区开展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时,发掘出一座高等级明代墓葬。该墓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墓室和墓前建筑三重拜台两部分组成。经过2个月的发掘,目前已清理出墓葬1座及大量墓前建筑,出土石像5件。据专家初步考证,此墓可能是明代嘉靖朝正三品副都御使李文进与其妻子的合葬墓。
昨日,西南大学民俗学专家余云华接受记者采访,谈蛇与重庆的关系 故事导读 蛇,在文学家笔下乃至现实生 活中,一直是“冷血”、“恐怖”的代名词。 但在巴南区部分农村,广为流传着蛇祖的故事。蛇是村民的祖宗,祖宗牌位供奉的也是蛇的图案。其实,在重庆市,以蛇为祖的地方还不少。 供奉着蛇 这一习俗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在当地逐渐沉寂,时至今...
乡村代代相传,家宅内应该有蛇,无则凶。一旦家中有蛇,不胜欣喜:“老祖宗回来看我们来了!”这兆示着地下的祖宗还在发挥余热,保他们安全和顺利,为子孙们站岗放哨。倘若谁家经年累月无蛇影,全家就会惴惴不安,担心大祸临头:“天啦,老祖宗怎么把我们给忘了呢?难道我们无形中得罪了老先人!”由于这样的传说根生蒂固,人们爬到屋里的蛇总是既敬又畏。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种场...
名人故居毁了又建,为何总是“马后炮”?如何从一开始就保护,岂不是能省去这笔修缮费用?2000多万可不是小数目。 商报记者方有成 重庆商报讯 100年前,著名诗人何其芳在重庆万州甘宁镇一农家出生,因创作出蜚声文坛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和《为少男少女歌唱》等诗歌,何其芳与卞之琳、李广田一起并称为享誉中国诗坛的“汉园三诗人”,其故居也成了诗歌文学爱好者寻...
1月8日上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西南大学共建研究生教育平台揭牌仪式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举行。西南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崔延强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朱军共同为“西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西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揭牌。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
临近年终,跟服装、家电等市场一样,本土家具市场也迎来节前旺销。但红木家具经销商刘志,这两天却一直没睡上安稳觉。 事情的起因是在上星期,他率先在旗下几家红木家具门店内以五折甚至更低折扣,意图挤掉长期存在于红木家具产品上的价格水分。 不曾想,“正义之举”却遭遇来自商场方和同行的联合抵制,截至发稿前,已经有好几家商场提出警告:“再私自降价,就搬出商场。̶...
去年12月29日,20多名考古志愿者来到彭水,参观正在发掘的“渝东南最大的汉代石室墓”。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图片) 探洞驴友、摄影爱好者、舞蹈老师、警察……这不是化妆舞会,而是一次考古沙龙的活动现场。1月6日,我市首次考古志愿者沙龙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近10名来自各行业的考古志愿者,对考古普及工作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据了解,目前,...
彭水县,市民在墓内参观。 图片由记者 邹飞 摄 墓壁上的星象图 一处古墓面积达30多平方米,这在墓地中算得上“豪华型”。前日,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公众考古活动中,一处在彭水刚发掘的汉代石室墓长15.8米,高3.1米,最宽处2.8米,该墓室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这是渝东南地区发现的最大石室墓,考古专家初步将其时代定为东汉晚期。由于该墓遭盗掘严重,墓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