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又有新进展 揭开陕西石峁遗址的秘密 宏大的石砌城墙与大量的石峁玉器,显示出石峁遗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 图为陕西榆林石峁遗址。 魏永贤摄 陕西石峁遗址系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包围环绕的环套结构,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2013年,石峁遗...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址 石峁遗址是陕北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也是中国已发现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该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1976年,在黄...
从石峁遗址发掘出玉器了!流散在各地的石峁玉器终于得到了“正名”。 石峁考古报告显示,在石峁城的石墙之间发现6件玉器,包括玉铲、玉璜、石雕人头像等,这证实了石峁玉的存在。实际上石峁玉早就流传于天下了。陕西省神木县文体事业局介绍,石峁玉目前流散在海外4000余件,胡文高个人收藏200余件,现在展示于神木县博物馆;还有考古专家早期从石峁村农民处征集的127件,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当然还有一些石峁玉...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距今5800年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自从1985年发现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在以往凌家滩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的基础上,2008年至201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对凌家滩遗址再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钻探、发掘工作。发掘结果证实了凌家滩遗址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等级分明,是一...
凌家滩遗址考古近日传来新信息:该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距今5800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说,凌家滩文化正处于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节点上,其文化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发现,并结合业已发现的大型祭坛、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型红烧土建筑,及功能多样...
6月20日消息,历经500多年,玛雅国王统治着新大陆最富有和最先进的文明。然而在公元800年左右,玛雅帝国开始崩溃,并且其国王也很快销声匿迹;大约在公元1000年,大多数大城市和寺庙变成了废墟。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最近几年中,科学家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将这场灾难归咎于一系列的干旱,但相关证据却一直模糊不清。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断言,干旱实际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降雨的实际减少量是相对适中的。 在其...
河北仿造版“狮身人面像”惊动联合国,再次将“山寨”建筑推向舆论风口。不少媒体网站也制作专题图集,对近来引起关注的建筑怪象进行梳理。当代中国建筑建造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建筑文化却日渐走向国际建筑界边缘,一个文明古国为何找不到自己的建筑文化?“中国网事”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三大建筑乱象盘点:“山寨”遍地、原创“雷人”、千“城”一面 【乱象一】遍地“洋山寨”,处处“假白宫”。近几年“山寨”欧美建筑如...
记者近日从宁夏水洞沟景区了解到,6、7两月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专家,对我国著名的史前文明遗址水洞沟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 宁夏水洞沟遗址距银川市19公里,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
在专业艺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国内不少传统、民间艺术行当呈现出萎缩、衰落乃至消亡的态势。中国画却不然,由于评判标准自成体系、思想根基深厚扎实等众多原因,千余年来,中国画较为平稳地向前发展,在当代仍然具有相当的规模与活力。 进入新世纪,各艺术门类都在尝试与时代接轨、与世界对话,在创作主题、专业技巧等多方面呈现出争鸣局面,中国画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境况下,基于民族性的文化自...
奥伊洛克陶壶 刻有酒神与阿里阿德涅陶板 2014年5月15日,《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中国巡展第三站在广东省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卡拉雷兹博物馆合作,展期从2014年5月15日至8月24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展出。 展览展示来自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的陶器、青铜器、金...
17日上午,台湾学者嵇若昕将在哈尔滨润福文化养老中心进行“台北故宫国宝密码”讲座,这是“润福大讲堂”的第三次讲座。嵇若昕是台大历史系文学学士、台大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文学硕士、曾任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私人秘书,并出任台北故宫登录保存处处长、安全管理处处长及器物处处长。长期从事故宫器物典藏、征集与研究工作,曾策划多项大型展览,对中国工艺美术品有深刻认识,著作甚丰。16日,嵇若昕在哈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
铜矿石 坩埚 斝 酱釉腰鼓 精美的壁画 荞麦岭发掘区场景 泱泱中华,赣地多娇。中华远古文明的身影似已远去,然而,她们辉煌的印记早就深嵌在赣鄱大地,历史的回响不时激荡起她们的时代铿锵。 保护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守护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探索古代社会发展规律,汲取先贤智慧,迸发科学创造的灵感,是考古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省文...
在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有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那便是西辽河上游古代文明曙光最早升起的地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在这里,燕山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汇,老哈河、孟克河、叫来河纵贯南北,平原、丘陵、沙漠等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老的农业文明。 5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史前考古研究基地在敖汉揭牌。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大甸子墓地考古发掘到...
公元前1177年的西方“铜器时代”晚期(Late Bronze Age),“海上民族”(The Sea Peoples)入侵埃及事件广为人知。尽管埃及军队奋勇作战,但仍很快被攻陷,其周边国家亦难逃厄运。仅仅几十年,迈锡尼、特洛伊、赫梯、巴比伦,数个王国如多米诺骨牌般依次消亡,一起消亡的还有丰富的文字记录、科技发明和宏伟建筑。这一切仅是“海上民族”一己之力造成的吗?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这段历史...
2014年5月30日至6月2日,由世界著名哲学家成中英先生倡导,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承办的“道家道教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召开,来自美国、韩国和中国的近五十位专家、学者与会。 开幕式上,副校长彭南生致欢迎词。他指出,我校具有研究道家道教文化的优良传统,“道家道教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不仅是道家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盛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