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唐卡绘画大师丹巴绕旦和格桑次旦,都在自家开设“传习所”进行传统唐卡绘画的师徒教授。与从前不同的是,他们同时还在西藏大学开设的唐卡班任教,通过现代学院式教学传承民族文化。“从前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但现在,这些传统模式逐...
图为工作组一行在日喀则地区夏鲁寺检查寺庙防雷安全情况。 10月25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与自治区文物局联合开展的针对自治区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圆满结束。记者了解到,此次两部门联合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安全进行了为期8天的专项检查。工作组分别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召开了有气象部门和自治区、地市两级文物部门共同参加的国家重点文物单位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座谈会。...
10月25日上午,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敏竹林寺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山南地区扎囊县举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洛桑江村出席仪式并宣布西藏“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敏竹林寺、查杰玛大殿、拉萨卓玛拉康保护工程开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杂·单增曲扎出席仪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
西藏“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今天上午,西藏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敏竹林寺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山南地区举行。 山南地区行署专员赵先忠介绍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敏珠林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少有的集藏医、天文历算、藏文书法等多科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学府型寺院之一。 “敏珠林寺留存下来的珍贵历史文物,对研究山南乃至西藏的政治、文化、宗...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西藏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成果广受瞩目,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效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保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文物研究和展示利用充满生机。西藏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成就,使雪域高原的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党和国家及时将西藏文物保护项目作为...
行走在铺满深秋黄叶的色拉寺背面山间林地中,不时会被节奏明快的“阿嘎”敲击声和旋律高亢的劳动歌谣“阿谐”所吸引,不觉放慢脚步远眺,只见色拉寺措钦大殿前厅房顶上,排列整齐的施工人员正在整齐而又欢快地敲击着“阿嘎”。上百名来自周边地区乡村的农牧民工在阳光下,在劳动的欢快歌声中,享受着古老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色拉寺是藏传佛教著名的...
本报墨竹工卡讯(记者 王匀)10月12日至14日,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专家、拉萨市文物局文物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一行赴墨竹工卡县,对10座大型寺庙现存藏文古籍文物进行了全面普查。 检查中,文物专家们重点查看了寺庙中佛经的保存及登记造册情况,还对各寺庙的僧人详细讲解了古籍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此次古籍普查,墨竹工卡县积极推动了对当地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在今后将继续加大文物保...
擦擦是藏区十分常见的泥质佛像。我们在寺院,在玛尼石堆旁或佛塔下,或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山洞、水边,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制作擦擦是藏区众多地方一直保留的传统,它多是在凹型的木质模具内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然后脱模而出。造型通常是佛像或佛塔,其中再经烧制彩绘成形的,便是耐久而美观的精品。 擦擦原本是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意思是“复制”,指用模具制作的泥佛或泥塔,早在南北朝时期,擦擦就随佛教一起从印度传...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定于2011年9月27日发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1/4盎司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莲花、哈达及雪山,配以吉祥花草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汉、藏文字样及面额。1盎司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藏族传统的吉祥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对西藏重要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开放了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巨额投入和大规模维修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空前的。 白皮书说,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共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帮助西藏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对昌都卡若、拉萨曲贡、山南昌果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填补了西藏...
开幕式现场相关链接:【雅昌展览】魅力西藏——当代油画家作品展【雅昌访谈】江洛金·次旺云丹:西藏油画展示新西藏【雅昌视频】魅力西藏 当代油画家作品展开幕声明:本文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对于观众而言,谈及西藏油画或许想到的是艾轩、陈丹青等艺术家...
相关链接:【雅昌展览】魅力西藏——当代油画家作品展【雅昌报道】魅力西藏:多彩油画在雪域高原蕴育出的不竭魅力【雅昌视频】魅力西藏 当代油画家作品展开幕声明:本文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2011年9月17日,“魅力西藏——当...
打阿嘎”历久弥新 中国斥巨资保西藏文物“修旧如旧” 打阿嘎,被赴藏的旅人们称为“死等也要看到”的一景,却在记者雪域高原采访中一路如影随形——从曲松县的拉加里王宫,到雅鲁藏布江畔的桑耶寺,再到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 藏语里阿嘎意为“白色的物质”,是一种风化的石灰岩。打阿嘎这种藏区独有的工艺...
中新社拉萨9月12日电 题:“打阿嘎”历久弥新 中国斥巨资保西藏文物“修旧如旧”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打阿嘎,被赴藏的旅人们称为“死等也要看到”的一景,却在记者雪域高原采访中一路如影随形——从曲松县的拉加里王宫,到雅鲁藏布江畔的桑耶寺,再到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 藏语里阿嘎意为“白色的物质”,是一种风化的石灰岩。打阿嘎这种藏区独有的工艺,从吐蕃王朝时期已大量使用;因其极费工时,一般只在王宫佛殿...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在西藏发掘出据信是迄今已知年代最古老的披毛犀化石。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360万年前,远早于它的近亲同类漫步于亚欧大陆北部广袤平原上的年代。科学家们称这一古老化石的出土证明西藏喜马拉雅山麓的冰封山峦曾是这些动物们的演化摇篮。有关这一发现的论文已经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院的王晓明(音译:Xiao...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