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0日,由文化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了30幅珍贵文物唐卡和54位当代西藏唐卡画师新创作的各流派唐卡100余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多托、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长拉巴平措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唐卡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作西藏的百科全书。此...
记者从昌都地区文物局了解到,由四川大学考古系主持开展的卡若遗址保护规划前期考古发掘勘探工作在考古测绘、钻探和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果。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镇以南约12公里、澜沧江西岸卡若河出口的二级阶地上,高出江面约60米。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现代灰坑1个、现代灰沟1条、卡若村民居1座,共出土石器、陶器及骨器等文物百余件。 据了解,考古队在1978年和1979年发掘区域保护围墙的东南点建立遗址测...
上百位民工站立成两个相对的方队,一边唱歌,一边随节拍行走、停顿、转身,每个人手中长柄的石锤有节奏地敲打着地面……如此循环往复。他们像是在表演歌舞,又像在举行某种仪式。这是藏人特有的“打阿嘎土”的劳动场景。在西藏的拉加里王宫、哲蚌寺、色拉寺等维修现场,记者一次次被这样热烈的劳动场面所感染。 近三十年西藏文物维修投资约14亿 “阿嘎土”是藏式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材料,一般用于铺地面和屋顶。“打阿嘎...
新华网拉萨8月23日电(记者彭茜)2012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对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古如加木墓地进行测绘和试掘。 据介绍,此次发掘共发现四座大墓,皆位于阿里噶尔县门士乡象泉河北岸的苯教寺院古如加木寺门前,时代相当于中原汉晋时期,均为长方形竖穴石室墓,沿袭了藏西早期石砌方形墓葬的传统。 规格最高的一座墓底距地表深约4米,墓顶用十多根原木横于...
新华网拉萨8月23日电(记者彭茜)2012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对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古如加木墓地进行测绘和试掘。 据介绍,此次发掘共发现四座大墓,皆位于阿里噶尔县门士乡象泉河北岸的苯教寺院古如加木寺门前,时代相当于中原汉晋时期,均为长方形竖穴石室墓,沿袭了藏西早期石砌方形墓葬的传统。 规格最高的一座墓底距地表深约4米,墓顶用十多根原木横于石室...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西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近期顺利结束。8月7日,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副主席多托,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等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是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美国凯悦基金会签署的为期五年的合作备忘录框架下,针对西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的首期培训...
8月16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拉萨市签订了文物考古合作协议,这是第四次全国文化文物援藏会议召开后,西藏文物部门与援助省市签订的首个合作协议。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巡视员、文物局副局长旦增朗杰出席签字仪式。 为进一步促进陕西、西藏文物部门在文物考古、文化遗产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西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哈比布代表双方签署协...
8月10-16日,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在赴藏参加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第四次文化文物援藏工作会议期间,专程到西藏江孜宗山遗址、萨迦寺遗址等地调研陕西文物援藏项目。 赵荣在调研时指出,自1984年以来,陕西文物系统按照文物援藏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连续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赴藏,与西藏文物工作者共同开展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和发掘、文物保护、古建维修。他充分肯定了陕西援藏项目取得的成果,赞...
8月8日至10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西藏自治区调研文物工作,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多托陪同调研。励小捷一行实地考察了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和西藏博物馆,阿里地区的托林寺、古格王国遗址等,亲切看望慰问了西藏一线文物干部职工,与西藏文物部门召开座谈会,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李长春同志在西藏调研考察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
日前,西藏地区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培训班在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举办。本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由西藏文物鉴定中心(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中心、文物信息中心)承办,是首次针对西藏文物的鉴定及管理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旨在为今后设立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选拔人才,进一步提高西藏文物鉴定水平,使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并切实加强口岸出入境文物的鉴定工作。培训班邀请国...
(记者 德吉)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藏学家巴桑旺堆日前向记者透露,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一座古格城堡遗址的废弃洞窟中惊现珍贵的古藏文历史文献残卷,经专家鉴定,此文书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巴桑旺堆说,2011年8月,当地一名僧人爬上位于札达县城附近古格王朝的城堡遗址,在被称作“杂让喀沃玛”的下城堡的废弃洞窟中发现了几十页佛经残篇和几本文书残卷,于是保存了下来。今年6月,...
8月8日至10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西藏自治区调研文物工作,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多托陪同调研。励小捷一行实地考察了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和西藏博物馆,阿里地区的托林寺、古格王国遗址等,亲切看望慰问了西藏一线文物干部职工,与西藏文物部门召开座谈会,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李长春同志在西藏调研考察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西...
新华社拉萨8月14日专电(记者 德吉)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藏学家巴桑旺堆日前向记者透露,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一座古格城堡遗址的废弃洞窟中惊现珍贵的古藏文历史文献残卷,经专家鉴定,此文书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巴桑旺堆说,2011年8月,当地一名僧人爬上位于札达县城附近古格王朝的城堡遗址,在被称作“杂让喀沃玛”的下城堡的废弃洞窟中发现了几十页佛...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藏学家巴桑旺堆日前向记者透露,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一座古格城堡遗址的废弃洞窟中惊现珍贵的古藏文历史文献残卷,经鉴定,此文书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巴桑旺堆说,2011年8月,当地一名僧人爬上位于札达县城附近古格王朝的城堡遗址,在被称作“杂让喀沃玛”的下城堡的废弃洞窟中发现了几十页佛经残篇和几本文书残卷,于是保存了下来。今年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