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长叶形铜矛 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是被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神兵利器,也代表了当时兵器制作的最高水平。一般认为,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暗花纹工艺在吴越灭亡后就已失传,然而在盱眙大云山西汉诸侯王墓群考古中(本报7月16日文化版曾报道),考古人员在1号墓中发现一件神似吴王夫差矛的铜铍,这一发现可能为中国兵器铸造史续上断裂的一环。 南博考古队长李则斌向记者展示了这件铜铍,带刃的前端类似短剑,长约...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为了加快景区发展,提升景区知名度,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自2006年开始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立了创建小组,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标准, 制定方案,积极开展各项创建工作,重点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实施建设、旅游培训和管理、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宣传、环境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整改提升工作。 7月24日,国家旅游局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专家温卿、田大江在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郭明历、副...
城阳墓葬群发掘现场。陆金星/摄(资料照片) 在城阳当地,一直流传着不其县的说法,不少史学家认为不其县是青岛首个行政建制。可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不其县的出土文物大都是东汉时期的,一直没有西汉时期的实物来证明相关历史。7月27日,城阳区后桃林社区西汉墓葬群发掘工作结束,考古人员发掘的60余件文物,是岛城首次依据科学手段发现的西汉不其县遗迹。另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次发掘的10余座墓穴只是庞大汉墓群的...
7月22日,西汉墓葬现场挖掘出一对陶罐。 7月22日,西汉墓葬群的挖掘进入第二天,一对保存完好的红色陶罐被挖掘出来,与21日的发现一样,这两个陶罐一个罐口朝上,一个罐口埋在土里。这一发现更增添了陶罐摆法与当时殡葬礼仪有关的猜测。 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在21日出土铜镜和陶罐的墓穴东侧,考古人员又划出了一个墓穴的轮廓。经过清理,墓穴很快被打开,考古人员用手中的小铲,一点一点清理着。“...
近日,市档案馆从余杭征集到一件西汉时期的铁制浇斗。据文物专家介绍,所谓”浇斗“,其实是一种三足勺斗。这件严重锈蚀的带手柄三足勺斗,主要用于行军时煮炊之用。使用时,以三足立于地上,在勺内放上食物或水,底下生下火,即可煮炊。此前杭州还有发现同时期的同类文物。市档案馆同时还征集到了一件西汉铜箭簇,以及一件精致打磨成三棱的宋代铜箭簇。
在发掘现场,挖出了一个完整的陶罐。 降雨后墓穴里有积水,给发掘工作带来了难度。 近期,工人们在位于城阳区新青威路与文阳路交会处的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了一些大石板。7月20日,经过考古专家勘测,认定这里存在十余处古墓,看上去应为一个家族式墓葬群。21日,挖掘工作进入第一天,共有三个墓穴被打开,从墓穴的结构来看,应为西汉时期的墓穴。其中两个墓穴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而在另一个墓穴,最先出土了一个破碎...
长乐宫的一处遗址中满地遍布着础石 汉长安城的地下通道交织密布 汉长安城 195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小组来到西安,开始对2000年前的汉长安城进行考古勘察。专家小组对汉长安城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前帝国都城的形制、布局开始日渐清晰,此时,一个让考古专家们困惑不解的谜题出现了——有数条神秘的通道出现在西汉后宫的地下。 诡异秘道究竟隐藏着西汉王朝什么秘密呢? ...
中国历史上工商官营新政就是从他这儿开始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巩义普查出了1000多处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物遗迹,其中较有影响的当属在鲁庄镇发现的西汉理财家桑弘羊之墓。 桑弘羊(公元前155年~前80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理财家,出生于洛阳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有“心算”的技能,即计算时不用筹码而是用大脑默算,13岁时被任为侍中。 45岁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农(后任大...
因主体陈列改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于7月5日、6日闭馆两天。7日以后,主体陈列文物将在综合楼二、三楼展出,期间实行门票优惠,由12元/人改为10元/人。
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使更多的中小学生感悟西汉灿烂的历史文化风韵,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在今年暑假开展以“让更多中小学生走进汉阳陵博物馆”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参观门票优惠活动。 今年暑期,汉阳陵博物馆对中小学生参观实行多项门票价格优惠活动。中学生暑期自行前往参观凭学生证门票半价、免费观看幻影成像;中小学生暑期在家长陪伴下前往参观,随行两位家长享受门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