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北日报讯 6日,考古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处房址进行发掘。位于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原城河村)十二组的城河遗址,是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古城址,保存完整,距今约5000年历史,面积约70万平方米。目前,已发现清理出大量陶片和一些生产生活用具。此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将历时5年至10年。通过该遗址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城址之间的关系。
随着唐陵大规模考古调查的持续进行,考古工作者目前已在陕西省唐十八陵发现了10处“寝宫”(俗称下宫),虽然保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格局基本清楚,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
随着唐陵大规模考古调查的持续进行,考古工作者目前已在陕西省唐十八陵发现了10处“寝宫”(俗称下宫),虽然保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格局基本清楚,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世人通称其为“...
新华网西安12月9日电(记者冯国)随着唐陵大规模考古调查的持续进行,考古工作者目前已在陕西省唐十八陵发现了10处“寝宫”(俗称下宫),虽然保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格局基本清楚,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
地处广东梅县隆文镇岩前村、中国内地至今发现的首个陆地水下全淹溶洞绿窟潭,相关专家近日在深潜勘探时,意外在水深46米处,发现了10多具被铁链锁颈捆手的人体骸骨。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经现场考察后初步判断这些人体骸骨属清末民初时期留下。也有当地文史专家分析,绿窟潭或许在百年前发生过鲜为世人所知的惊人事件?17日,记者前往绿窟潭采访,以求寻解绿窟潭水下铁链锁颈捆手骸骨之谜。 绿窟潭水面宽...
2012年11月27至29日,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召开。 全国第十一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开幕式 王蔚波摄 浙大副校长罗卫东(左)与中科院大学王昌燧教授交流 王蔚波摄 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开幕式 王蔚波摄 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河北省文物局协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2012年11月22至23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召开。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环渤海考古学研究”和“其他考古学问题”,共收到论文或论文提要139篇。内容涉及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以及陶瓷考古、盐业考古、冶金考古和动...
按照陕西省文物局安排,12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式移交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地区)GIS地理信息系统”,双方在省考古院举行了移交仪式。省考古院院长王炜林与省文研院院长周萍签署了移交协议,省考古院副院长张建林、院长助理孙周勇、省文研院书记李胜强、副院长张磊、王伟等参加了移交仪式。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地区)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陕西...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古代玛雅人的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本文盘点了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预言,并解开了这项谣言的真相。 在某些2012世界末日预言中,地球在经历各种灾难性事件――地极转换、小行星撞击、罕见的银河系中心对齐,以及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地心失控等,变成死亡地带。 相关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会突然发生位移,并在地球液态铁外核周围不断旋转,导致地...
11月28日上午8:3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联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川师大狮子山校区田家炳教学大楼举行“2012科普学术活动日”。“国培计划(2012)”四川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班全体学员以及慕名而来的学生一百多人享受了一场难得的考古科普视听盛宴。此次活动除了邀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研究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谢尧亭研究员外,还特别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我院高...
新华网哈尔滨11月30日电(记者许正、王春雨)记者30日从黑龙江省文化部门获悉,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遗址”皇城区域内一期考古工作结束,专家初步确认这一区域为金代皇城北侧宫殿建筑群基址。此次发掘为研究金上京皇城宫殿布局提供了翔实考古资料,掀开了中国金代考古研究的重要一页。 本次“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的揭露面积达3427平方米,在长方形的考古探方内,可以看到两排共计31对宫殿建筑群的磉墩基址整齐排...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每年都接待数百万世界各地意欲了解中国皇帝生活的参观者。然而,最新考古勘探与研究表明,在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陵园内竟然有一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其十进式院落建筑和一处台基式主体建筑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秦始皇版的“紫禁城”。 多年参与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伟刚说,201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园的内城西北部勘探发现了一处长方形的十进式院...
这把铁剪是在弗马纳郡恩尼斯基林市郊区进行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之一。 科学家还发现铁矛头等武器。这些文物为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提供重要线索。 考古学家还发现一个圆形住宅的底层地面。 专家说,这些发掘出来的文物表明当时居民有非常复杂的爱好。 专家把这些在英国弗马纳郡发掘的文物称赞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发现。他们称,这些发现将为了解中世纪爱尔兰人的生活以及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