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探方旁,地铁站建设正在紧张进行 关注理由:鼓屏路地下,藏有西汉宫殿遗址!昨日,福州考古队工作人员在地铁1号线屏山站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年代在西汉到唐五代之间,其中西汉时期的遗物尤为珍贵。省内多名考古专家查看这些出土遗物以及地层后判断,这里是2000多年前闽越王城的宫殿遗址。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处遗址非常丰富,若能全面发掘,对研究福州西汉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这处遗址位于地...
近日,一件“女娲遗骨”事件引起一片哗然。事情起源于23位专家达成的一项共识,认为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该遗骨距今约6200年。 曹操墓、女娲骨,西门庆、孙悟空故里之争,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
“毁坏兵马俑谁的嫌疑最大?难道真是项羽?!”随着秦始皇陵最大陪葬坑一号坑最新发掘成果的公诸于世,“谁是兵马俑的真正毁坏者”这一几十年来困扰中国考古界的老话题再次被人们提起,秦俑考古专家袁仲一大胆推断:“焚毁兵马俑的人是项羽!”“项羽的嫌疑最大!” 专家推测一号坑水淹在先 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执行领队许卫...
东方圣城网汶上讯(通讯员赵磊)近日,省旅游局AAA级景区验收组成员规划处处长高立平、副处长蒋卫东一行来汶上检查验收南旺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3A级景区创建工作。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晓霞、汶上县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省旅游局验收组首先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仔细检查了南 旺景区大运河科技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医疗救护点等旅游场所。随后听取了南旺运河枢纽遗址公园...
昨日记者获悉,我省旬阳县古汞矿遗址前期调查工作日前正式启动。考古专家将对旬阳古汞矿的分布范围、开掘年代、历史和研究价值进行初步确认,并为下一步深入考证作出判断和前期准备。有专家认为这些古汞矿可能与秦始皇陵地宫中的部分水银有关。 此次考古专家调查的古汞矿遗址位于旬阳县东北部的大小青铜沟一带,主矿区范围4公里至5公里。其中一些古贡矿洞位于海拔1300余米的山顶,人迹罕至、山势陡峭,专家在现场采集了...
长江三峡与成都平原之间,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存在一条文化交流通道。12月11日,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考古成果汇报会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披露了4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为研究成都平原、川南地区、峡江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以及解读中华文明形成进程提供了新的实证材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认为,“这是四川乃至西南考古的重大突破”。 4000多处遗迹填补空白 自2009年6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宜...
12月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张磊带领专家组一行8人来济宁市视察指导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情况。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省文化城办公室副主任孙世勤,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美华,市文物局局长、市文化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美荣,以及曲阜市有关负责同志陪同活动。专家组一行先后考察了鲁国故城南东门考古发掘工地、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指挥部、东北角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区域及周公庙...
昨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等国内文博单位的22位专家齐聚重庆,现场考察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根据规划,老鼓楼衙署遗址将会修建考古遗址公园。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渝中区解放东路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介绍,遗址从2010年到2012年,共清理汉、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各类遗迹共计261处,已出土一批保存较完整的陶瓷器、钱币、瓦当、礌石等单体...
昨天,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扬州城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座谈会,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考古现场,听取了扬州城遗址的有关情况汇报,并就古城考古保护和展示等建言献策。 据悉,扬州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目前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保存状态不明的隋唐时期以及春秋战国、两汉、六朝时期的文化面貌,将随位于蜀冈之上的子城显现。 考古:多勘探少发掘,...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度甘肃马鬃山玉矿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清理灰坑、房址、石台基等各类遗迹40多处,出土玉料、陶器、铜器、金片、铁器、石器、水晶、骨器、兽骨等遗物千余件。考古人员确认甘肃马鬃山玉矿遗址为一处大型汉代工业遗存。 专家认为,中国泥河湾是世界上古人类遗址分布最密集地区 在河北省阳原县境内的泥河湾遗址群内,仅造册登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就有105处,其中早期26处,中期13处,晚期66...
近日,法国动物考古学家葛励施(GRIGGO Christophe)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侯亚梅研究员、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院杨泽蒙院长等的陪同下考察了乌兰木伦遗址“1号地点”发掘工地和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乌兰木伦遗址研究基地。 葛励施教授为法国中南部格勒诺布尔第1大学 (University of Grenoble 1 )的资深教授,主要从事欧亚更新世考古遗址中哺乳动物骨骼的研究,研...
出土的陶片分析表明,距今4700年-4500年,向家坝主要汇集着本地的土著文化和来自峡江地区的玉溪坪文化;距今4500年-4000年,是本地土著文化与来自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并存。 30多枚巴蜀印章出土,首次在川南地区发现的蜀汉时期文物,则表明着蜀人南迁于此的可能性。 本报讯(记者 陈四四)长江三峡与成都平原之间,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存在一条文化交流通道。12月11日,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考古...
与数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相似,在陶瓷的故乡中国,古陶瓷研究界同样有一个难题:哥窑在哪里。几代研究者苦苦求索,论点像翻烧饼一样不断地反复。 浙江省考古工作者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著名的青瓷祖庭浙江龙泉发现数量丰富的黑胎青瓷标本。经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认定,这里就是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哥窑”,定称“龙泉哥窑”。哥窑之谜离最终破解又近了一步。 迷雾重重的哥窑 2011年故宫[微博]博物院收藏的一件...
12月5日至7日,国家文物局文保司考古处率有关专家赴江苏盱眙、扬州两地检查南水北调工程及大遗址保护考古工地,分别对泗州城遗址、扬州城遗址发掘现场、考古资料和考古整理基地进行了检查,并召开了座谈会。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及盱眙、扬州市有关同志陪同检查。泗州城遗址是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江苏段第二批控制性项目的一处文物点,位于洪泽湖畔,受南水北调工程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由南京博物院牵头实施了两年多的考古勘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