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苏富比香港将于4月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2007年中国书画春季拍卖会,拍卖林风眠、徐悲鸿、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等名家精品约250帧,拍卖总估价近6000万港元。 据介绍,本季拍卖的书画作品包括李可染的《树杪百重泉》,估价180万至250万港元;吴冠中的《鼓浪屿》,估价120万至160万港元;傅抱石的《西湖春雨》,估价40万至 60万港元;齐白石、陈师曾合作的扇面《佳果...
2月23日,在英国伦敦的克里斯蒂拍卖行,英国小提琴手露丝·帕尔默演奏一把由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制作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这把制作于1729年的小提琴将于今年4月被拍卖,预计价格将达到150万美元。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54-5-14 生效日期:1954-5-14 缔约各国, 认识到在最近的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遭受到严重损害,且由于作战技术的发展,其正处在日益增加的毁灭威胁之中; 确信对任何民族文化财产的损害亦即对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害,因为每一民族对世界文化皆作有其贡献; 考虑到文化遗产的保...
(李可染 《戴花图》)北京翰海2006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24日到26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本次春拍共分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程十发书画、油画雕塑等九个专场,将有2400余件精品呈现给收藏家及投资人士。 近现代书画专场共收录拍品588件。其中,李可染的《戴花图》作于1943年。这一时期,李可染先生恢复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尤其致力于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也是他一生中工笔人...
2006年10月15日,北京亮马河大厦二楼万黛厅座无虚席,北京朵云轩2006秋季首届艺术品拍卖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及外国友人对北京朵云轩首届拍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次拍卖会创下了全场成交额1960.915万元,总成交率80.21%的佳绩。 本次秋拍,公司经过一年多努力,从众多作品中遴选出近200件精品作为拍品。其中四川画派专场,在四川美院的热情关爱和鼎力支持下,汇集了四川美院老、...
(塞尚《静物》) (克利姆特《鲍尔肖像》) 近日,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夜场拍卖以4.91亿美元成交额创造了单场拍卖成交金额的历史新高!此前全球单场拍卖成交金额的纪录是苏富比于1990年5月创造的,当时的成交金额的纪录是2.86亿美元。 此次“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专场有数件重量级作品参拍,引来藏家极大的关注。86件拍品,78...
礼器、酒器、食器、兵器、车马器……10月15日下午,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神村组村民在烧砖取土时发现的19件珍贵文物,不仅为研究西周早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也为宝鸡作为青铜器之乡再增新证据。 记者在扶风县博物馆看到,这批文物计有鼎一件、簋两件、卣两件、斗一件、壘一件、甗一件、尊一件、戈两件,还有部分车马器以及蚌泡等。其种类之全,令文物工作者惊喜。据介绍,这批文物是神...
(吴冠中创作的《长江万里图》(局部)) 3795万元人民币,这是吴冠中先生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的最新身价,也是其浮出世间后的第一个身价。在17日举行的北京翰海2006秋季拍卖会上,一举创下两项价格纪录:吴氏个人作品的最高价和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国内最高价。吴冠中的上一个价格纪录是去年拍卖的水墨画《鹦鹉天堂》,当时成交价为3025万元。而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最高价于上月诞生,即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
日前,中国嘉德2006年第4期四季拍卖会圆满结束,总成交额达6947.9万元。其中,名家专题收藏、清代佛像及海捞瓷器都得到了藏家的追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次拍卖最为重头的“南海瓷珍”专场,140余件拍品,86%槌下有音。来自万历号沉船的青花八仙碗,因配有沉船原木木座,引来多位买家角逐,最终以超出底价6倍多的9.35万元被一买家拿下。另一组带有明显海洋特征的珊瑚玻璃瓶和石雕...
1月13日结束的西泠印社2006年秋拍会古代作品专场中,明代陈洪绶作品《米芾拜石图》成交金额(包括10%的佣金)达到792万元人民币,成为古代作品专场的“标王”。 据介绍,明代陈洪绶是中国人物画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评论家认为,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中庸的观念下,陈洪绶的绘画为“奇、古”的美学观拓宽了表现空间,价值独特。《米芾拜石图》以书法大家...
1953年2月19日~22日,毛主席乘“长江舰”从武汉至南京视察长江。19日,在听取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汇报长江治理工作时,毛主席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毛主席还用铅笔指向地图上腊子口、白龙江、西汉水,最后指向汉江和丹江口,每一处都问到引水的可能性。林一山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指示要对汉江引水方案作进一步的研究,要组织人员查勘,一有资料就立即...
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视察黄河,在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引江济黄设想的汇报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第一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 8月~12月,为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黄河源查勘,研究了通天河色吾曲——黄河多曲的引水线路。这是研究从长江上游引水济黄的开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