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洛阳博物馆(新馆)已对外试运营,并将于4月16日正式开放。馆方表示,包括一尊6米高的金丝楠木佛塔等在内的2300多件故宫稀世文物,将免费对外开放,含外籍人士。 洛阳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首批成立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新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馆内展出的1.1万余件文物包括汉唐陶俑、唐三彩、历代石刻艺术以及洛阳珍宝、宫廷文物等。大多数文物系首次开放。 ...
4月1日,河南省洛阳市博物馆对外发布,总投资4亿元,占地总面积6.2万平米的洛阳博物新馆历时3年半,终于全面建成并对外(试)开放。据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德胜介绍,新馆坐落于城市中轴线上,北临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南接规模宏大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据了解,洛阳博物新馆陈展面积共1.7万平方米,...
4月1日,洛阳市博物馆对外发布,总投资4亿元,占地总面积6.2万平米的洛阳博物新馆历时3年半,终于全面建成并对外(试)开放。 据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德胜介绍,新馆坐落于城市中轴线上,北临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南接规模宏大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
4月1日,洛阳市博物馆对外发布,总投资4亿元,占地总面积6.2万平米的洛阳博物新馆历时3年半,终于全面建成并对外(试)开放。据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德胜介绍,新馆坐落于城市中轴线上,北临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南接规模宏大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据了...
首席记者 杨非见习记者 严坡 通讯员 闫洁 东方今报洛阳讯 连续发行5年的洛阳《千姿牡丹》邮票今年发行最后一组,这组收藏了全国所有牡丹品种的邮集将在4月10日的第29届中国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收官。 据洛阳市邮政局办公室主任盛良行介绍,为弘扬牡丹文化,经中国邮政批准,洛阳市邮政局自2006年起连续发行《千姿牡丹》系列邮票,今年发行的第六组是该系列邮票的最后收官之作,连同前五组将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
石辟邪1993年进入市博物馆后就一直被作为“镇馆之宝”陈列在展览大厅入口处。 核心提示今日上午,东汉石辟邪从洛阳博物馆老馆起运,乔迁新馆。当日下午,随着重达7.8吨的东汉石辟邪顺利运抵洛阳博物馆新馆石刻专题展厅,这次洛阳博物馆新馆文物搬运工作圆满结束,新馆文物陈列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石辟邪乔迁新馆 在石辟邪搬运现场,记者看到,老石匠们先是将石辟邪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然...
该展于3月14日上午开展,持续至18日,展出日本东京大学珍藏关野贞龙门百年老照片65幅。 已故日本著名学者关野贞先生,曾于1906年和1918年先后两次到龙门石窟考察,写了许多调查报告并拍摄了很多照片,既有对当时龙门石窟的全景拍摄,还有许多石窟、造像的特写,可以一睹宾阳洞、古阳洞里许多今天已经残破不全的石窟造像全貌。2010年起,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与人类文化研究机构启动了共同研究并整理关野贞...
多层文物的分解和搬运工作繁琐而细致。 文物“搬家”,公安人员武装押运。 文物仓库内,文物工作人员昼夜忙碌。 小心翼翼地从窄窄的玻璃展柜内取出文物。 多层文物的分解非常繁琐。 文物在搬运前需层层保护。 2月11日起,洛阳博物馆老馆文物搬运工作正式开始。近30天时间里,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公安人员武装押运,2万多件珍贵文...
3月9日,文物工作者在洛阳白马寺天王殿对一尊佛像进行维修。近日,河南洛阳白马寺整治工程已进入关键的佛像维护修整阶段。据了解,在这次整治工程中,市文物局派出专业人员,对白马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内的所有佛像及佛龛进行除尘、除污、除霉、除锈,对佛像基座进行维修、粉刷,同时对佛殿外部进行彩绘。
摘要:享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盛誉的河南洛阳旅游资源丰厚,发展条件绝佳。“旅游产业不仅仅是经济产业,更是民生产业、和谐产业”——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洛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福民惠民主题,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享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盛誉的河南省洛...
齐白石作品 任伯年作品 吴昌硕作品 核心提示:洛阳博物馆新馆装修,布展在即。王铎、吴昌硕、任伯年、康有为、于佑任等著名书画家的84件珍品书画正被重新修复、装裱,作为一个专题展出项目与参观者见面。届时,广大书画爱好者可一饱眼福。 今日,洛阳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吴非正忙着指点工作人员对一幅幅珍贵的明清书画作品重新进行修复、装裱。洛阳博物馆新馆装修,布展在即,这批馆藏的明清及近现代书...
洛阳文物种类众多,但大规模的宫廷文物并不多见。在这次新馆的布展方案中,135件套(2000多件)清代故宫宫廷文物将作为一个专题展厅与广大参观者见面。 预告:2000余件宫廷文物“露面” 17日上午,洛阳博物馆新馆里,陈列部的刘航宁正忙着对即将展出的这批文物资料进行整理。他告诉记者,洛阳博物馆所藏清代宫廷文物系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的。这批...
到洛阳市博物馆,能看到更多来自故宫、一直“深藏深闺”的文物。 据介绍,这次将集中展出的宫廷文物是1973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市的。这批珍宝原藏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其中大多数是清代全国各地的贡品,时间跨度从康熙年间一直到民国时期,每一件文物都非常珍贵。 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刘航宁说,从2006年起,这批珍贵的文物就开始在洛阳市博物馆老馆...
据洛阳晚报消息:郭画晓说,每一尊陶佣都是一个时期社会状况、丧葬习俗的反映,都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汉代的陶佣质朴粗放,神态自然,极富艺术感染力;西晋的陶佣制作粗略,造型呆板,缺乏活力;北魏的陶佣制作精致,线条流畅;而唐代的陶佣则可谓达到了写意的审美特征与融会贯通的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因此,在筹备展览、挑选文物的过程中,他们将更多地注重哪些能更好地代表当时雕塑艺术和制陶技术成...
4月,著名国画家何水法将在河南洛阳举办他的个人画展。有“何牡丹”之誉的他,为此展专门画了一张大画。画中,66朵牡丹盛开于长7.8米,高2米的纸上,气宇不凡。 这几天,大画正在精心装裱,不久它将出发北上,与其他的七八十幅作品一起,在牡丹之乡展现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浙江国画家的独到与神畅。 大画创作于今年立春后。还是春节期间,何水法举家搬至某宾馆。宾馆的会议室高大开阔——这就是画家要的,因为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