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断创新,制瓷工艺技术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达到了我国青花瓷器艺术的高峰。明代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弘治时期处于明代中叶,此期青花在风格上与成化瓷器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但从器型、纹饰看,二者是有区别的。 镇江大市口古井出土2件造型及画面相似的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图小罐(见图)。罐口径4.2厘...
青花花卉纹执壶,高27.8cm,口径7.7cm,足径11.7cm. 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置长流,流与颈间连以横片。另一侧置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装饰,口沿下饰回纹,颈部自上而下依次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部绘菊花纹和山茶花纹,近足处绘莲瓣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附盖,盖面绘缠枝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高8.5cm,口径45.7cm,足径26.9cm. 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细砂底呈火石红色。通体施白釉,里外绘青花纹样。折沿处绘缠枝菊纹一周,共18朵。内腹绘缠枝石榴、菊花及牡丹纹。盘心绘折枝莲花一枝,周围绘4组如意头云纹,云纹内各绘一折枝菊花纹,云纹间由缠枝纹相连。盘外腹绘缠枝菊花8朵及莲瓣纹。 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反映出洪武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所绘花卉纹饰笔法...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洪武,高32.2cm,口径8.7cm,足径11.9cm.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内口边绘青花卷草纹,颈部自上而下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分别以下垂如意云头纹和变形莲瓣纹做边饰,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玉壶春瓶是明代流行的瓶式之一。这件洪武玉壶春瓶纹饰层次分明,布局疏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明洪武,高16.5cm,口径40.5cm,足径23cm。 碗直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一周回纹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口沿内外分别描绘浪花纹和缠枝灵芝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莲瓣内绘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器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此器就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后来以秀美取胜的永乐碗形演变的...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元,高9.5cm,口径15.3cm,底径12.5cm。 炉筒形,方唇,直口,斜壁,口径略大于底径。胎细白。内壁近口缘处、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层温润,微泛白。沿部青料满铺。外壁近口沿处与近底处各绘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青花八卦纹、仰莲瓣纹。 此器青花发色深暗,铁锈斑突出。仰莲瓣纹的瓣尖较尖,莲瓣互不相连,明显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码”的时代特征。
青花花卉纹鼎,元,高11cm,口径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对称置双耳,浅腹,圜(huán音环)底,下承以三柱状足。通体内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间凸起弦纹一道。外口下绘青花菱形锦纹,下腹及足绘青花折枝花纹,青花发色艳丽。 此器形制朴实而兼具挺拔清秀,这种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较为少见。折枝花纹的曲线与菱形锦纹的直线形成对比,十分雅致。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元,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西藏博物馆作为综合性一级博物馆,林林总总馆藏有近6万件套藏品;其中史前文物数量众多,展示了西藏地区远古历史文化;历史文物精彩纷呈,展示了藏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及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历史事实;民族文物特色鲜明,展示了藏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 博物馆担负着引领风尚、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促进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免费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将博物馆职能外延,究...
青花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
青花鱼莲纹罐,元,高31cm,口径21cm,足径20.3cm。 罐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宽圈足。砂底上有不规则的 釉斑。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海水浪花纹,肩部绘缠枝牡丹纹,腹部绘莲池鱼藻纹,近足处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青花罐以写实手法描绘鲭、鲌、鲤、鳜四条鱼游弋在莲花水池中,青花发色浓艳,使人赏心悦目。绘有鱼莲纹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日本出光美术馆、土耳其托普卡匹•撒...
图1 图2 安康市花园民俗博物馆,在一写字台案头放置几件瓷器清玩,很是抢眼。今选取两件介绍如下: 清代青花笔插(图1),器物呈扇形,高2.6厘米,上宽8厘米,下宽4.4厘米,平底裸胎。上面前端是三个圆形插笔孔,下为空腔,可盛水,又可作水盂或笔洗之用。器表饰青花缠枝纹,是典型的清嘉道年间文房用品。 清代青花人物纹笔筒(图2),高11.8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主题绘庭院人物故事图,图...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 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肩饰斜格锦纹,锦纹下一周大如意云头纹,内绘凤或麒麟穿牡丹图样,瓶身中部一周绘4条白龙,衬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纹,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内绘牡丹花叶。 佛经中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总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龙纹等为饰,寓意皇帝威加...
青花飞凤麒麟纹盘,高7.9cm,口径46.1cm,足径26.1cm. 盘折沿,菱花式口,盘心坦平,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底素胎无釉。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多层。折沿上绘卷草纹,内壁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缠枝牡丹纹,盘心边缘环以卷草纹,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凤各一,空间衬以白色的莲花及朵云纹。盘外壁绘缠枝莲纹。 此器青花发色纯正,构图严谨。盘心纹饰寓意“威凤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元,高7.3cm,口径46.4cm,足径29.8cm. 盘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两只鸳鸯游弋在莲池中,一鸳、一鸯顾盼生情。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茎上均结有六朵盛开的莲花。折沿上绘菱形锦纹。圈足内无釉。圈足内墙斜削。 此盘上的主题纹饰为内底所绘人们喜闻乐见的莲池鸳鸯图,这种莲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有的只绘莲池,有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