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进一步总结全市今年上半年文物工作,筹划下半年工作任务,7月26日上午,阜阳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文物局、市博物馆负责人及各县市区分管局长及文管所所长。 会议首先传达了全省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和全省博物馆联盟会议精神,通报了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情况。各县市区副局长及文博单位负责人汇报了本地的文物工作。 最后,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
7月7日,颍泉区西湖农校西北侧一建设工地发现一处清代墓葬,出土一完整的墓志铭。市文物部门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并将墓志铭运回市博物馆收藏。墓志铭青石质,由上部墓铭与下部墓志扣合而成,经校读墓志志文,确证该墓墓主系清康熙年间颍州人连省吾。 据墓志铭反映,颍州连氏一族原籍山西潞安府潞城县,始祖连文埜曾拜翰林讲官,后迁居高平周纂镇,其子孙连智望、连龙庵均以儒学知名当时。明崇祯年间,连龙庵第三子...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围绕该主题,阜阳市文物局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6月9日,阜阳市文物局在市博物馆以宣传图版、散发资料,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宣传文化遗产日。该局还与市博物馆、文化馆联合举办了“非遗项目巧艺珍品皖北四市联展”,进行了非遗专题演出、非遗传统技艺精品展活动,使公众享受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拉...
笔者从市政府法制办了解到,为准确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市文物资源情况与价值,建立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健全文物保护体系,保障文物安全,近期我市启动了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工作将历时四年,至2016年底结束。 据了解,我市可移动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本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市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
6月22日,受阜南县文管所委托,阜阳市文物局派出专业人员对该县公桥乡阮城行政村城角自然村在沟塘清淤中发现的古墓,指导阜南县文物部门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位于城角村东北部一处沟塘内,内有少量积水,因当地村民取土,挖掘机把木椁古墓的椁木挖出。从现场可以看出,外椁用木粗大,可见墓葬规格不低。由于墓室被挖土机挖土施工时破坏严重,墓葬的形制、墓口线等均已无法辨识和查找,仅能从遗留椁木上进行断代和考证。...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阜阳市文物局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8日上午,阜阳市文物局联合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在市博物馆举行了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以“保护历史根脉 留住共同记忆”和“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为主题,通过悬挂布标、设立展牌、发放文物保护法、文物知识资料、博物馆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以及向公众介绍等形式,向公众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阜阳市文物局专门...
近日,阜阳市文物局在北大街改建工程郭家胡同拆迁区一处正在拆迁的民宅中发现两块珍贵的清代砖雕,这两块砖雕分别位于民宅的拱门及窗户上方,呈弓形,高浮雕工艺,上面雕刻有牡丹花鸟,鸾凤如意纹等图案,雕刻精美,由于砖雕上面被白石灰封盖得以保存至今。为了使这两块珍贵的砖雕免遭流失和破坏,阜阳市文物局迅速组织人力对这两块砖雕进行了拆卸工作并进行了征集收购保护。这也是阜阳市首次发现此类精美的砖雕构件。砖雕是历史文...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阜阳市共有13处入选。加上阜阳市原有19处省保单位,现阜阳市共有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批省保单位中共有古遗址5处,分别是台家寺遗址(新石器——周阜南县)、九槐遗址(新石器——周临泉县)、费子街遗址(新石器——汉临泉县)、沈子国遗址(春秋——宋元临泉县...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于2012年12月26日下发,坐落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阜阳生态园之内的“会老堂”成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会老堂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在颍州(今阜阳市)的居所。始建于北宋神宗,位于国家AAAA级景区阜阳生态园之内,是景区核心历史文化...
近年来,颍上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据阜阳新闻网报道,该县通过多层次、全面普查,对全县民间非遗分布和保存现状有了基本了解,并编制目录、建立台账,积极进行申报保护。据统计,颍上县现有非遗10类44项,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省级4个、市级5个。其中颍上花鼓灯、淮河锣鼓、颍上推剧、管仲的传说等...
近日,阜城抱龙桥工地发掘的元代至正年间魏氏古墓,引起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目前,关于墓主人魏氏墓志铭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魏氏的子辈中有工部尚书李守中,孙辈中有阜阳唯一的状元李黼。魏氏的墓志铭,还原了李氏家族在元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墓主人家族地位显赫 5月9日晚,阜城抱龙桥工地发掘一元代古墓,挖出的两块墓志铭石碑,已落户古西湖的阜阳生态乐园内,引起考古界专家的兴趣。但因古碑年代久远,加之被打...
连日来,阜城抱龙桥附近新发掘的一元代古墓新闻(详见颍州晚报5月11日:《阜城一工地挖出元代古墓》),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有网民纷纷考索碑志铭主人的相关生平事迹。目前,出土的两块古碑已经放置于古西湖遗址上的阜阳生态乐园内,与该园中的会老堂古建筑群交相呼应。 近年来,阜阳生态乐园已恢复重建了西湖会老堂。按照整体规划,生态乐园将建设以会老堂为中心的古建筑群。根据规划和专家意见...
近日,记者在颍州区文峰办事处河滨社区瑶池小区宋峰友家中,看到一套五张有关上甘岭战役地图。据了解, 这套地图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编写委员会1956年出版的 《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总结》一书的一部分。 这5张军用地图 按1∶5000或1∶100000的比例绘成,使用的是海棉纸,颜色已经发黄,每张图的右上角都有编号。 据宋峰友介绍,他是位书报收藏爱好者。此地...
“抱龙桥旁挖出来一座元代古墓。”5月10日上午,一市民向颍州晚报记者料称。9日晚上,阜城抱龙桥附近一工地在打桩过程中发现一古墓,施工人员挖出了两块石碑,石碑的铭志显示,该墓为元代古墓。 工地惊现元代古墓 接到这一线索后,记者立即与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赶往抱龙桥。 刚接近抱龙桥,就见到阜涡路旁停有两辆警车,在一废弃的窑厂旁,有大量群众在一土堆旁围观,土堆为新翻出来的湿...
35年前,阜阳出土两件神秘器物为最古老天文观测仪器 表明早在2000年前,阜阳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 在阜阳师范学院西校区喷泉处嬉戏的同学们不会想到,此处就是轰动一时的西汉汝阴侯墓所在地。 35年前,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大量文物,其中有2件结构奇特的漆器,具体功用一直不为人所知。经多名学者共同研究,这两件器物于今年被确认为西汉时期的圭表和二十八宿星盘。 这也是中国截至目前发现最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