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挖掘古墓现场 近日,唐山玉田县林头屯乡林头屯村南发现古墓一座。玉田县文广新局文管所结合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经过仔细勘察和周密部署,于24日正式开始抢救性发掘。 据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研究员翟良富介绍,根据墓葬形制、发掘出土文物和墓主遗骸初步判断为金代砖石结构双人合葬墓,墓主身份尚不明确。唐山市历史上地处辽,本次发现的金代古墓,将为唐山市地方历史、民俗、丧葬礼仪等研究提供实物佐证。 目前,抢...
【摘要】金代前期的瓷器生产主要在东北地区,生产水平较低,烧制产品以日用粗瓷为主,主要窑口有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冮官屯窑。大官屯窑在金代盛极一时,是当时北方地区著名的瓷窑,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料的局限性,大官屯窑却很少为世人所知。根据当时的第一手资料,将大官屯窑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并结合馆藏文物对其特征加以说明。 【关键词】大官屯窑 瓷器 旅顺博物馆 金代 【机构】旅顺博物馆 【来源】《北...
陕西富平县居民曾在取土时集中发现金代陶棺12具,当地文物部门最新披露,这些棺盖用建筑材料滴水瓦代替的陶棺,应为当时寺院僧人的葬具,对研究当时僧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研究资料。 据了解,陶棺出土地点紧邻圣佛寺,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当地居民取土时发现,后为文管部门收藏。圣佛寺位于富平县城西,建于唐代,现仅存塔一座。据《富平县志》记载,该塔为释迦如来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宝塔。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李...
这只金代定窑白釉刻花莲花纹盘(见图),高3.4厘米,口外径18.3厘米,足外径6.3厘米。盘口呈圆形,芒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施白釉,釉色泛米黄。器外壁光素无纹饰,器内刻一株线条自然流畅、生动有趣的莲花。 细心探究和考证,发现该器有如下几点特征: 釉层稍厚,但一些部位仍可见旋坯纹。积釉明显,其中盘内壁、内底有三处明显的积釉痕,一处积釉面积较大,盘口沿外壁、底足周围积釉明显。盘外壁泪痕自然流淌...
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
9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在山西省图书馆成立,并启动山西省国家珍贵古籍修复项目,修复金代皇统九年山西榆次雕版印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120卷)其中一卷等21件国家一级珍贵佛教古籍。 据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健介绍,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包括大量珍贵典籍文献,山西的古籍总藏量约100余万册,其中有26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在这100余万册古籍中,破...
在2014年考古发掘基础上,考古工作者今年对吉林宝马城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发现了能够证明该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的新证据,进一步印证了此前的推断。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主峰以北约50公里处。此前的发掘结果表明,宝马城的始建年代和主体使用年代均为金代。记者在宝马城遗址看到,遗址内建筑中轴线南向正对天池瀑布豁口,天气晴好时,肉眼便可眺望长白山主峰。据介绍,这与《金史》、《...
近日,踏查长春团队对位于长春市东三道镇的完颜娄室墓进行踏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周来,随着各大媒体的关注,沉寂许久的石碑岭“热闹”起来,长春市文保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媒体记者,甚至是普通百姓,都开始关注位于这里的近千年前的古墓。 完颜娄室何许人也?在金代历史上,这样一个可以与金兀术比肩的人物,为何名气却不如金兀术?完颜娄室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它被何人盗掘,随葬品如今下落如何?古墓所在地石碑岭,...
地处东北腹地的长春,是女真族的发祥地。市内有多处辽金时代的遗址。仅发现的金代贵族墓葬就有五座,这些墓葬前的石人、石羊、石虎,给今天的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那些朴实的村落名称,与历史遗存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净月潭的“石羊石虎山” 在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内,紧邻净月滑雪场的地方,有一座鲜为人知的“石羊石虎山”,在山坡上,有两尊石人、两尊石羊和一尊石虎,这些石雕相对而立,中间形成一条通道。据...
连日来,在“踏查长春团队之声”的微信群中,来自社会各界的历史爱好者对完颜娄室墓的现状均表示十分痛心,同时展开了如何保护古代文物的讨论。 文物归属 影响其是否能得到妥善保护 团队成员连相如称,完颜娄室墓保护不力,症结可能出现在管理上,完颜娄室墓最初由长春市郊区政府代市里管理,是作为文物管理的;而后来为了发展旅游业,就划归旅游部门管理,但因为短期内看不到实际效益,因此就被废弃了。成员朱大胜认为,长...
今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沁县漳源镇上庄村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后经为期半年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发现该墓葬虽没有纪年等相关文字,但墓葬形制非常罕见,仿木构建筑砖雕,做工考究,严丝合缝,是金代晚期时候的墓葬,对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该墓葬为一座仿木构建筑的砖室墓,叠涩攒尖顶,墓室呈八边形,五个耳室分别在墓室正北、东北、东南、西南及西北方向,整体平面形状为龟形。...
9月28日,省考古研究所公布,沁县上庄村发现了一座金代龟形砖室墓,其墓室形制特殊罕见。其中,出土的21幅孝行砖雕,在晋东南地区是金代葬俗中最流行的风格。 今年4月,沁县上庄村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省考古研究所闻讯后派考古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于6月中旬协同沁县文物馆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没有发现纪年相关文字,考古专家根据墓葬形制、砖雕及随葬器物判断,此墓的年代下限应在金代中后...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半年的抢救性清理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沁县漳源镇上庄村发现一座金代龟形砖室墓,其墓室形制特殊罕见,墓中还出土了21幅精美的模制孝行砖雕。 该墓葬为一座仿木构建筑的砖室墓,叠涩攒尖顶,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耳室组成。墓室呈八边形,五个耳室分别在墓室正北、东北、东南、西南及西北方向,整体平面形状为龟形,墓顶至墓底通高4米,全部用砖叠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