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ttp://art.china.cn/zixun/2009-11/13/content_3240829.htmart.china.cn“感动羌魂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 2009年11月5日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佳能(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佳能(中国)始终秉承“共生”理念,积极推行“影像公益”。2009-11-13 08:5...
记者昨日从北川羌族自治县了解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在成都通过专家评审,进入最后完善阶段,该项目一旦批准立项,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民俗博物馆是北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工程之一,博物馆重建方案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操刀,由澳门基金会援助澳门币1亿元(约合人民币8588万元)修建。位于北川老县城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于2006年成立,馆藏700余件羌族民俗文物...
在祖国六十周年华诞与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25日,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邀请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干部职工来到仙海风景区,举行喜迎中秋佳节、欢庆祖国六十华诞联欢活动。活动内容之一是围绕仙海风景区进行自行车友谊赛,绵阳市文物局王锡鉴局长、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同志都亲自参加了比赛,整个联欢活动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活动结束时,市局领导还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的全体人员赠送了中秋月饼。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利用“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整合各方力量,抢救性保护和发展深受地震损毁的羌族文化。 在四川省,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是羌族同胞集中聚居的地方,羌族人口大约有20万人。在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恰恰是这些地区。 在汶川县城岷江西岸的南部高山上,记者绕...
28日,8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宝级传承人,带着羌绣、羊皮鼓、羌笛等羌族特色文化遗产,做客“走进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与公众一起关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当日,除了精美的羌族艺术品,羌族音乐专家汪静泉介绍羌族文化,羌族部落歌王尤初贵、毕曼兄弟等倾情演绎羌族多声部合唱,更有国家级羌笛传人杨平的现场演奏和精彩的羌绣表演。这些...
羌族歌舞走进国家大剧院 7月28日,8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宝级传承人,带着羌绣、羊皮鼓、羌笛等羌族特色文化遗产,做客“走进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与公众一起关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当日,除了精美的羌族艺术品,羌族音乐专家汪静泉对羌族文化的介绍,羌族部落歌王尤初贵、毕曼兄弟等倾情演绎羌族多声部合唱,更有国家级羌笛传人杨平的现场演奏和精彩的羌绣...
羌族演员在现场表演。 昨天,大型羌族乐舞史诗《羌风》的新闻发布会在保利剧院举行。身穿民族服饰的羌族演员在现场载歌载舞,展现了羌族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羌族多声部有“民歌活化石”之称,近年来专家发现,它就是失传了2000年之久的秦汉古风。艺术总监汪静泉将秦汉古风融入《羌风》的音乐中。《羌风》集中展示了古羌民族文化,囊括羌族特有的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羌族多声部代表...
7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一行三人在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专程赴地震极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视察指导文物保护工作。 张柏副局长一行首先来到了北川老县城视察地震遗址,对地震遗址保护范围及情况进行询问,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现场的情况,并祭奠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随后来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参观新县城规划展示大厅,并听取对新县城规划布局的讲解。...
6月22日,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郑连成、工会副主席丁燕良及办公室任洪涛一行三人来到北川文化旅游局,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捐赠一辆适于山区道路行驶的越野车,支援重建与文物普查工作。 自“5•12”地震后,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干部职工对灾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非常关心。2008年9月,恭王府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亲自来北川看望羌族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11月,他们邀...
6月22日,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郑连成、工会副主席丁燕良及办公室任洪涛一行三人来到北川文化旅游局,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捐赠一辆适于山区道路行驶的越野车,支援重建与文物普查工作。 自“5·12”地震后,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干部职工对灾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非常关心。2008年9月,恭王府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亲自来北川看望羌族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11月,他们邀...
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但是很少思考和探讨灾害与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这样一个话题。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将“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论坛主题,意义十分重大,凸显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伴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物质极为丰富,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这一切无不显现着人类超群的智慧和力量。但是,在自然灾害,尤其...
2009年5月12日,特殊的今天,在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文物局对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羌族博物馆的重建工作的指导关心下,在全国人民的救援和山西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茂县纪念5·12抗震救灾一周年暨茂县羌族博物馆重建奠基大会”在茂县羌族博物馆的新址上顺利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四川省人民政府秘书长...
12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媒体公布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去年地震发生后,中国民协会同民进中央、中华文化学院、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等单位,实施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不仅组织北京和四川的大批专家学者研讨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对策措施,而且组织了由冯骥才率队的专家组深入到灾区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一份8000余字的《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
从1992年起,北川县政协前文史委主任赵兴武花了5年时间编撰北川县志。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5·12地震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文物悉数摧毁。据了解,该馆在地震前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的专项征集活动,好不容易征集到的数百件实物,很多都是当地特有的,还没来得及整理和定级,就全部埋在了废墟里。馆长高泽友说:“这次被毁的文物很多都是国家级的宝贝。像那把古羌族人狩猎用的...
四川省绵阳市在“5.12”四川特大地震中成为重灾区,全市文物系统损失巨大。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变成废墟。北川县文管所(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一名职工不幸遇难。幸存的3名职工家庭或是妻子,或是子女,或是母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瞬间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给幸福的家园带来巨大的灾难。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失亲人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