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美与时代(城市) 2014 第2期 【摘 要】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产于中国河南禹州市,是世界上最早的铜红釉瓷的发源地,堪称一切窑变之祖。河南禹州市神垕镇是钧瓷的发源地和故乡,古代窑址遍及神垕镇布周边,在禹州市境内有168处之多,尤以神垕为中心,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延续千余年。有诗赞曰“钧瓷始于唐,宋代盛名扬,光辉照寰宇,神垕是故乡”。
魅力中国 2014第24期 【摘 要】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建立了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的统一。政局的稳定,使经济得到繁荣,与之息息相关的手工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制瓷高峰到来了,名窑层出不穷,钧、汝、官、哥、定五大窑系开始形成,其技艺之高超,工艺之精湛,成为世界陶瓷史上最辉煌靓丽的篇章。
众所周知“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即陶瓷之国。顾名思义与陶瓷的发明有关。陶瓷使人类告别了“饮毛茹血”的时代,进入“鱼羹稻饭”的文明。热爱陶瓷的帝王不少,对瓷器礼赞有加的首推乾隆,如咏青瓷和白瓷诗云:“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识云气勇生于胆,此是武阳面白时。”我国瓷工虽南北互仿,色彩丰富,但总体“南青北白”,以越窑青器和定窑白瓷而著称于世。 钧窑之窑变红釉器的诞生,宛如青白色瓷林升...
钧窑朱砂红釉弦纹唾盂 高7.4cm,口径18.1cm,足径7.4cm 作者按本人十多年前在北京从一位镶黄旗后裔李老先生处得到了一件形状从未见过的深红色碗,因我不懂收藏更不懂瓷器,故而这件瓷器一直放在家中没有去关注它。今年年初,有位收藏家光临寒舍,当他看到这件瓷器时当即断定为钧窑,但对其器形却说从未见过。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我去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拜访了几位国家级鉴定、考古、收藏、拍卖方面的专...
何谓民钧窑,就是宋代民间窑场生产烧造的钧窑瓷器。官钧窑为皇家所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民间曾有谚语:“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其实是极片面性的说法。官钧窑从外表到胎身没有杂质,没有颗粒不均匀的现象,其练泥和陈腐都很到家,胎浆和釉料加工也非常精细。成型烧出的器物通体一致,没有鼓泡和变形的现象,民窑则显得有些参差不齐了。 此件器物具有强烈的北宋风格和时代特点。敞口、短颈、丰肩、溜腹...
此件红釉梅瓶形制规整,通体施紫红色釉。釉色紫中透红,红中透黑,闪有蓝色纹理,随光变幻,色泽晶莹沉稳,釉中可见大小不一的窑变结晶斑点,宝光内蕴。 年代:北宋 尺寸:高30 cm 藏家:谷敏家族(美籍华裔) 至于定窑瓷器的其他特征,此瓶均都具备,只是不见人工作伪痕迹,说明此瓶为北宋时期定窑所产红釉(紫定)瓷器无疑,极为少见,应为宫廷制的御用珍品。 定窑红釉瓷历来...
众所周知“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即陶瓷之国。顾名思义与陶瓷的发明有关。陶瓷使人类告别了“饮毛茹血”的时代,进入“鱼羹稻饭”的文明。热爱陶瓷的帝王不少,对瓷器礼赞有加的首推干隆,如咏青瓷和白瓷诗云:“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识云气勇生于胆,此是武阳面白时。”我国瓷工虽南北互仿,色彩丰富,但总体“南青北白”,以越窑青器和定窑白瓷而著称于世。 钧窑之窑变红釉器的诞生,宛如青白色...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
豇豆红釉洗,清康熙,高3.9cm,口径8.2cm,足径7.5cm。 洗敛口,圈足。里施白釉,外施豇豆红釉,有绿色苔点。足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为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其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故名。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称“大红袍”;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美人醉”或“美人...
探寻中国历史长河,公用印章经常上是红色,建筑窗框、门框等需要勾勒轮廓的部分也喜欢用红色来装饰。红色素来象征吉祥、富足和特权,红色所传递出的吉祥、热情的特质,在世世代代中国人心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位置。被誉为“千窑一宝”的铜红釉瓷,也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成为世界陶瓷史上一颗闪耀着夺目光辉的明珠。 据悉,我国最早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代湖南长沙窑,当时是在瓷胎上用铜描绘文饰,后罩釉高温还原烧成,...
鲜艳亮丽的红色,是古代陶瓷匠人梦寐以求的色彩。自元代末年高温红釉瓷诞生后,这种充满吉祥寓意的器物便成为历代皇帝的至爱,而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能得到一件红釉瓷器便如获至宝,爱惜不已。虽然现在烧制高温红釉瓷并非难事,但古代红釉瓷并不会因此而贬值,反而更显得弥足珍贵。本版文字:钟葵 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到元代是一道分水岭,元以前胎装饰是主要装饰手法,而元以后的主要装饰手法是釉装饰。在元、...
随着中国民间元青花瓷器藏品的探索研究不断深入,中国民间收藏元代釉里红(红釉)瓷器的课题也引起重视与关注。元代釉里红(红釉)瓷器是比元青花更为稀少珍贵的元瓷品种,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该品种藏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而中国民间收藏者却通过种种辛勤的努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元代釉里红(红釉)瓷器,但绝大多数得不到社会承认,需要我们作进一步鉴别、确认及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笔者认为,这...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的历史 ...
光绪祭红釉玉壶春瓶 “美人祭”是一种瓷器,也叫祭红或霁红、积红,属颜色釉范畴,色红而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 从前,有一个皇帝,一天,不小心把一只玉石酒杯摔碎了。这只酒杯可是一件稀世珍品啊!它小巧玲珑、鲜红透亮,在太阳或灯光的映照下,它放射出耀眼的红光,就象一团火焰在燃烧。皇帝把这只酒杯看成最心爱的宝物,每天用来斟酒,第一杯敬天,第二杯敬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