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魏晋南北朝服饰 由于战争频繁,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比较典型的有筒袖铠、两裆铠及明光铠等。筒袖铠一般都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前后连属,肩装筒袖。头戴兜鍪,顶上多饰有长缨,两侧都有护耳。两裆铠服制与两裆衫比较接近,材料以金属为主,也有兽皮制作的。据记载当时武卫服制,有“平巾帻,紫衫,大口裤,金装两裆甲”、“ 平巾帻、绛衫、,大口裤褶,银装...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辽宁出土实物)。这个时期的盔帽,称兜鍪,又称胄、首铠、头鍪或盔,其形制各不相同,有用小小块甲片编缀成一顶圆帽的,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在一些铜盔的顶端,还往往竖有一根铜管,以便在使用时插上鸟羚及缨饰等饰物。这种铜盔的表面,大多打磨得比较光滑,而里面却粗糙高低不平,由此推断,当时戴这种盔帽的武士,头都要裹头巾。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 战国时期的武士服装(按照河南汲县山...
魏晋时期的戎装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袍长及膝下,宽袖。褶短至两胯,紧身小袖,袍、褶一般都是交直领,也有圆盘领。裤则为大口裤。东晋与西晋像比较裤脚更大,更像今天的女裙裤。 < 由于战争频繁,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比较典型的有筒袖铠、两裆铠及明光铠等。筒袖铠一般都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前后连属,肩装筒袖。头戴兜鍪,顶上多饰有长缨,两侧都有护耳。两裆铠服制与两裆衫比较...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锋芒毕露的青铜古剑、通体漆黑的漆器、纹饰精美的彩陶壶……记者眼前10余件保存完好的文物并非陈列在博物馆中,而是出现在一座土坑木椁墓中——2月4日,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在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对一处西汉时期的木椁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认为,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为研究古蜀地漆器工艺及商贸往来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经过初步清理发现,这座土坑木椁墓不仅没有完全腐朽,还被厚木板分割成完整的...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日本艺术家野口哲(Tetsuya Noguchi)的作品正在展出,他在日本武士的盔甲上很有趣地加上了chanel的logo,作为一种艺术品,两种文化的冲突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果真的日本武士穿着有chanel logo的盔甲。
缩略图日本武士刀图片及价格当前价起拍价 日本大号武士刀(细太刀)来源:www.artxun.com15,00015,000 ...
昨天下午,蓝田县小寨乡一村民在土崖取土时,发现了两尊武士俑。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连夜对出土现场进行了查看,初步判定这两尊俑为唐代墓葬中的武士俑。因为天色已晚,进一步发掘将在今日进行。
■“国宝”在美拍卖 2000年2月23日,一个越洋电话打到河北省文物局。来电者是中央美术学院在美访问的学者。他告知:英国佳士得拍卖行将于3月21日在纽约举行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品拍卖会,其中拍品209号为一件武士浮雕,似与保定曲阳县被盗的王处直墓有关。随后他将浮雕图片传真至河北。 次日,河北省文物局赴京找到了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目录。25日上午,曾参加过曲阳王处直墓被盗后...
纽约收藏家安思远先生无偿捐献中国国宝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还有一件被誉为国宝的五代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它是王处直墓甬道处两块被盗浮雕的另一块,与“海外五代彩绘浮雕武士被无偿追回”一文中提到的佳士得拍卖的209号拍品原是一对。五代“彩绘浮雕武士兄弟”虽然同在海外流浪,但回国的途径却大相径庭——一位费尽了周折,而另一位则被纽约收藏家安思远先生送回。 ...
50座春秋墓葬,呈4排分布在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大量出土的戈、剑、镞和车马器等文物表明,这里是一个春秋时期高等武士的安息地。 昨天下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两名工作人员,蹲在一座深达2米的墓坑中,小心清理着墓底的浮土,两个铜鼎、一个铜簠(fǔ)、一个铜盏、一把铜剑,以及大量车马器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清理到棺椁的尾部时,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大量散落的铜镞(箭头)。 考古人员一边清理,一边称̶...
这尊护墓武士像已经丢失(资料图片) 网友代炳先/供图 由于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市红卫村面临拆迁,商城县“清代武士”最终没斗过窃贼 由于未列入文保单位,洛阳市红卫村如今正面临拆迁命运,本月中旬是其原定的“大限”。 而此前,2008年12月22日,网友发帖披露:商城县周老坟前,一尊清朝咸丰年间的护墓武士石像已失踪近一年,相关部门虽知悉此事,但因&...
昨天,记者从天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在对本市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蓟县小安宅村出土了很多大小不一、规格不等的铁片,经确认为古代武士的铁质铠甲衣残片。 出土现场为1平方米的土坑,在距地面40厘米深的地方发现了武士铁甲,铁片轮廓多呈跑道形状,边缘部分有三至五个穿孔,锈蚀严重,其中较为完整的有400片,残损的200余片。发现古代武士铁甲的是当地一村民,是在自家承包地栽种苗木时发现的。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