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观众在观看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模型。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观众在第四展区观看生活用品陈列。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观众在参观改革强军主题模型展台。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外国友人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时间,将非凡成就铸成光辉历史,将深刻启示照进美好未来。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
天津自然博物馆始建于1914年,前身为北疆博物院,建院初期称为黄河白河博物馆,是由法国神甫、动物学博士黎桑(中文名桑志华)来华创办的,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天津自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于2002年曾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再度获此殊荣。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告诉记者,天津自然博物馆作为百年老馆,扎实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年均接待观众超过200万人次,...
恭王府“棣华轩”文化空间 作为恭王府艺术系列展览的延伸空间,“棣华轩”以传统文人书房的形式于17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游客在参观古建、园林、艺术展览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 恭王府是我国唯一的清代王府文化研究中心、文献资料收藏中心、王府文物收藏中心和王府文化展示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棣华轩’位于恭王府...
紫金山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获悉,南京城墙博物馆初步设计于2018年5月获批,项目今年6月正式启动,目前正在全面施工中。 据介绍,南京城墙博物馆选址边营1号,毗邻中华门,依靠老门东,与城墙相连。该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采取地上两层、地下两层的结构,借鉴了南京中华门瓮城和马道的形式,外立面使用三层夹丝玻璃,可以映射中华门瓮城、城墙和周边建筑。 根据...
“这种收音机,我家里还有,现在可值钱了。”一位中年观众说道。“你看,这还有缝纫机呢,东方红牌子的。”一位老太太拍了拍身边的朋友说。“小霸王游戏机,见过吗?小时候我家里有,好怀旧啊。”两位年轻人边走边交流着。在国家博物馆里,近日开幕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人气爆棚,第一天就吸引了数万观众,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边走边看,目不暇接。 “大美中国”影像长廊...
昨天,国家博物馆展厅内,参观者在我国航空母舰模型前驻足观看。当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和沙盘模型等,让参观者全方位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迁。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昨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对公众开放首日,超过3万名观众赶赴一场“时光之约”,通过一件件实物展品,一幅幅照片重温40年。...
11月13日,由交通运输部指导、中国港口协会主办、中国港口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港口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阳光大厅开展,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以影像定格历史瞬间,见证中国港口之巨变。 此次图片展是“让世界聆听,我与中国港口的好故事”——“改革开放40年,我与中国港口的故事”征文及图片征集活动的成果展示。活动中,关心支持水运事业的工作者们纷纷发来作品,讲述一个个与中国港口有关的故事...
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开幕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开幕式13日上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上午10时,开幕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
11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3日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他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
图为敦煌莫高窟。(资料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我们终究是要走的,你们将会留下来担当保护莫高窟的重任。”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格纽的“深情表白”,让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铭记了近30年。如今,莫高窟有了长期坚守大漠的专业人才队伍,阿格纽和他的团队亦“不舍离开”。 “敦煌研究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作为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王旭东对莫高窟保护国际合作的认知,始于他刚到...
据英国媒体11月1日报道,伦敦正在筹建英国首个真正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 英国《泰晤士报》当天援引伦敦博物馆馆长莎伦阿门特的话报道说,如果资金按时到位,伦敦博物馆定于2023年搬迁到新址,同时实现全天24小时开放。 按计划,伦敦博物馆将搬到距离现址不远的伦敦市中心的法林顿地区,那里周边有不少酒吧和早市,是一个夜生活丰富的地区。阿门特说,打造24小时博物馆旨在融入社...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基本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了诸多成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60多次,莅临文物博物馆单位考察指导30多家,出席文物领域重大活动20多场。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给出...
据悉,墩汉墓(即海昏侯刘贺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10月31日正式开工,预计2019年年底前面向公众开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介绍说,墩汉墓及墓园是海昏侯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方案将分两期进行,将遵循“考古先行,不改变原状,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设计,最大程度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为后续考古工作及进一步保护展示工作留出余地。 ...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即将对外开放,该馆今年开始布展工作,展陈面积21795平方米。10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到该馆调研。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是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土建工程于2016年开工,总建筑面积48759平方米。包含农、林、牧、水、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产等13个部分,是集收藏、陈列、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置了五大主题展厅,一层是以内蒙古...
记者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获悉,墎墩汉墓(即海昏侯刘贺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10月31日正式开工,预计明年年底前面向公众开放。 记者了解到,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内容包括除刘贺及夫人墓、车马坑遗迹以外的袱葬墓墓前的祠堂遗址保护展示,东门、北门及门阙遗址保护展示,园墙、水井遗址及主墓前的祭祀建筑遗址等的保护和展示,项目共占地约4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内容将包括刘贺及夫人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