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如果说南怀仁设计的那辆蒸汽车是第一辆概念车,那么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就是北京历史上第一辆真正的汽车了。不论怎样,这对北京来说还是新鲜玩意儿。身为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总想着怎样讨好这位“老佛爷”。事有凑巧,正赶上慈禧太后67岁生日,献上这个时髦贡品,让老太太开个洋荤,与南怀仁讨巧康熙皇帝有相似之处。 太后对这辆汽车并不像康熙皇帝那样喜欢,从心里像是有隔阂。这与闭关自守的国度有关,那不过是外国人的...
说到文物,似乎总是自带高冷光环,其实呢,它离我们很近。比如我正在写稿子的地方,浙江日报大院里,就藏了23件文物。 日前,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收官,全省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652家,在全国排第三位。而普查中登录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有938104件(套),全国排第9位。 这次普查进行了四年,自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相对建筑、遗址这些无法移动的文物,可移...
文物普查函〔2017〕257号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相关部门: 经报请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国评组函〔2016〕35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及相关...
由青岛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主办,青岛市博物馆承办的“青岛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日前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将展至2017年3月底。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古兼备,东西合璧,呈现了十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是我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海事传续,代不绝书。近代以来,作为欧亚文化交汇地,在青岛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互见的历史景观。 2012年2月开始,青岛市作为全国首批...
1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省文物局局长、文物志编委会主任马玉萍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白坚,文物志主编、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魏文斌出席会议。编委会全体成员,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会议。白坚主持会议。 会议回顾了文物志的编纂历程,简要介绍了文物志自2016年4月重新启动以来所做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马玉萍与省直有关...
2016年,我省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的登录审核报送与普查工作的验收总结,历经四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收官,取得丰硕成果。普查共调查各类各级国有单位44780家,确认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652家,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938104件/套。浙江省国有收藏单位数量和登录文物总数,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9位。 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实际,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3年2月开始,至2...
资料图 图文无关 12月22日,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在市图书馆顺利开展,标志着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巡回展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展览介绍了慈溪市一普工作的相关情况,根据普查数据显示,慈溪市国有单位中登记有文物收藏单位9家,可移动文物共计3390件(套)(其中国有文博单位藏品3225件(套)),藏品类别涵盖瓷器、书画、钱币等29个类型。巡展按照藏品类别,挑选...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在郑州举办“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平台(二期)骨干培训班”。来自各省辖市、县(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以及省直文博单位的数据管理人员等17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平台(二期)骨干培训班”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二期信息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培训了《文物局用户功能详解》、《文物收藏单位用户功...
日前,“乐邑嘉藏——乐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暨《乐邑嘉藏-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编》首发式在乐清市博物馆举行。 为全面摸清乐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情况和保存现状,乐清市于2013年4月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量身高、测“三围”、称体重、判断“年龄”、记录“健康”程度,经过各部门和文物普查队员近四年的共同努力,普查在乐清全面铺开,覆盖了全市590家国有单位...
资料图 日前,乐邑嘉藏——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开幕式在乐清市博物馆举办。 本次展览是为了总结和宣传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展览精品多、门类全,展出的76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不乏国家二级、三级珍贵文物,有些文物是首次向社会公众展出,体现出乐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展览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主线,分为“吴带当风”“玉之美者”“...
日前,“溪上遗珍——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慈溪市博物馆正式开展,标志着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并进入成果转化和利用阶段。 自2013年始,慈溪市文广局根据国家文物局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部署,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历时4年对全市19个行业系统的664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并完成所有普查文物的藏品认定、信息...
日前,由余杭区文广新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余杭遗珍——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集萃》一书正式出版。 该书采用了文物质地和功能并举的分类方法,从区内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所收藏的文物中甄选出310件可代表23个类别的珍贵文物。并采用分述的方式,对各类文物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藏品特征和意义等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同时,对拨交而来的考古发掘品,在“文物来源”中标注出明确的地点、墓号及器...
文物普查数据审核 烟台市博物馆自2013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通过普查馆藏文物达到66421件∕套,实际数量465704件,馆藏文物实际数量跃居全省第二。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为11330件∕套,实际数量28517件,位列全省第二,取得了可喜的普查成果。 在今年的普查审核阶段,烟台市博物馆积极做好普查审核的培训工作,所有审核人员熟练掌握审核流程、评分细则和审核方法,有序完成...
11月22日,由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片羽吉光——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余杭博物馆正式开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姝等领导,以及杭州市部分文博单位、余杭区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代表出席开幕式,并一起参观了展览。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为全面掌握全区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健全文化遗产保护...
11月15日,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华夏文化艺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发展协会执行会长权顺基,华夏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陶列强、刘立波及委员会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华夏文化艺术委员会会长陶洪君主持。 会议指出,新时期赋予了文艺工作新任务,文艺界要聚焦时代主题,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尤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座谈讲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