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7日,记者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了解到,已经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经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由其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据悉,入围此次推荐名单的古籍共计1510部,其中包括汉文珍贵古籍1214部、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287部、其他文字珍贵古籍9部。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
本报讯 (记者 郁鑫鹏) 2月10日,省政府发文,正式公布第一批15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一批340部珍贵古籍名录。 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存有大量的古代文献典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约130万册,散落在社会的古籍约20万册。经专家委员评审会认真评选并上报省政府批准,江西省图书馆、萍乡市图书馆等15家单位入选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永丰县图书馆收藏的《皇清经解一千四百卷》、赣州市图书...
南方日报(微博)讯(记者/何建文 通讯员/秦凌 叶智昌)昨日,笔者获悉,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莞城图书馆选送的《史记》(明崇祯间刻本)、《廿一史弹词注》(清雍正树玉堂精写刻本)和《松雪堂印萃》(清乾隆五十年(1785)钤印本)三部善本古籍成功入选。 据统计,首批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有1098种,其中,八成以上入选名录的古籍分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
本报济南讯 日前,省政府批准颁布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又有2393部古籍列入“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4个单位列入“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截至目前,“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共有古籍6203部,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8个。从2008年开始,我省在全省开展评选命名“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工作。评选命名工作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古籍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首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我市选送的《南齐书五十九卷》等20部古籍成功入选。其中,市图书馆有13部古籍入选、许昌学院有2部古籍入选、鄢陵县图书馆有5部古籍入选。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有关规定,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古籍整理、保护、开发和应用工作。自2010年5月河南省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市图书馆就聘请专家学者对该馆馆藏16400余册古籍进行整理,对民间、社会团...
广州图书馆获赠一批珍贵古籍,将设立地方人物专藏向社会公众开放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璐瑶报道:11日,广州图书馆召开“可居室”文献出版座谈会,岭南文史界名人王贵忱老先生出席并透露,已将私藏的800多册珍贵古籍捐给广州图书馆。 王贵忱已85岁高龄,“可居室”是其书斋名。老先生学问渊博,富于收藏,是岭南当代文史学界不可多得的通才式人物。其学术研究涉及文献、金石、历史、考古、书画等多个领域,所藏典籍...
广东高要市图书馆12月2日表示,该馆珍藏的清乾隆年间编撰印刷的《朱批上谕》获广东省珍贵古籍的殊荣。当地学者称,雍正皇帝驾崩后,其儿子乾隆皇帝继位,或因怀念父亲勤政,乾隆褒奖杨琳等223位地方官员,编撰、印刷了100册《朱批上谕》,并亲笔书写了刘统勋、杨炳等人作的序言,称父亲雍正皇帝在批示奏折时,“一字不假手于人,御及十有三年常如一日”。该册为内府活字朱墨套印本,清乾隆三年(...
桌子上是一张破损的线装书的书叶,书叶反面朝上,他手里拿着一支毛笔,在碗里蘸点糨糊,轻轻地涂在书叶破损的位置,然后贴上一张小小的补纸,再用镊子除去周围多余的部分;接着,又用吸水纸轻轻按压一下,吸去水分。待所有破损的位置全部补好后,又经过喷平、倒叶、裁边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把这本破损的线装书重新装订成册。 日前,记者到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古籍修复组采访,目睹了古籍修复全过程。 “这不仅是一件技术工作...
中新网(微博)太原10月30日电 题:山西50万册古籍善本亟待“良医” 作者 王燕君 千年三晋文化,为山西留下了上百万册珍贵古籍。然而,数以万计善本正面临亟需修复却无“良医”的命运,令古籍保护者十分担忧。 山西省拥有150余万册古籍存量,25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目前有三分之一古籍善本需要修...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据专家介绍,在业内,1911年以前的书籍称为古籍,1949年之前的称为旧书。收藏界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宋元刻本文物性强,存世很少。10年前,宋版书才8万元左右,2005年时价格就一下提到了40万元,如今则是100万元起。像胡林翼《读史兵略》这种旧刻本,3年前六七千元就可以轻松拿下,但如今,没有2万元藏家不会出手。明清古籍是目前收藏圈内的主...
(记者游雪晴)7月18日,2011年全国古籍评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据悉,稿本申报量相对较大,残本较多。此次送交专家评审的共计9665部古籍材料:经部古籍1444部,史部古籍2182部,子部古籍2095部,集部古籍3459部;简帛古籍30部;碑帖124部;佛经331部;民族文字古籍688部。另有包括布...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15日在此间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 本次座谈会是“册府琳琅 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此次展览。会上,国家图书馆领导介绍了本次展览及相关工作。随后,各位专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15日在此间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本次座谈会是“册府琳琅 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此次展览。会上,国家图书馆领导介绍了本次展览及相关工作。随后,各位专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战雪雷 近日,文化部对外发布了《进一步做好文物古籍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保护古籍的各个方面,从加强古籍普查、保护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十二五”期间古籍保护的目标要求和发展方向。有关专家对这项浩繁的工作所达到的目标概括为摸清家底、有效保护。 古籍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献收藏单位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留存...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11年全区文化(文物)局长会议上了解到,我区古籍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区已有3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介绍,2010年,我区文化部门共向文化部申报了15部珍贵古籍,其中,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苯教藏医集》、《诗境》,自治区图书馆收藏的《四部医典等医学经典集要》等12部古籍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目前,我区已有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