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为更好地向读者展示馆藏、弘扬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在节假日定时开启位于总馆北区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库房展示门。广大读者可以透过玻璃窗,近距离欣赏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文津阁《四库全书》的书架与书函全貌,了解我国现存最宏大古代丛书的典型排架方式。 古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战争的洗礼、人为的损害,迄今已经十不存一了。如何让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经济、...
为有效加强珍贵古籍的保护力度,陕西省人民政府日前首次通过网络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的首批入选书目进行公示,期待关心古籍的各界人士对首批409部古籍进行学术等方面鉴别与帮助。据了解,陕西省自2011年开始正式启动《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截至2012年初陕西省29家古籍存藏单位申报了1092部古籍。后经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初审、专家组复审,最后陕西省古籍 专家认为,这些古籍版本朝代涉及唐、宋、...
为了庆祝中国书店成立60周年,11月1日至4日,“中国书店藏珍贵古籍展”将在位于琉璃厂的中国书店多功能厅举办。百种珍贵古籍既有隋写本《大般涅槃经》卷之七,又有旧藏于杭州雷峰塔砖心内的五代时期吴越王钱俶刊刻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既有北宋费氏进修堂蝴蝶装《资治通鉴》、南宋中隐书院包背装《新刊山堂先生章宫讲考索》、宋刊本《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等具有鲜明...
文 孟楠 中国旧语云:“人讲礼义为先,树有枝叶为源,知书而达理。”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马克思也曾有过哲语“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这些至理名言无不反映出书籍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无断流,不管是在大一统的安定时节抑或是在外族入侵的分裂战乱期间,我们的文化几乎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个奇迹,无不与知识礼教的代代传承息息相关。而书籍,则是文化传承...
记者27日从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已有98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周和平表示,当前,中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古籍保护工作仍需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和支持。 据了解,“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继今春凤凰集团与南图联手拍得过云楼旧藏珍贵古籍后,又一批珍贵古籍近期将再度聚集南京。据悉,江苏真德拍卖有限公司首场艺术品拍卖会古籍专场在海内外征集到近五百部古籍将于近期在南京图书馆大厅公开拍卖,其中宋刻本两种,元刻本七种,明刻本一百余种,其中达到国家珍贵古籍的50余种,为迄今为止国内市场所见珍贵古籍最多的一次。内中宋版《新刊重编六经资用义苑精华十卷》从韩国回流,为传世孤本。元版《杨本编辑校正苍崖先...
云南省傣族的《粘响》、纳西族的《董术战争》、彝族的《尼苏》等47部少数民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为全国珍贵古籍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省份,这些珍贵古籍多为明清抄本、写本、刻本。 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选工作,云南省共有47部少数民族古籍入选。其中:傣族的《粘响》《羯磨说》,纳西族的《董术战争》《白蝙蝠取经记》,彝族的《尼苏》《百乐书》《指路经》等8部少数民族古籍入选第...
日前,文物保护专家在大陆浙江省宁海县深圳镇龙宫村,发现一部保存四百多年且完好的佛教经卷《华严经》,古籍专家予以极高的评价,建议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这部《华严经》诞生于明万历年间,全卷共八十册,藏于龙宫村的有五十多册。经古籍专家刘开升等鉴定后认为,龙宫《华严经》经历四百余年,依然字墨如漆,纸白如玉,且字体隽秀饱满,尤其是版画精致,图文并茂,写刻精美,有较高的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是佛经中少...
在校友办的积极联系和协调下,北京校友王靖环向母校捐赠珍贵古籍。近日,校友办、图书馆相关人员专程赴北京拜访王靖环校友,并接受捐赠。王靖环将自己珍藏50余年的明刻本《陆宣公奏议》,及清代刻本《随园三十八种》、《小仓山房文集》等8部89册珍贵古籍捐赠给母校图书馆。 在王靖环校友家中,北京校友会会长岳光鑫、校图书馆副馆长晁国立等与王靖环进行了座谈。王靖环先生谈到在校期间,既学习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思想...
本报讯(驻海南记者张钺)为了更好地挖掘古籍善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海南省文体厅近日出台了《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启动全省珍贵古籍普查工作,最终入选《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将获得海南省政府经费资助。 据介绍,《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收录范围主要为海南省内所藏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和善本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可视...
11日,记者从黔江区图书馆了解到,该馆3本珍贵古籍入选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至此,黔江已有9种馆藏明、清珍贵古籍入选《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据了解,此次入选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的三种古籍分别为:济阴纲目十四卷(明)武之望辑清康熙四年(1665) 天德堂刻本,随园九种 (清) 袁枚著,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有补配和文心雕龙十卷 (梁) 刘勰箸,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 ...
重庆晚报讯 日前,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公布了第二批我市珍贵古籍名录。据了解,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共354部,藏于我市的重庆图书馆、北碚图书馆、西南大学图书馆、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等。重庆晚报记者 罗静 实习生 周矩
金黔在线讯 近日,荔波县5部布依文古籍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共1510部,其中布依文古籍仅5部,分别为《盘古前皇》、《祭解全卷大小通用》、《祈请婆王》、《钜鹿氏》、《做桥》,这5本布依文珍贵古籍全部为清代手抄本,年代最为久远的《盘古前皇》出自清代嘉庆十六年(1806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非常有研究价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