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1 图2 图3 江西曹淦源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民窑青花,有一种大花、大叶的缠枝牡丹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纹样。因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断代标准器,以进行类型、纹样的对比,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弘治牡丹纹的特征,所以,拙文《弘治青花的装饰艺术》(载《收藏界》2011年第11、12期)未予分析。本文试从弘治时期陶瓷文化的背景下一种特殊的传承关系着手,结合正德朝的相关资料,专...
明弘治 黄釉青花花果盘 D26.3cm “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
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卉纹盘 弘治黄釉盘(底) 公元1488年,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朱佑樘18岁时继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纹饰风格与成化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稍有变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种类比成化较为丰富,出现兽耳瓶、葫芦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样薄胎小件器物已大为减少,工艺也不如成化讲究。但弘治官窑的杰出代表——黄釉...
主讲人 杨 丹 公元1488年,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朱佑樘18岁时继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纹饰风格与成化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稍有变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种类比成化较为丰富,出现兽耳瓶、葫芦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样薄胎小件器物已大为减少,工艺也不如成化讲究。但弘治官窑的杰出代表——黄釉和黄釉青花器,堪称明代瓷器中最著名的颜色釉品种。 我...
江西 曹淦源 明代弘治朝(1488-1505年),孝宗勤于朝政,任用贤臣,裁抑宦官,朝序清宁,民康物阜,史家有“弘治中兴”之称。明孝宗个人生活节俭,据史籍记载,景德镇御窑厂曾数度停止烧制或减产瓷器,因此,这个时间虽不算短暂的王朝,官窑传世品的品种和数量却都很少。弘治青花延续成化的工艺和风貌,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近几十年来,海内外考古成果和传世品陆续有新发现,特别是民窑青花瓷,品种多样,装饰...
一,弘治娇黄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甚高,后世都以其为楷模,清以后多有仿品。鉴定时需把握的重要特征是: 一,弘治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泛青色,与正德的亮青色一致。 二、弘治盘底均有塌凹现象,后仿者多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后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一般真物均低于“台...
通常把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称之为明中期。在经历了前三朝的波动之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到了成化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特别是成化时期其胎釉的质量均超越了永宣,成为历代之最。弘治时间不长,在瓷业上多继承而少发展,与成化相仿,因而,在瓷器鉴定上有“成弘不分”之说。至正德,无论用料或制作均较前两朝略粗放一些。细分如下: 在制胎方面,成化瓷特别讲究,其胎骨非常坚实又洁白细腻,修胎规整,...
弘冶朝的官窑青花瓷器无论从胎釉、造型,还是青花颜色,都非常接近成化,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弘治官窑瓷胎子细润、坚密;有的釉面光亮闪青,有亮青釉的说法,有的釉面很白润,用如脂似玉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青花颜色闪灰浅谈,纹饰纤细,图案稀疏;还有一类器物青花颜色稍浓艳,纹饰细密。常见纹饰有海水龙纹(以浅淡青花绘海水,深沉青花绘行龙,立体感极强)、火云龙纹、荷莲龙纹、龙穿花、四季花果、海马异兽、松鹤、缠枝牡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