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长沙晚报5月6日报道(记者 唐群雄 实习生 瞿辰)今年“五一”小长假,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游客如织。1300年前,长沙铜官窑烧出了世界第一批釉下多彩陶瓷。去年,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长沙铜官窑从此揭开了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示了充满魅力的唐风妙彩。 新闻事件 2012年6月5日,以“瓷别千年 窑望铜官”为主题的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宣告长沙首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
2日下午,在丘浚墓修缮工地,施工人员正在清理现场地面。 今天从海口丘浚墓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现场了解到,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和拆迁工作,施工进展顺利,正在对牌坊基础进行开挖,我市将邀请文物专家对牌坊地下进行考古挖掘。 记者在现场看到,墓园周边原杂乱无序的工棚和民房已拆除,工人正在加工石料,将用于工程建设。原摆放在牌坊前的石马、石柱等已被清理出来,暂时摆放在墓冢后面的围墙边。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共青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支部结合考古研究院多数团员青年在田野考古发掘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向全体团员青年发送题为《勇担重任 再铸辉煌》的公开信、举行优秀团员青年评选等新形式来庆祝这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公开信由团支部起草,经院党委审定,以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发送至团员青年的电子信箱。在公开信中,团支部就考古院今年面临的除常态工作以外的主要工作任务诸如第十六届考古学年会的召开、考古博物...
红网益阳站5月4日(分站记者 高瞻)位于益阳市东南城郊结合部,与沧水铺镇交界处,有一个依山伴水、环境优美的“国保”单位羊舞岭古窑。而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集文化、休闲、生态于一体的羊舞岭窑考古遗址(生态)公园。 羊舞岭古瓷窑址分布面积达13.2平方公里,分为早禾村李家村窑址群、瓦渣仑窑址群、新屋村窑址群、牌楼窑址群和沧水铺镇蜈蚣塘窑址群。此窑址发现与上世纪70年代,烧造年代自两宋之间至晚清时期...
中新社邯郸5月3日电 (马继前张雪恩李海波)河北省临漳县宣传部3日向媒体披露,最新考古发现,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群内有一大型皇家佛寺,该寺以佛塔为中心,重要轴线上建造大型殿堂式建筑、多院落式布局,为北朝佛寺遗址考古中未见,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当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现河北临漳县赵彭城内存有多个当时寺庙遗址,此次新发现寺院坐北朝南、...
近日记者从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了解到,拥有千年历史的炳灵寺第171龛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在唐代大佛的顶髻内发现了一部明代佛经。同时,在大佛的前额发现一块罕见的蛋形水晶宝石。 炳灵寺大佛顶部现明代佛经 “这一次对大佛进行的大规模修复是为了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段的申遗工作。”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劲松告诉记者,炳灵寺石窟中的第171龛大佛窟自盛唐建成以来已有1300年的...
美国《考古学》杂志在2013年第1期评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中之一是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在南非夸祖鲁-那塔尔地区莱邦博山山麓的边界洞发现人类用毒的最早证据。 山洞里的史前文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被发现,但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弗朗切斯科·德埃里克博士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最新的化学分析,显示文物里其中一根木棍带有蓖麻子酸毒药。这反映当时人类用毒的技术,而且是最早能够跟当今尚存...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古书的可信性得到基本认可;第二,可使一些古籍的属性和成书时代得到大致的确认;第三,可使许多学术著作的价值得到新的、进一步的认识;第四,可对古代时期的学术源流作出新的判断;第五...
1996年,南海琼海潭门的一位老渔民在捕捞作业时,偶然发现了一艘千年沉船,水下考古工作者以地理位置为其命名——“华光礁Ⅰ号”。这是我国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此后13年里,511块被海水浸泡了800余年的木质船板,被水下考古队员逐一托出水面。这艘宋代的远洋航船,经过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已是满目疮痍,但抢救下来的三分之一船体,...
出土的墓志铭 新发现的隋炀帝墓 古墓出土的文物鎏金铜铺首 近日,扬州市文物局宣布,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隋炀帝陵。消息公布不久,众多质疑就蜂拥而至:为什么墓制规格这么寒酸?为什么墓主遗骨不见踪影?墓志铭上也有诸多疑点。 曹操墓风波未了,隋炀帝陵又引来吐槽。 近年来,多地考古遗址纷争跃然纸上。考古这门古老的学科也走进大众视野,成了茶余饭后热议的对象。 三地称是隋炀帝陵...
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在灵台县泾河支流达溪河流域开展商周遗存田野考古调查。灵台县博物馆派出业务人员参与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达溪河流域商周时期遗存的数量、分布特点、遗址面积、聚落层级、文化面貌、经济水平、环境情况和动植物资源等基本信息,为开展考古、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灵台县博物馆)
4月17日,《昌都县小恩达遗址保护规划》和《芒康县盐井盐田保护规划》征求意见会在昌都地区行署贵宾楼举行。规划征求意见会由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吕天明主持,行署副秘书长常红强及地委宣传部、地区发改委、住建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所在地昌都县、芒康县领导及相关镇、村代表参加了此次征求意见会。昌都县小恩达遗址和芒康县盐井盐田保护规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