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9日,古埃及青铜神像在展厅展出。 8月9日,南京博物院2016年度大展“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开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约110件套古埃及文物精品和来自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约140件套汉代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展出,让观众对比感受两大文明的风采。(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8月9日,观众参观古埃及文物“女吟唱者木乃伊”和“卡诺匹斯罐”...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 8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新增展出五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分别为东魏一佛二菩萨石像、西魏弥勒佛石像、北齐佛石像、北齐双思惟菩萨石像、唐代文殊菩萨石像。据悉,该新增五件佛教石刻造像将在上博古代雕塑馆展示2年。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馆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后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馆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
8月12日,由旅顺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以法相会——明清水陆画艺术展”在旅顺博物馆开展。展期从2016年8月12日至10月12日。 “以法相会——明清水陆画艺术展”共展出山西博物院收藏明清两代水陆画80件。其中,以10件明代宝宁寺水陆画的展出为此次展览的亮点。 宝宁寺水陆画因原藏于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而得名,是寺院内举行水陆道场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全套共139幅,绢地,大...
大梵天无色界上四天并诸天众(明代 宝宁寺)。山西博物院供图摄 8月12日,由旅顺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以法相会——明清水陆画艺术展”在旅顺博物馆开展。展期从8月12日至10月12日。 “以法相会——明清水陆画艺术展”共展出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两代水陆画80件。其中以10件明代宝宁寺水陆画的展出为此次展览的亮点。 宝宁寺水陆画因原藏于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而得名,是寺院内举行水...
昨天,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新增展出五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分别为东魏一佛二菩萨石像、西魏弥勒佛石像、北齐佛石像、北齐双思惟菩萨石像、唐代文殊菩萨石像。据悉,该新增五件佛教石刻造像将在上博古代雕塑馆展示2年。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馆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后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馆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0年向故宫博物院借展著名的河北曲阳...
图为市民欣赏彩陶文物。史静静摄 8月10日,由甘肃民间收藏家提供“世量稀少”的新石器彩陶文物在兰州展出。 当天的“黄河彩陶文物精华暨刘恩军彩陶水墨画联展”在兰州举行。彩陶的展品类型涵盖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边家林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共展出精美、稀少、完整的典型器50组,全部由甘肃及周边地区民间收藏家免费提供。 加之画家刘恩...
▲市民参观鉴赏马万里书画作品 ▲展出的部分书画精品 马万里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更与广西有着不解之缘。昨日,“撷英集珍民间典藏——马万里书画精品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展览汇集了来自民间藏家的马万里书画作品94件/套,展期为8月10日至22日。此次参展的收藏家数量之多、展品规模之巨,均创下马万里书画作品展览的新纪录。 从晚清、民国再到新...
最古老纸莎草文献 日前,埃及博物馆举办特展,首次展出一批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 此次展出的纸莎草文献由埃及和法国科学家2013年在红海边发现,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胡夫法老时期的作品,距今4500余年,由圣书体和僧侣体写成,是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 据介绍,这批文献中最珍贵的是《梅勒日志》残篇,记录了胡夫在位期间,一位名叫梅勒的官员和他手下数十名水手近3个月的生活:他们...
8月9日,南京博物院2016年度大展“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开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约110件套古埃及文物精品和来自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约140件套汉代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展出,让观众对比感受两大文明的风采。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在扬州西湖曹庄被发现,引起全国轰动,两座墓葬中共清理出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很多珍贵文物全国罕见。其中,出土的萧后冠由于修复难度大,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家单位合作修复。记者昨天获悉这项修复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仿制版萧后冠或将于9月15日前后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近况:萧后冠修复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扬州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在隋炀帝...
仿伊斯兰金属器的宣德青花八方烛台、仿伊斯兰民族常用水器的青花缠枝花纹单把罐……8月5日,180件景德镇新出的元明瓷器汇集于浙江杭州展出,其中元青花以及明永乐、宣德年间带有异域风情的瓷器引观众观赏,用“瓷言片语”讲述着古代鼎盛的瓷器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下的古代文化。 本次展出的元明瓷器,是从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厂区域遗址出土的成千上万的碎瓷片中遴选、修复而成的,涵盖了目前传世元至明正德官窑瓷...
【地质博物馆的沉睡宝藏】 中国地质博物馆正门右前方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堪称镇馆之宝的水晶,晶体体形硕大,高1.7米,最大宽度1.7米,厚1米,重达4.35吨,在它之前,世界上还从没有发现过如此巨大的水晶单晶晶体,被誉为旷世奇石——“水晶王”。日前,记者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看到了“水晶王”,它外观看起来像一座晶莹剔透的金字塔,晶面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看到它的人,无不驻足称奇,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
象征着美貌和地位的氏族首领面具、装饰着贝壳的化妆舞会面具、残酷割礼仪式所用的面具……8月2日,130多件来自中部非洲的面具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非洲大陆是火热的、多彩的,更是神秘的。面具可以说是非洲文化神秘的代名词。中国戏曲中也有着体系完整、数量丰富的脸谱。与中国面具文化相辉映,非洲面具艺术具其鲜活性。 “今天展出的面具都是弥足珍贵的。”中非部落仪式专家马克·费力克斯在...
图为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爱神维纳斯雕像真品。 7月25日,中西文明对比展“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与“山东地区两汉文明展”在山东博物馆同时开幕。曾经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密切交流的东西方两大文明重新“相遇”。 古罗马文明展馆以雕塑为主,爱神维纳斯、帝王尤利乌斯·凯撒、大祭司奥古斯都头像、英雄雕像反映了古罗马时期的社会文化。 山东两汉文明展馆则集合汉代琅琊国、济南国、淄川国、高密国等黄河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