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首次展出的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民国家具。 图为上世纪20年代上海流行一时的小汽车。 227件回味上海城市记忆的展品3日在上海首家商场博物馆——环球港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其中2套由上海文物商店收藏的民国家具首次与公众见面。 据了解,这两套清末民国时期的家具均是上世纪3、40年代上海市民使用过的,一套是典型中式家具,一套就是“西风东渐̶...
“汪野亭”山水瓷版插屏 近日,容桂鉴藏协会副会长岑世英向记者展示了一件清末民初时期的汪野亭制作的瓷版画插屏,稀罕的是这件藏品完好度极高,丝毫没有褪色等缺憾,汪野亭是景德镇“珠山八友”瓷艺画派成员,从这件藏品可一窥民国瓷版画精品。 浅降彩历经百年,颜色依旧 百度百科显示,珠山八友并非只指8人,是民国初年一个志同道合的瓷艺画派,一个以适应市场所...
2005 年,女画家潘玉良的《自画像》以964 万成交,刷新了个人价格记录。作品上的女人袒胸露乳,饮酒豪放。如此题材在当代已司空见惯,但对作品的产生年代——民国来说,却无异于离经叛道。画面的大胆和女性意识的彰显,使得潘玉良的作品颇具现代气质,亦使她成为当下拍场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2007 年,上海一家照相馆发现一大批珍贵的民国老照片,其中一张酷似阮玲玉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从黑白、泛黄或是陈旧的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民国是没有颜色的,始终伴随着黑色的政治风潮,艺术作品呈现尖锐的斗争姿态。可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细腻与灵动,色彩斑斓,仿佛为那个年代的历史上了色。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之一的关紫兰,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安静、从容,比阮玲玉更美、更高贵,喜欢用法国香水,喜欢在上海华安理发店做头发,喜欢到王开照片馆拍照,喜欢去上海咖啡馆喝咖啡。画作色彩绚丽、形体严谨,把复杂造型简约、单纯...
党晴梵像党晴梵背临张旭草书帖(赵守平藏)党晴梵书《党老夫人墓志》 党晴梵起身合阳,负笈沪上,安家西安。以武将闻名,以文史成家,以书法蜚声。历经风云变幻,温不增华,寒不改色,宁折不弯,风骨崚嶒,集革命家、教育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宋儒学案补编》《关学学案》《西路军战记》《合阳县田赋史》《古文字学》、《中国文字变迁史》《陇畔拾闻》《论书》《弓衣漫记》《...
2013年6月10日深夜至11日凌晨,两辆钩机开进金陵台,把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两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拆平 拆除前的金陵台照片 造型独特、建筑年代罕见、曾经居住过粤剧名家薛觉先,专家称其为广州少见的“熊猫级的建筑”,却因保护的真空而被夜间强拆,这是怎么样的暴力破坏文化! 6月10日夜间,广州市金陵台附近的居民被叮叮当当的声音吵醒,他们不知道,当他们天亮起床,这里一处陪伴了...
泰山石莲花笔洗 莲花玉笔洗 在中国古代,除了一支毛笔之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老笔洗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友所认识。 大笔洗又被称作“笔海” 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这“四宝”之外,古代文人墨客用来“伺候”笔的用品还可细分为笔搁、笔舔、笔洗等,这些也一并属于文房用品。顾名思...
故宫筒子河(护城河)外采莲子的人。 民国时期的人物肖像,戴虎头帽的小孩。 民国时期的人物肖像,吸烟的老妇人。 自戴刑具还愿者(旧时穷人祈愿成功后,用这种方式向佛祖还愿)。 西德尼·甘博 你看过真正的地安门图片吗?你能想象巴黎和会签约那天北京街上游行队伍的模样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个名叫西德尼·甘博的美国人拍摄的照片中找到答案。一百年前甘博多次来到中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