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注意,北京曾有恐龙出没,而且数量不少、体格巨大。昨天,延庆县政府正式公布,千家店镇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内发现大批距今约1.4亿至1.5亿年前晚侏罗世的恐龙足迹化石。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证据,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龙记录。 地质调查中发现足迹 去年7月,延庆县人民政府聘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中心对延庆境内的地质遗迹分布和特点进行深入调查,为申报中...
84公斤昌化石石雕获天工奖金奖。不久前,在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评选中,一块重达84公斤的罕见昌化田黄石作品从全国20多万件参选作品中惊耀群雕,一举获得金奖,成为了一件独领风骚的稀世珍品。名为“千秋万代”, “千秋万代”作品仿佛汇聚了古今中外的绘画风格,其中似有油画的深厚、水彩的轻灵、木刻的端庄、素描的活泼、浮雕的凝重、水墨的飘逸。古典和现代,立体和印象...
单指恐龙复原图 现场科考 发现恐龙化石 单指恐龙骨架图 科考非大海捞针不靠“运气” 我说,在茫茫戈壁上寻宝,为什么您总是能有奇妙的发现?难怪很多“恐龙迷”称您是幸运的科学家。 徐星笑得有点儿“严肃”,他说,在外人看来,我确实够幸运的。我也承认,在野外科考中,确实有幸运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决定...
科学家与阿拉莫龙复原模型 在阿拉莫龙颈骨上发现的暴力牙齿化石 研究人员Denver W. Fowler和Robert M. Sullivan描述了他们研究团队2003年到2006年在新墨西哥州所发现的两个巨型恐龙椎骨化石和股骨化石。这些骨头都属于蜥脚类恐龙(sauropod dinosaur)阿拉莫龙(Alamosaurus)中的Alamosaurus sanjuanensis:一种大型...
近日,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鄯善县沙尔湖区域发现了大量泥岩石蕨类植物化石。该局采集的蕨类化石标本根茎比较完整,叶痕排列成行,叶迹十分精美,有凸面叶片和凹面叶片,印纹清晰可见,两面合扣为完整树叶,属侏罗纪时期。经初步推断,该类化石在中国其它地区也有发现,但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保存如此之好的蕨类植物化石,还是十分罕见。蕨类植物是最先来到陆地上的物种之一,它保留了海洋中藻类的某些特征,用孢子的原始方式繁殖,叶十...
中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冯会玲 马闯)据中国之声(微博)《新闻纵横》报道,鲜花、横幅、媒体的长枪短炮昨天下午出现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他们迎接的并不是哪位重要人物,而是22枚恐龙蛋化石。从洛杉矶到北京只要飞行十几个小时,但恐龙蛋化石的回归之路却走了5年之久。 昨天的北京雾霾逐渐散去。从洛杉矶飞往北京的航班并没有因为天气原因延误。下午6点,护送恐龙蛋化石的工作人员走出机场。如果说记者眼前的...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记者郄建荣 经过5年的不懈追索,流失海外的含胚胎的“恐龙蛋窝”化石6日晚从美国洛杉矶运抵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我国首次通过跨国司法途径追索回恐龙蛋窝化石。他说,此次追索是无偿追索,也就是说我国不需要向美国方面支付任何费用。 据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窝恐龙蛋化石原产于我国广东省南雄盆地,含22枚恐龙蛋,其中...
古廊桥是闽北山区重要的交通路桥,其中木拱廊桥被专家学者称为桥梁的“活化石”。随着交通压力不断加大,古廊桥破损严重。近日,政和县政协委员关于闽北古廊桥亟待抢修保护的呼吁,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制订方案,加强古廊桥保护工作。“闽北现存大量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廊桥,它与闽北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戏台、古盐道等组成独具风格的闽北古建筑群,它承载着数...
剑龙复原效果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首次在欧洲境内发掘出了剑龙的化石。 专家们指出,此次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先前人们只是在北美大陆上发现过剑龙的化石,而此次发现说明,在原始古大陆分裂之后,在欧洲与北美大陆之间仍存在着一条“陆桥”。而远古生物正是通过这条“陆桥”迁徙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在恐龙们统治地球的前...
马坝人头骨表面的创伤痕迹,CT扫描显示马坝颅骨外板和板障区域明显增厚及其附近呈现的愈合的证据 人类的骨骼如果受到损伤,即使愈合,也可能留下痕迹。这种骨骼痕迹,偶尔会出现在化石上,记载着当时人类生存适应活动的各种信息,包括古人类间的暴力行为。11月2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实在距今13万年前,广东马坝人...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11月17日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蒙古一个巢穴中发现了15只原角龙幼兽的化石,据称可借此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生活习性。 这个巢穴在戈壁沙漠的中心位置,里面的幼兽大约4到6英寸(约10到15厘米)长,年龄不超过1岁。经验证,这些幼兽属于安氏原角龙,大约生活在7000万年以前,是一种以头部后面有褶边而闻名的食草动物。 这一发现表明,在原角龙早期发育阶段,幼兽仍在巢穴中成长,并可能需...
反鸟亚纲类史前鸟类,有锯状的喙和爪形翅膀,与恐龙一起灭绝了 在罗马尼亚Sebes河道附近地区发现的鸟巢化石使科学家对恐龙时代的生物有了新的认识 罗马尼亚Sebes地区还发现了翼龙的化石,它是历史上最大的飞行爬行动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首次发现了恐龙时代的一种鸟类的筑巢化石,研究表明,该鸟类遭受洪水袭击而灭绝,这使科学家对恐龙时代的生物有了新的认识。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化石非法出境、违法交易现象屡禁不止,保护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为此,我国将加强登记建档这一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收藏单位和个人都须将目前收藏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在2013年底之前,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登记建档,领取统一印制的“收藏证”。记者从正在南昌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底以后各收藏单位发掘和流转的国家重点...
这里是一个“侏罗纪公园”,这里有降落在我省的陨石,这里还有千奇百怪的各类远古生物化石……这就是正在布展的安徽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如今,位于文博园内的省博新馆已经开门迎客近一个月了。那么,它的邻居——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什么时候才能开馆呢? 国内最长恐龙亮相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 在一楼大厅记者发现,一副巨型的恐龙骨架已经组装成型,偌大的展厅被这副骨架挤占得严严实实。恐...
(记者 汪长福) 对于恐龙化石或许您并不陌生,但是,您见过同样是侏罗纪时期的巨型木化石么?10月10日,一个长达16米、最大直径1.3米、重达18吨的巨型木化石,在同安亮相。 据了解,这是国内目前罕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木化石,主人吴先生希望给这个“巨无霸”找个“婆家”:建一个木化石博物馆存放,或者将其安放在地质公园,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和研究。 监控保护巨型木化石 粗大的躯干、清晰的木纹、原木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