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9日,本报96110接到龙口市市民报料称,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沿线发现一大型古墓,随后,记者进行了采访。市博物馆馆长马志敏介 绍,新嘉街道西三甲墓区考古发掘结束,这是我市同一区域年代跨度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考古发掘,在西三甲村西、村南及东三甲村东区域,清表19000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墓区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距今约2500年历史,对研究这段时期胶东...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上周因为下雨停工三日后,目前,该墓地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昨天,晨报记者再次来到考古现场,发现墓地发掘工作已经恢复,又有不少重大发现,M111号大墓又发掘出方鼎、圆鼎等器物20件,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同时,全国首件西周彩绘铜壶已出土,大墓更显神秘。 20件鼎再次出土 昨天,记者在叶家山墓地发掘现场见到本次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他向记者讲述了恢复...
凤翔发现西汉墓葬出土精美文物16件 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 凤翔县一名村民在建房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葬。经过文物部门的保护清理,包括一个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lián]在内的16件精美文物重见天日。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主人的身份及墓葬规格、价值等进行研判。 建房取土时挖出古墓 7月5日,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村民李明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当日17...
剑上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春秋时期,烽烟烈烈;诸侯争霸,连年不绝。 位于如今江南一带的吴越两国,更是经常爆发战争,吴王阖闾打越王允常,到下一代,吴王夫差依然和越王勾践打。后来越国兵败,勾践被俘,然后就有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
出土石钺之一。资料图片 石钺上的文字(正面)。资料图片 石钺上的文字(反面)。资料图片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记者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经有...
石像生——石羊 “石像生”指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兽等,只有石雕人物才能称为“石翁仲”。这种在陵前设置石像生的做法开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 近日,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博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微博称河南洛阳孟津县可能发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墓。但很快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就发表...
大墓里被黑色薄膜覆盖的鼎簋露出一角。 昨日,叶家山墓地M111号曾侯大墓再呈惊人发现:发掘出5件方鼎、9件圆鼎和12件簋。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称,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和簋,对研究周朝礼制提供了最新研究资料。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鼎和簋均分布在M111号曾侯大墓二层台北面,鼎与鼎分布一起,簋与簋紧挨摆设。考古人员介绍,最大的圆鼎直径有...
近日,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的一片树丛中,当地农民发现一座石室古墓葬。该墓葬由于未发现有墓碑和墓志铭,暂时无法确认墓主身份。当地文管部门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研判分析,该墓葬为典型的宋代望族墓葬。该墓葬虽早年被盗,但整体墓葬结构仍保持基本完整,尤其墓门两旁刻有持刀武士,墓室内还有不少浮雕人物、花卉、瑞兽图案,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考古、文物、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因该墓葬历时久远,且已全面...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记者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经有关专家论证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这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
正在进行的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又传来喜讯,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彩绘青铜器,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首件西周彩绘铜器。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件彩绘铜器发现于叶家山西周墓第二大墓葬M28中,为一件橄榄型铜壶,高约40公分,壶身没有铜器花纹的部分加绘了红色漆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说,过去发现的西周青铜器本来就有纹饰,但彩绘的铜器还是第一次发现,这对于研究西周审美观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石像生——石羊 “石像生”指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兽等,只有石雕人物才能称为“石翁仲”。这种在陵前设置石像生的做法开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 近日,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官方微博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微博称河南洛阳孟津县可能发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墓。但很快洛阳市文物管理...
叶家山墓地全景 7月5日,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召开,40多位国内外知名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聚集随州,就叶家山考古新发现以及叶家山古墓的历史地位、学术价值及后期考古发掘整理工作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此次研讨会由省博物馆、省文化考古研究所、《江汉考古》编辑部联合举办。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