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被毁的古墓不复返,同一片考古工地上,经连日来的抢救性发掘,更多古墓陆续现形。南都记者获悉,截至昨日,备受关注的地铁6号线萝岗大公山来峰岗,已确认发现战国至商代晚期墓葬,共23座。 关于6月14日大公山遗址,700平方米考古区域受破坏、5座先秦墓葬被毁一事,市政府于上周公布了调查结果(详见本报7月6日重点版)。此案虽告一段落,但考古发掘还在继续。 根据广州市考古所的最新消息,目前该遗址出土古墓已...
图为镶嵌在墓壁上的砖砌式“楼阁”。 近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南水北调供水工程28号输水线路苏蔺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出一座镶嵌在墓壁上的砖砌式“楼阁”。 据市文物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冯春艳介绍,该“楼阁”出土于一座东汉时期的砖砌双室墓内,位于前室墓门西侧,“楼阁”主体镶嵌在西壁上,面阔3...
昨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二期考古中的第二大墓M28号墓,清理到棺底部分,墓中清理出大量青铜器及多件随葬玉器以及朱砂。记者杨闻名通讯员王涛摄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文物上的泥土 记者杨闻名摄 连日来,叶家山考古仍紧张进行,考古发掘进入最后阶段,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大量兵器和玉器,同时M111号和M28号两座大墓已挖到棺底部分。 昨日下午,根据M28号墓留存的墓主两颗牙齿,考古人员初步...
图为:111号墓出土的青铜器用塑料布保护 图为:M28号墓发掘现场 记者胡九思摄 墓主身份一时难以确认 13日下午,经过工作人员三个半小时的清理,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二期考古中的第二大墓M28号墓,终于清理到棺底部分。稍显遗憾的是,M28号墓棺木已腐朽,骨骸也保存得不尽如人意,考古人员仍在对墓主人现存的骨骸进行鉴定。此外,墓中清理出了多件随葬玉器以及朱砂。 13日下午开工前,叶...
记者12日从内蒙古文化厅获悉,自治区鄂伦春旗境内大兴安岭发现一幅“罕见性崇拜”图案岩画。据了解,这是目前大兴安岭岩画中发现的唯一一幅“性崇拜”图案。 据介绍,位于大兴安岭岩画上的这幅红色彩绘“性崇拜”图案,上方为交媾图,下方是性器结合图。内蒙古岩画学者崔越领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初步判断该岩画创作年代为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7月12日,叶家山西周曾侯墓葬群中最大规模的M111号墓的二层台上的文物,全部对媒体开放。记者看到,除了与其他大墓中共有的青铜鼎、青铜簋、鬲、斛、爵,独有的西周时期的编钟外,最吸引人的要数分布四周的上百件冷兵器,金戈、铜盾、箭镞、车马等十分齐全,令在场的记者和参观嘉宾大开眼界。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说,在叶家山很多古墓发掘中,都能看到数量不等的古代冷兵器,比如M126号...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陕西省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葬,除了出土的器物之外,还在两件陶仓中发现了形似小米粒的碳化物。据凤翔县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可能就是2000年前西汉时期的粮食。 此次发现的西汉时期古墓葬目前共出土随葬陶器和古钱币十多件(组),其中1件灰陶仓和1件绿釉陶仓中均有形似小米粒的“谷物”随葬。这些“谷物”有的发白,有的稍稍发...
山东省龙口市近日发现一处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的大型墓葬群,目前考古人员已经清表一万九千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罐、壶、剑、铜镜等陶器和青铜器400多件。 据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富强介绍,这是龙口市迄今发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墓葬群,分土坑竖穴墓、砖室墓两种,其中土坑竖穴墓有些带腰坑,有些带壁龛;砖室墓均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子形墓,穹窿顶,菱形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