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日,嘉兴市文物部门对秀洲区洪合镇大桥村发现的明朝古墓进行发掘,出土了十余件具有考古价值的文物。日前,曾在此发现两块墓碑,经市博物馆初步鉴定为明朝一位杨夫人的墓志铭。 日前,党报热线报道了秀洲区洪合镇大桥村发现了两块明朝墓碑,市博物馆通过对碑文进行拓片,初步鉴定为明朝一位杨夫人的墓志铭。由于墓碑上有大段碑文无法辨认,考古工作陷入重重迷雾。为了解开古墓之谜,昨天,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专家来到秀洲区洪合...
2月中旬,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通过网络呼吁:关注北京圆明园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刘阳称,圆明园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后,就被扔在一处自行车车棚旁,在露天摆放,没有对其介绍和保护。 笔者于2月20日来到北京大学,按照刘阳的描述,在一处自行车棚旁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周围没有任何遮挡和围栏。两件石刻一大一小,大石刻体积约为小石刻的两倍,通体都雕有西洋风格的精美花纹装饰。...
自2005年国家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已有191个戏曲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不仅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每年还拨出专项经费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全国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在各地踊跃的“申遗热”下掩盖着强烈的功利主义,非遗项目重申报、轻传承,有“传承人”,无“承接人”。 “正因为有了保护经费,非遗项目成为了"唐僧肉",一方面伸手向上要钱,另一方面漠视传承...
剑桥大学发现中国古乐谱 被证明或距今1700年前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方网站3月5日消息,近日剑桥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一本古书,被证明可能是1700年前的中国古乐谱。是一本罕见的记载中国早期音乐的古代文献。 消息称来自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教授杨建在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并不起眼的藏书,这本书在图书馆内已经收藏了210年,现在被命名为《箫笛琵琶谱》因为书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的“萧”“笛子”和“琵...
“陷巢州”的传说,让很多人知道巢湖水下有一座古城遗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黄山太平湖水下也有明清古城遗址。 3月2~3日这两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科考队员,来到黄山市太平湖水域,展开神秘的水下考古工作。 记者昨从黄山市黄山区文物局获悉,经过3月2日至3日两天的探测,考古队员确定了太平湖水下有广阳城遗址、秧溪街遗址及老龙门乡遗址三处明清遗址。 为这次考古作业服务的太平湖...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使人们找对象越来越困难,“剩男”和“剩女”越来越多,天天叫着找不到对象。最近一段时间,相亲类节目在电视上热播,一些嘉宾的出位言论,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炒火了相亲类节目。 信息社会,人们交往更加便捷,找对象却如此困难,那么,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人们又是怎么解决终身大事的呢?古人找媳妇,规矩很多。首先是结婚的年龄,限制颇严。春秋时期,规定男子20加冠,女...
白象塔出土的活字印刷品 温州博物馆今天上午拿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反驳韩方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宣传片中传达的“韩国人发明活字印刷”的观点。 活字印刷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经历了从泥活字到金属活字印刷的过程。但韩国学者则一再认为金属活字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开端,即韩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韩国wikitree网站等媒体最近还宣称:世界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是韩国在1239...
白象塔出土的活字印刷品 核心提示:拿出镇馆之宝|白象塔出土的活字印刷品比韩国的早一个多世纪 温州博物馆今天上午拿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反驳韩方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宣传片中传达的“韩国人发明活字印刷”的观点。 活字印刷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经历了从泥活字到金属活字印刷的过程。但韩国学者则一再认为金属活字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开端,即韩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韩国wikitr...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穆槿)核雕最早见之于著述的是明末魏学洢的《核舟记》,该文详细记述了核雕艺人王叔远制作的《东坡泛赤壁》作品,可谓脍炙人口。部分地区的课本也将该文收录其中。明清时期,苏州核雕逐渐兴起,官宦、商贾、文人们以玩赏核雕作为雅事,更有“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的盛况。清末民国时局动荡,各种艺术行业没落,核雕也不例外。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
明清瓷器的识别要领 自古瓷器藏家就喜爱青花,流传下来的出自官窑、品相完好的器物如今已难得一见,就是见到了,价格也会高得一般人难以承受。因此,近几年民窑的、品相尚好的器物越来越受关注,且价格也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做假做旧的也就出现了。因此,藏家刘德明提醒藏友,在购买瓷器前还要多掌握一些瓷器的识别要领。 首先,要了解朝代的瓷器特征。比如明代瓷器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
明代嘉靖万历的青花和蓝釉瓷器,十分珍贵。事实上,整个明代青花和蓝釉瓷随着历史的进程有着奇妙的变化。早期颜色浓艳,中期淡雅,晚期又回到浓艳;器形早期硕大,中期小巧,晚期回到了硕大;嘉靖万历瓷器的器形繁多,风格在硕大的基础上前后也有变化。晚明瓷器不仅品种多,产量也较高,现在的存世量相对明早期的永乐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要多一些,在拍卖会上较容易见到,收藏的机会也多一些。 明晚期色彩变浓 嘉靖开始进入明...
故宫正在酝酿的票务改革下周将向各界人士征求意见。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下周将邀请媒体、志愿者、对故宫了解的社会公众等各方代表进行研讨,“探讨要不要拉大淡季和旺季票价。”单霁翔此前曾表示,故宫有望推出实名制联票,以满足一年有多次进故宫观展的观众的需求。目前故宫淡旺季的票价分别是40元和60元。 另外,故宫还将就“要不要推出联票、票务能不能交由票务公司管理、检票机构能不能像地铁一样采取安检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圆明园的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之后,竟被扔在一处车棚旁,露天摆放,不仅没有进行介绍和保护,“上面还被人扔置了垃圾”。北大旋即陷入“文物保护不力”的质疑中。 今天,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回应表示,经了解,此石雕仅为“临时摆放”,博物馆已选择“原地加盖文物保护箱”的过渡性保护方案,待石雕摆放的详细规划方案完成后,再作妥善安放。 回应称,上述石雕文物是北大基建...
自行车棚旁边的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邻近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圆明园的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后,被扔在一处车棚旁,露天摆放,而且没有进行介绍和保护。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大一处自行车棚旁边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上面还被人扔置了垃圾。石刻附近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物业负责人称博物馆有监控,可以对这两件圆明园的石刻进...
“我们这是千年古村,明清古建筑有几十幢,这些年倒塌不少了。”近日,祁门县箬坑乡下汪村村民汪先生向记者反映称,这些古建弥足珍贵,如不及时保护就要倒了。维修保护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回应称,正在申请资金,一旦落实,将对这些古民居进行有效保护。 反映:20多幢古民居亟需保护 下汪村距县城很远,现在,古建筑仍较多,是祁门县为数不多的大体量的古建筑群之一。该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单位,古祠绍德堂被列入市级重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