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 (资料图) 据国家文物局官网消息,24日上午,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在重庆举行了下水仪式。该船船体总长56米,水线长53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设计排水量900吨,采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船体造价达6000多万元,如果加上后续专业设备的装配,总的造价将达到8000多万元。 亮点:能续航30天 抗八级风浪 ...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2日报道,近日,土耳其乌鲁达大学考古学家易卜拉欣·伊尔梅兹等在土耳其布尔萨地区(Bursa)清理、恢复古城墙时发现了2300年前的地牢,里面有血井、酷刑室及死刑室等。 据报道,这些地牢建于比提尼亚(Bithynia)古王国(公元前274年-297年)时期。资料表明,当时的刽子手由聋哑人担任,他们砍掉囚犯的头扔进井里,其余尸体则归还给囚犯亲人。也有的刽子手会将尸体卖给囚犯家...
扬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地下埋藏的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去年11月底,《扬州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 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 办法草案要求,因基本建设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按照国家规定的批准程序进行。考 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费用,列入建设工程投资预算,由建设单位支付。建设单位应当与考古发掘单位签订考古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最新考古成果表明,金代曾对辽国首都——辽上京城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改建。 此次发掘区域的地层堆积厚度约3.4米至5米,清理出路面遗迹共15层以及与各路面相对应的临街建筑遗迹。根据考古研究,金代民居已经建到了辽代原来的古道之上。 此次发掘出土遗物有砖、瓦、瓦当、滴水等建筑构建,还有瓷片、陶片、石器、骨器、铁器、铜器、铜钱和大量...
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船。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供图 今天上午,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将举行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船下水仪式。据介绍,该船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排水量为900吨,全长56米,能抗8级风浪连续航行30天,其船东系中国国家文物局,由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设计。 共分5层有11个房间 昨天,重庆长航东...
1月22日下午,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3年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吸引了文物爱好者400余人参加。 记者获悉,从去年开始,省考古研究院变“关门”业务汇报会为面向社会公开的汇报。22日各考古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清涧的石板、商代的宫—清涧辛庄遗址考古收获,呦呦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墓M4发掘,功于细微—甘肃马家...
近日,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国立博物馆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境内发现突厥时期的祭祀遗址。 这项始于2005年的“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及发掘研究”项目,过去一年在蒙古国德力格尔汗山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匈奴、突厥、契丹和蒙元时期的文化遗存共10余处。 中蒙联合考古队此次发现的突厥时期祭祀遗址,位...
古墓里出土的盘口壶,是一件瓷器,用来盛酒 这把铁剑还没清理,表面都是泥巴和铁锈 半个月前,永康太平水库发现了一个古墓群。有人说这是吕洞宾的祖墓,也有人猜测这是东汉的家族墓。 最近,古墓里的文物一一出土,这个古墓群主人的身份也有了眉目,考古专家确认,根据墓里的陪葬品可以断定,墓主人不是贵族,但却是东汉晚期的大土豪。 这是东汉晚期的 一个家族墓 先来看看这个墓的构造是...
记者22日获悉,屏山地铁考古工作进入尾声,考古发掘已经结束,遗址切割春节前结束,过几天考古人员将撤出工地。 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8月以来进行的地铁屏山站的汉代闽越国都城冶城的考古发掘,是历次冶城的遗址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一次,为研究汉代冶城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考古发掘,在文物上最重要的发现是四五种类型的汉代万岁瓦当和其他类型的汉代瓦当。万岁瓦当的出现,印证了这里是汉代闽越国都城冶...
22日下午,由省文物局主办,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3年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吸引了文物爱好者400余人参加。 记者获悉,从去年开始,省考古研究院变“关门”业务汇报会为面向社会公开的汇报。昨日各考古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清涧的石板、商代的宫—清涧辛庄遗址考古收获,呦呦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墓M4发掘,功于细微—甘肃马家塬墓...
1月7日至8日两天,正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最寒冷的日子,但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13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暨座谈会”会场气氛却异常热烈,与会场外严寒的天气形成鲜明对照。 一年一度的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吸引了如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西域考古研究的专家、学者。今年情形更非同寻常,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提出,使得本次汇报会暨座谈会有...
1月上旬东北三省2013年度考古业务汇报会在沈阳举行,东北三省以及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4个团体领队单位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等在东北地区开展田野考古的科研单位汇报了2013年度主要考古发掘成果。2013年,中国考古学界亮点频出,多项考古发现抓人眼球。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考古科研单位也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在地方文物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完成了百余项大、中型基本建设...
日前,考古界对陵水桥山遗址开启又一轮大规模探方发掘海南岛所显现的“南岛语族”特征被纳入国际视野,复原文物被证实有“独特面貌”— 新闻点击: 海南史前文明发掘注入国家力量 一场探寻海南史前文明和谱系渊源的合作,掀开又一轮序幕。 2014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海南省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开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进行为期4年的海南考古学文化研究。 这是一个全新的信号,它意味着,...
2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学术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布。研究成果显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已成为探索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问题极为关键的区域,研究人员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找到蒙古族起源和早期发展相关的考古遗存。 据专家介绍,关于蒙古族起源有多种学说和传说,至今在学界尚无准确定论。元朝历代帝陵的地理方位与规格建制问题也是举世瞩目的千古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