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公共考古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是中国考古学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指导委员会。 据介绍,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将通过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考古的基本知识,让普通群众更多地了解考古工作,愿意将考古融入自己的文化生活中。 论坛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近日公布2013年水下考古新发现: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港区毗连处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约30千米处发现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木质船带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这在国内已有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 2012年5月,滦南县渔民反映滦南县东坑坨发现一条沉船,有人试图盗掘。6月,文物部门对这个线索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沉船的位置和基本情况。...
据外国媒体报道,最近,韩国考古学家就在安东市发掘出了一封445年前妻子写给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情书,言辞间表达了对丈夫无限的思念之苦。这封信是用古拉丁语写成的,被发现于韩国安东市的一座古墓中。 在墓中一共有13具遗骸,其中的一具的胸口前放着这封信。据考察,这具遗骸身高5英尺9英寸(约合1.79米),从长发判断生前应该英俊潇洒。而由于当时还没有韩语,因此这封信是用古韩语写就的。从信中的称呼和措辞上判断...
据悉,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lArchaeologicalMuseum)在历经六年大规模修葺之后,已于4月1日重新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馆的重新设计始于2008年,共斥资652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53亿元),志在为其馆藏古代文物珍品提供目前最高水准的展示空间,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国家级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图为2014年3月2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国家考古博物馆展出的精美罗马半身雕像。图...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考古发掘表明,一座被民间传说为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墓冢的高大坟墓,里面埋葬的其实是东汉早期一位刘姓诸侯王。 从这座墓葬墓道上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出土了20多块精美玉衣片,表明墓主人身着玉衣下葬,地位显赫。 被传为“李密冢”的这个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东,地处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区陪葬墓区内。当地传说隋末李密曾率瓦岗军在汉魏故城里的金墉城(俗称“李密城...
经过六年的关闭修建,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将于4月1日重新向公众开放。这次修建共耗资8980万美元,整个博物馆的总面积增加了13%,从原有的19280平米扩建到现在的23303平米。整修后的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被分成四十个独立房间,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先进的古代文物的收藏空间”。 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于1867经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许可成立,当时主要目的是存放王室收藏的货币、考古、人类学...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考古发掘表明,一座被民间传说为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墓冢的高大坟墓,里面埋葬的其实是东汉早期一位刘姓诸侯王。 从这座墓葬墓道上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出土了20多块精美玉衣片,表明墓主人身着玉衣下葬,地位显赫。 被传为“李密冢”的这个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东,地处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区陪葬墓区内。当地传说隋末李密曾率瓦岗军在汉魏故城里的金墉城(俗...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考古发掘表明,一座被民间传说为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墓冢的高大坟墓,里面埋葬的其实是东汉早期一位刘姓诸侯王。 从这座墓葬墓道上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出土了20多块精美玉衣片,表明墓主人身着玉衣下葬,地位显赫。玉衣的出土、巨大封土、方形回廊砖石结构墓室……种种情况表明,墓主人身份应属东汉早期的诸侯王或列侯。 文献记载,东汉早期葬于洛阳的诸侯王只有“城阳王”刘祉。刘祉是西...
徽州古城、屯溪老街、西递古民居、棠樾牌坊群……这些独特的徽州地标,以其厚重的徽文化积淀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人们不知道,因为当年修建新安江水库和陈村水库,有许多古城、古街、古村落被淹没在烟波浩渺之下。今年3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成水下考古队,对太平湖水域首次开展水下考古研究,让一些逐渐消失的徽州记忆重新浮现。 千年古城“沉睡”太平湖 地处黄山、九...
徽州古城、屯溪老街、西递古民居、棠樾牌坊群……这些独特的徽州地标,以其厚重的徽文化积淀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人们不知道,因为当年修建新安江水库和陈村水库,有许多古城、古街、古村落被淹没在烟波浩渺之下。今年3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成水下考古队,对太平湖水域首次开展水下考古研究,让一些逐渐消失的徽州记忆重新浮现。 千年古城“沉睡”太平湖 地处黄山、九华山之间的太...
就像汽车、飞机加速了人类文明进程一样,马匹是人类文明的早期引擎。马的驯化和使用,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群的交流融合。第一个驯服野马,将其从猎物变成交通工具的人无疑是全人类共同的大英雄,复原他昔日的伟岸壮举,能使我们清晰目睹人类祖先迈向文明的最初脚步。 英国埃尔塞特大学考古学系教授钱得拉·吉尔辛很早就在思考“谁是第一个骑上马背的英雄”。她希望在昔日的西伯利亚大草原...
苏丹发现的3000年骨骼的损伤显示癌症已经扩散至全身。插入图显示了证明个体佩戴的护身符,而反面则描绘有埃及神喜神贝斯。 北京时间2014年3月20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虽然癌症是当今导致人类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与其它疾病相比,癌症几乎不存在于任何考古记录里,这导致科学家们不禁猜测,癌症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寿命更长所致。一项最新发现表明癌症不仅是现代常见的疾病,它也曾出现在...
宿扬高速公路是皖苏两省规划建设的省际高速公路,2013年10月,为配合公路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天长博物馆联合对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进行了考古勘探,截至目前,共发现文物点4处,分别为平安虎山、关塘隐庵、石梁西泉翟庄、郑集大董庄;古遗址1处,为秦栏周庄。共清理古墓葬22座,出土文物200余件。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古墓葬形制分期与年代的认识框架,为本地区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的墓葬研究树立了一杆标尺。 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