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受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近日在扬州与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了“大地与水:景观美的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20余位世界遗产专家出席了会议,就文化景观这一世界遗产新类型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发表了主旨报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资深专家、英国ICOMOS秘书长苏珊·丹耶尔,IC...
古籍承载着扬州的历史。市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日前获颁标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由国务院公布,文化部颁发。市图书馆馆长沈业民说,这一标牌沉甸甸,古籍的保护已经步入科学常态化的阶段,古籍不仅要注重保护,如何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大新课题。扬州古籍将推“可再生工程”。 ■评选 新图书馆硬件增添砝码 此次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37家。古籍收藏是扬州市图书馆的图书收藏特色,收...
“保护古城,就是传承文脉和改善民生。” 23日,扬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新出台的《扬州市扬州古城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2011年1月20日施行。 在席卷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浪潮中,少数城市坚守住了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与风韵,扬州是其中之一。扬州有着近二千五百年建城史,是中国首批公布的 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护古城,正如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所言,“...
12月16日,扬州市举行庆祝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成立30周年活动。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聚集了全国各地有志于扬州八怪研究的教授学者,从事扬州八怪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成果颇丰。关于扬州八怪,有说不完的话题。“八怪”作品存世有多少?哪里“八怪”藏品最多?近年来都出版过哪些扬州八怪的著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清代扬州画派研究的薛锋老师和扬州八怪纪念...
12月19日下午,扬州当代十人画展在天宁寺开展,吸引了众多爱好艺术的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本次画展主要以水彩和油画类风格的作品为主,十位画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各自独特的思想。参加画展的十位画家都是扬州人,他们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内涵糅合了中国艺术、哲学美学传统和西方的美学艺术传统,并以超越地域局限性的表现方式形成独特风格,自有一番清新。
有着百年历史的扬州冶春茶社,9月3日其台北分店在京华城11楼正式开业,2个多月来生意火暴,作为冶春的管理者,扬子江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朱元豪在这段日子里,感慨良多。他表示,台北店运营在思想解放上,在思路的拓宽上,都给了扬州冶春珍园店很大的启发。通过台北店的开设,来反哺冶春扬州珍园店,为下一步连锁经营打好基础,从而最终达到冶春连锁企业上市的目的。 打响苏资进台湾第一枪 朱元豪告诉记者,...
自山东省文物局、菏泽市政府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通报菏泽沉船考古成果后,外界对此保持高度关注。此后,记者赴菏泽进行了深入采访。相关专家透露,在随菏泽沉船出土的117件珍贵元、宋时期文物中,不少文物被掩盖在元青花的光环下。其实,更多古沉船的秘密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物上。巴掌大漆雕再现失传工艺沉船出土漆雕共两片,其中一片在黑色漆底上书写“辛卯年何家造&...
昨天,修缮一新的梅花书院已经开始扬州书院博物馆的内部装潢和布展工作。据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书院博物馆计划明年“4·18”期间向市民开放。 古书院显新风采 梅花书院是扬州古老书院之一,其历史可上溯到明嘉靖年间。梅花书院为当时国内唯一专课举人的书院,也是扬州唯一尚存的书院遗迹。著名桐城派文学家姚鼐、著名皖派学者洪桐都曾在书院任掌院。 走进梅花书院大门,首先映入...
扬州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菏泽元青花龙纹梅瓶 菏泽古沉船发现3件惊世元青花瓷器,引发媒体竞相报道。江苏一家媒体报道称,扬州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与菏泽出土的元青花龙纹梅瓶相似,两者很可能是“姊妹瓶”。 记者28日连线扬子晚报记者陶敏。陶敏说,看到齐鲁晚报报道菏泽出土元代沉船,船上发现元青花之后,扬子晚报非常关注,并进行了转载。 扬州市一些市...
26日,扬州在大明寺鉴真图书馆隆重举行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乡“省亲”揭幕仪式。崔佳明 摄 鉴真大师再度归来,中日友好人士、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高僧大德会聚鉴真故里。26日,扬州在大明寺鉴真图书馆隆重举行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乡“省亲”揭幕仪式。揭幕仪式在古筝演奏曲《东渡》和圣歌《三宝颂》的超越时空的意境演绎之中,拉开了的帷幕。 当天上午10时20...
昨天本报报道了“菏泽古沉船出土一估价过亿的元代青花龙纹梅瓶”,因其模样与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相似,市民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两者会不会是“姊妹”呢? 据悉,扬州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与菏泽的元代青花龙纹梅瓶,上面的纹饰并不一样,但“身高”、“模样”差不多,又...
《扬州城考古发掘报告》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有关扬州城遗址考古的报告,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而准确的材料。 《扬州城考古发掘报告》图文并茂,记载了1987年至1998年间扬州城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成果,介绍了700多件具有一定意义的出土文物,再现了扬州城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沿革,同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蜀冈上下城址发现补充文献记载 【考古发现】自1987年至1989年,考古人员...
2010年10月21日"新扬州八怪---当代扬州新水墨画展"在辽宁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新扬州八怪"领军人物、著名中国画家江源等"新扬州八怪"画派画家的60幅新作。"新扬州八怪"作为中国画坛上一个新文化概念,是由江源先生在2002年提出的,初衷是将当代扬州画派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一面旗帜、一种激励号召当代的扬州画...
便益门大桥附近一施工现场半个月以来抢救性发掘近40座古墓葬,并出土9具宋明完整尸骨的消息;当天就有不少市民赶至现场一饱眼福。据悉,昨天考古人员又清理出几座宋代砖室墓和土坑墓。 和之前发现的30多座古墓葬一样,昨天考古发掘的这几座古墓里,都或多或少保存着尚未腐烂的尸骨;此外,还发现唐井、宋井,有望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 密集而且相似 三座砖室墓或为家族墓 昨天上午,考古人员对该工地最南...
新华报业网讯昨天,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仪式和雕版印刷技艺展馆开馆仪式在扬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扬州古籍刻印社负责人作为传承单位代表,从副市长董玉海手中接过这个“世界非遗”证书。 扬州雕版印刷肇始于唐,发展于宋、元、明,兴盛于清。时至今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还保存着传统的、原生态的雕版印刷技艺。2008年10月12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