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保定徐水《跃进吹歌》入选河北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写此文。 吹歌,是盛行于中国北方民间乐器合奏的形式,主要由管子、笙、唢呐、笛子、二胡、板胡、底胡、海锥、鼓、镲、铙、钹、铛等民间常见的吹奏、打击、弦乐等乐器组成。 徐水“跃进吹歌会”源于清咸丰以前的迁民庄北乐会,咸丰年间,南宫县吹歌艺人王洛云来到徐水县传艺,他根据群众需求,对迁民庄北乐会进行改革,将乐器中的...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而灿烂。 目前,山西省有9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第四;省级 301个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27名,省级传承人 228名。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中医药、民俗等16个类别,如此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全、价值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是山西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8月25日樟树讯(肖智 报道)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樟树市文化部门本着“保护‘非遗’项目,弘扬中华文明,促进和谐发展”的理念,努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樟树市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创造出辉煌的多种文化,也留下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都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杰出的价值。它们是扎根于当...
近日,从芷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部门传来喜讯:该县土桥乡“孽龙舞”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孽龙舞”是侗乡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活态文化的产物。“孽龙舞”也是我国“龙”系列中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又称“独龙”,即整条龙由1人舞,加上舞宝人一共才2人,舞动时其奇妙的技艺...
电视机里的喜羊羊,聪明勇敢又漂亮,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美羊羊,还有一位善良的老村长,有智有勇战胜了灰太狼……”光看歌词,很多人一定以为和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确实,这是南京白局艺人最新创作的曲目《喜羊羊》。不久前,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队,分别对南京、常州、盐城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调研。在白局艺人...
员万默报道:昨日,记者从咸安区群艺馆获悉,咸安区基本摸清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初步建立了区级重点保护名录体系,准备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据介绍,通过普查,全区共搜集非遗线索近3000条,整理完成项目1585个,普查涵盖16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其中新发现项目占70%以上,初步摸清了全区非遗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非遗资源档案,共编纂文字资料13册65万余字并全部录入电脑,实行专...
蒙古族牧民唱起悠扬的长调、达斡尔族妇女剪着可爱的哈尼卡(玩具纸偶)、鄂伦春族老人缝制厚重的狍子皮、还有身着本民族服饰的56个民族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19日,作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主要展示了30个民族的传蒙古族牧民唱起悠扬的长调、达斡尔族妇女剪着可爱的哈尼卡(玩具纸偶)、鄂伦春族老人缝制厚重的狍子皮、还有身...
“山歌唱响科学发展,河灯漂出和谐平安。”8月31日至9月2日,以“创新、发展、和谐、平安”为主题的广西资源县第15届河灯歌节将隆重举行。本届河灯歌节更加注重民俗风情的挖掘和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合将是最大亮点。 资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广西优秀旅游县等桂冠,有资江、八角...
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记录南粤传统生活细节的“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一、二辑)23日亮相南国书香节,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行首发签售仪式。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目前出版了:《剔透神工——广州牙雕》、《剪出春秋——广东剪纸》、《水上情歌——中山咸水歌》、《瑶山起舞—&mda...
我州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于近日正式展开。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在评审论证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州重点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统音乐———弥渡民歌,传统舞蹈———剑川霸王鞭,传统技艺———剑川白族布扎、大理石制作...
为进一步挖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县的文化资源,连日来,县文化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据了解,开展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活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确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文化行政部门的不断努力,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初步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在逐步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化进程日益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吉林省文化厅于8月7日在长春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会议。来自全省9个地区文化局和长白山管委会社会办负责非遗工作的有关领导及当地非遗中心负责人20余人出席会议。文化厅副厅长谢文明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曹保明出席会议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和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等近期重点工作作了部...
守望精神家园 本报通讯员牛树基 日前,在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厅里,一位老人坐在织布机旁一边织着布,一边唱着花儿:“出了大门入了林,手把白杨嫩闪闪。我和怜儿坐一天,心上话儿都说完……”这是长期流传在岷县的一首爱情花儿,是淳朴的岷县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来自西北民族大学专门研究民俗的王淑英博士听后啧啧称赞:“太神奇了!太美了...
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具有悠久制作“七夕贡案”历史的水乡望牛墩镇,目前正把“七夕”节中民间制作“七夕贡案”而形成的“乞巧”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这朵民间艺术奇葩。 望牛墩是一个以“牛”为标志的岭南水乡城镇,对牛郎织女的相会之日&m...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