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有十大类111个项目入围。根河市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神话、民间音乐、萨满舞、撮罗子和鄂温克狩猎民族传统医药位列其中。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使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根河市努力在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上下功夫,积极组织文艺团体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挖掘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出了《驯鹿小道》、《敖鲁古雅小夜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亟...
人民网济南10月6日电 (记者马跃峰)山东省文化厅日前将41项传统技艺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总数27%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现有各类依托非物质文化技艺类项目经营的企业和业户24434家,年营业收入98.32亿元,税收8.01亿元,就业人数59.26万人。 传统技艺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也是人民群众展现才华、维持生计的本领。在普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山东把传统技艺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名录 我国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于日前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蒙古族长调民歌之后,内蒙古第二个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据了解,9月30日在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共批准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呼麦与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
10月7日,山东省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及青州市领导王立胜、孙忠礼、刘希玉、田素英、崔照忠、赵荣贵出席开馆仪式。 新规划建设的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保护、传承、研究”为主题,按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分类方式,结合青州非物质文化...
2009年10月2日星期五,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保护非物质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向保护非物质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致辞。 总干事对项目名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名录》的缔约国表示祝贺,同时祝贺那些保护实践列入《公约》的良好实施记录的国家,他提到这次会议“是历史性的、感人的会议。” 松浦晃一郎先生回顾...
西安鼓乐表演 “中国此次被批准列入名录的22个项目中,陕西就占了两个,说明了陕西文化底蕴的深厚。”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说道。 近日,在阿联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包括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等22个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陕西独占两项,分别是剪纸和西安鼓乐。 得知西安鼓乐成为“世界...
10月7日上午,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国家文化部、山东省文化厅、潍坊市领导以及青州市领导王立胜、孙忠礼等出席开馆仪式。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屈盛瑞副司长、潍坊市政府王桂英副市长为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揭牌。 近年来,青州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同时积极申报...
中新山东网济南9月30日电(记者 薛良蕙 谢林珊)山东省政府于国庆前夕公布了第二批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涵盖了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的全部10个主要门类,包括泰安市的泰山传说、曲阜市的韶乐、邹城市的火虎、东明县的佛汉拳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共计150项。 在此间举行的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介绍道:“...
中新社莆田十月一日电 (林剑冰)“妈祖信俗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传来的喜讯,让“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人们振奋不已。妈祖信俗成为了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 福建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理事会一日告诉记者,九月三十日十五时三十分,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
新华社阿布扎比9月30日电(记者 安江 孙瑞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0日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 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
中新网上海九月三十日电(刘淇)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上海市奉贤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展演―上海游园汇”9月30日在奉贤申隆生态园拉开帷幕。 “游园汇”现场,泥塑、布糊画、内画、马尾绣、豆雕、微型国画等艺术的艺人和传人们纷纷登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绝活,传授技艺。 中华文化促进会为普及...
新快报讯 (记者 鲍德芬)近日,“水井坊·典藏中国——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之旅”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 据悉,本次推广之旅的团队由非遗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并将于本月底进入四川,开始为期10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之旅。整个旅程将探访独具四川当地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川剧、绵竹年画,羌绣、藏族碉楼等...
近年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有序开展。截止2009年8月,我省已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05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 目前,全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我省已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对各市、州报送的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并将专家论证通过的116个项目上报文化部。
本月2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深圳市保护中心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挂牌。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文体旅游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向七位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陈汴生、杨泽晋、李郑林、陈海如、关树福、王贵金、郭玉龙颁发证书。 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走了3年,每当回想起申报过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