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庵山遗址全景 青铜鱼钩 出土的石范 贝壳和螺壳 鱼齿 骨锥 玉璜 晋江庵山遗址去年发掘结束后,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随后对发掘出土的石器进行室内整理。昨天,记者获悉,专家已确认从该遗址出土2件用于制作青铜器模具———石范,在省内尚属首次。 之前,因未发现类似模具,福建境内已发现的青铜器普遍被认为是从外界传入的。这一重要遗物的...
涪陵李渡镇,考古队在现场挖修建古墓的陶砖 墓砖上刻有形同人面的花纹 古墓中出土的“母子俑” 古墓中发现的文物 古墓中发现的近两米长的陶棺 古墓群中挖出的八足陶砚 19座古墓发掘工作今可完成,已出土133件文物 “19座古墓个个都有惊人发现!”昨日,涪陵李渡镇玉屏二社冉家湾古墓群发掘工...
昨天,翰海拍卖表示,2007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朝铜瓶以1570万元成交价,创下清代宫廷铜器国内市场拍卖的最高纪录。 由于该铜瓶上所铸纹饰很像圆明园大水法马首铜像的发丝纹饰,因此有专家认为此器应来自圆明园,目前尚无定论。
清雍正 铜海水龙纹瓶 “清雍正 铜海水龙纹瓶”在翰海07秋季拍卖会上一经亮相,就因其制作精致、形制硕大、存世稀少聚焦众多关注的目光。拍卖当日,场内气氛活跃,人气高涨,此瓶从50万元起拍,拍卖师话音刚落,一买家直接报出200万元,随后便以百万元阶梯迅速上扬到600万元。竞争者主要集中在场内的两位买家和委托席上,经过5万元、10万元一口的十几手交替,价位递增到750万元,此时...
巴人不崇拜鸟却用凤纹饰兵器 日前,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第三次第二阶段抢救性发掘又有让考古专家们激动无比的新发现:61号墓葬出土了东周时代的一件凤鸟纹饰青铜矛。矛身保存完好无缺,矛尖异常锋利,矛的双面饰有精美无比的凤鸟纹饰。发掘工地总负责人陈卫东称,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罗家坝遗址第三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第一阶段工作于2007年8月7日正式结束。此次发掘历时两个多月,发掘面积260平方米,清理墓葬1...
“水晶宫”全景 “南海Ⅰ号”昨日正式出水,但是接下来的保护工作更为关键。如何避免外部环境改变影响古船?如何让古船在新家里好好安居?这都成为关心古船的人们心中的疑问。 据打捞古船的工作人员介绍,打捞古船的沉箱全部出水后,拥有15~20吨拖力的德鹏号拖船将拖着“南海Ⅰ号”,驶向水晶宫。船长何建文说,全程大约36海里,估计需要1...
商代文化遗存中,为何多次出土青铜面具?武汉专家黄尚明、笪浩波在最近一期《江汉考古》上撰文指出,这些青铜面具与商代大兴巫术有关。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发掘的商代青铜面具有:武汉盘龙城采集的兽面具一件,陕西城固村出土青铜兽面具14件,北京平谷刘家河一座商墓曾出土5件青铜人面具等。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副教授黄尚明、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笪浩波分析认为,青铜面具在商代文化遗存中发现如此之多,与商代...
近日,宁夏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鸽子山遗址有铁丝网进行圈地围护,形成了保护屏障。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1000多年的历史。因遗址地处偏远地带加之近年来该地区进行基本建设,新建风力发电厂、石灰窑等,对该遗址保护形成很大威胁。为了将鸽子山遗址严加保护,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筹资2万元,对该遗址用铁丝网进行了护围,栽了界桩,竖立了保护标志,说明牌。同时聘请了一名文物保护员,签定...
记者今天从河南省文物局了解到,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及窖穴、房基、陶窑、水井等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这次考古共发掘灰坑600多座、墓葬60多座、灰沟2条、房址15座、水井9眼、陶窑6座、灶坑2座、祭祀坑7个。在祭祀坑内,发现有完整的或经过大...
何为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因是青灰色,所以叫青铜。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青铜铸造的器物。 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当发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各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丽,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
考古学家对发现的青铜器皿文物吃惊不已 青铜餐具放置在井中,保存十分完好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在一次伦敦城区建筑物挖掘施工时发现一处两千多年前的考古遗址,这是近数十年来所挖掘出土最大规模的罗马统治英国时期文物,其中最具代表的是19件青铜餐具,迄今为止这处考古遗址已挖掘出1000多件文物,考古学家称这是数十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出土的19件青铜餐具虽然历经1600多年,但仍然保存精...
工作人员展示已修复完工的战国时期锅具 有的青铜器一碰就掉渣,有的青铜器直冒“脓疮”……昨日,记者从市考古所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获悉,200多件在涪陵小田溪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都已在文物专家的手中修复完毕,这一秘密修复过程耗时整整5年。其中,专家意外地“拼”出了一个战国时期造型奇异的锅具,可见2000多年前的巴人贵族也懂得追求生...
作为今年天津文物秋拍的压轴之作,111件明清金铜佛像精品将于12月11日在天津拍卖。 据天津市文物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次以“十方宝相”为主题的金铜佛像拍卖专场,共推出汉藏佛像精品111件,其制作年代从明初期到清中期,跨越15世纪到18世纪300年的历史,代表了当今内地佛像拍卖的较高水平。其中一尊高26厘米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头戴花冠,右手持剑,左手上置经函,莲座镌有...
昨日,从前不久刚刚发现“铜线裹尸”古墓群及神秘动物化石洞的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传来消息,在该村的地界上又发现了一座古村落遗址,遗址中有上百座石头砌的古屋基。 昨日下午,刚到过古村落现场的市民崔照华等人向记者介绍说,刚发现的古村落遗址位于歪寨村,距不久前发现“铜线裹尸”的古墓群约1公里远的一个山坡脚。在这个村落的遗址上,疯长的草丛中散布着各式各样的...
考古人员仔细商议发掘的办法 灿烂如星的出土文物,见证着鼎盛辉煌的荆楚文明。 截至今天下午6时,谢家桥一号墓共出土文物150多件(套),基本分为四类:漆木器、陶器、青铜器、丝织品。荆州市博物馆馆长王明钦说,这些文物大多保存完整,精美考究,价值连城,不少发现令人惊喜。 一件青铜蒜头壶的出土,令考古专家兴奋不已。它身圆颈长、造型优美,密封得非常好,是西汉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打开瓶盖后,里面装有满满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