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根据共同网9月2日报道,在日本福冈县春日市须玖北的弥生时代后期(1世纪)的“御陵遗址”出土了形状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中国式”铜剑近似的铜剑铸模。 据春日市教委文物科介绍,中国式铜剑铸模的出土在日本尚属首次。负责人说,“这表示国内也可能曾制造过中国式铜剑。” 本次出土的“中国式”铸模为石制长方体,长宽...
统军千户之印 记得在前两年,铜镜曾经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掀起过一股热潮,并创造了一个个天价“神话”,虽然近期已有所降温,但其所树立的价格标杆已经普遍为市场所认可。而在今年嘉德春拍的铜镜专场中,又增加了铜印的专题拍卖,这无疑让市场对于铜印身价有了重新定位。特别是此次拍卖中,一枚统军千户之印从8万元起拍,成交价达到了31.36万元。 印章的用材,最初以铜、金等金属材料为主,...
战国时期青铜剑。唐永春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博物馆接收到一把战国时期青铜剑,剑长46.5厘米,刃宽4.3厘米,分剑柄和剑身两部分。整把剑表面铜锈明显,但看上去刃部仍然比较锋利,在灯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剑柄部分有两道箍,剑身上部呈稍宽状收向剑尖。双面开刃,上设两道箍,剑身扁平,刃部锋利,上端略收,锋部成尖形,剑格呈倒凹字形,素面,为典型的战国青铜剑。 据了解,此剑是苕溪余杭段水利工地屠小明在挖土施...
商代的青铜文化,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的青铜时代已进入了繁荣时期 中国至少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已经出现了青铜制器,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的青铜时代已进入了繁荣时期。青铜制品包括礼器、实用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装饰品等等,其用途涉及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领域。青铜器的大量应用,促使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考古资料证明,不仅中原地区出...
日前,全省馆藏一、二级青铜器修复保护项目验收会在我市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王丹华、马清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陆寿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辉等4位专家对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修复保护的332件(套)馆藏一、二级青铜器进行了验收,历时3年多的“紧急救治”也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了解,我省是全国青铜器发现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研究中国青铜器起源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经...
日前,重新陈列改造后的德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正式开馆,受地震影响的德阳旅游全面恢复。同时,还举行了“古代南丝路0公里”地标揭碑仪式,这意味著三星堆被确认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据悉,投资2000万元的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陈列改造工程提前了两个月竣工,改造后的三星堆博物馆达到国际水平。“十年前,三星堆博物馆通过舞台布景方式陈列文...
近年来,铜鼓县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阵地,以丰富的革命故事、史料、文化艺术作品为教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扩大红色资源社会影响力。 铜鼓县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重要的革命旧址达27处。红色文化深深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前来参观瞻仰,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也成为该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 每年清明节前后,铜鼓县都会组织机关干部、群众,到烈士公园、秋收起义阅兵广场、毛泽东...
汉代铜釜 资料图片 记者丁川翻拍 汉代铜鼓 资料图片 记者丁川翻拍 -琼崖地区不盛产铜矿却出土了如此大型青铜器,这究竟在哪铸造?从何处运来? -史料记载屯兵于此的又是谁人的部队?何以有这么多的士兵,需要这么大的釜煮饭? -3件国家文物结束河南新乡“疗伤”之旅返乡,将于省博物馆开馆后与广大市民见面 我省出土的三件汉代铜釜铜鼓,近日结束了河南新乡1个月的R...
日前,铜陵市商务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拍卖业发展迅猛、典当业平稳增长,在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据统计,1--4月份,我市共举办拍卖会36场次,同比增长16.13%;成交额49359.09万元,同比增长266.8倍。其中,房地产拍卖成交额达47560.69万元,占比96.36%;其余为机动车及其它商品拍卖;农副产品、文化艺术品等尚无成交。国土部门成拍卖标的...
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做法是:先在成型的铜器外面用细铜丝焊接成各种图案和花纹,然後在铜丝框架里面根据需要填上各种有色的珐琅。制作工序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 珐琅是用铅丹、硼酸盐、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制而成的,熔制成的珐琅冷却後,变成固体,在填用之前,再磨成细粉,掺水调和,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珐琅,珐琅色彩深沉而逼真,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泽物质,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
为了配合馆藏文物的整理工作,四川省文物保护实验室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对馆藏的一件鎏金青铜佛像进行了清洗。 佛像为青铜铸造,清代,高16.7cm,清洗前表面被污物覆盖,但仍能看出,除发髻外通体鎏金。鎏金层与青铜基体连接较好,但在手、足、鼻、膝等较突出的部位,鎏金层磨损脱落严重,在背部、手臂等较平整的部位,鎏金层也有脱落,且有明显的划痕。佛像表面覆盖的污物,多为油污吸附灰尘后形成的...
青铜器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一直有着它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青铜器在国外拍卖的行情日益走高,成为艺术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2007年3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苏富比中国陶瓷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由美国水牛城艺术馆提供的中国商代青铜酒器青铜鸮纹方斝成为全场焦点,最终以810.4万美元被英国康普顿·弗尼博物馆拍得,创下了历年来青铜器拍卖的全球第二高价,仅次...
新闻背景近日,由深圳市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原瑰宝——河南夏商周文物展”在深圳博物馆开幕。深圳市民在此次展览中可以欣赏到春秋时期的青铜神兽、西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觥盖首、商代的妇好夔足方鼎等116件(套)珍贵文物,其中有23件国家级文物。在领略夏商周三代珍贵文物魅力的同时,如何看懂青铜器,如何读懂青铜器蕴藏的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引起了我们...
主持人:在古代铜器中,铜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特别是自从明代的宣德炉出现以后,这种器物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铜器艺术品中的主要器型。在明清时期,铜炉可以说是铜器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仿西周青铜器造型的瓶、鼎、尊等铜器。如今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它们的价值正在日益显现出来。 目前在国内拍卖市场上,所上拍的明清时期的铜器中,较为常见的器型是瓶、炉、尊等,其中炉的数量最多。当时无...
铜元,出现在近代历史货币史的末端,直到1980年全国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进入百姓收藏视野,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但它在钱币收藏总体上还是处于弱势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的铜元收藏,基本上还是以版式收藏为中心,以个人收藏、交易为出发点,有些地方文物管理部门、文博部门早先收藏的大批量铜元也逐步对外批发销售,导致过剩,有相当部分被铜材厂、废旧金属回收公司买走销毁。1997-2000年,由于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