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景。 6月14日,文化部正式向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同时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景德镇)活动开幕式在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举行。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国家文化部将御窑厂遗址(含高岭瓷土矿遗址)和湖田窑遗址列入“十二五”期间大遗...
今天是第9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萧山这座拥有8000年文明史、2000多年建县史的古城里,通过考古人员多年的努力,种种文化遗产努力释放自身魅力,感染市民“接棒”,传承文化。 60年间的22次考古 萧山的考古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省、市的文物考古专家,经过考古调查,先后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茅湾里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窑址、东晋南朝时期的上董越窑青瓷窑址等一批地下埋藏了...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邓聪教授于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行“玉器的诞生:亚欧大陆史前认知革命与玉文化起源”讲座及学术活动,针对玉文化起源和玉牙璋东亚分布与王权、玉器在考古学中的断代分析等课题与2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他认为,研究玉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文明探源...
今年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同将举办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届时,公众可参观60多座古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触摸古代文明,了解大同文化历史。 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时间为6月14日、15日每日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3时至6时。据介绍,开放的60多座古墓葬中28座为北魏墓葬,这60多座古墓葬都是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今年4月开始发掘的。
铜矿石 坩埚 斝 酱釉腰鼓 精美的壁画 荞麦岭发掘区场景 泱泱中华,赣地多娇。中华远古文明的身影似已远去,然而,她们辉煌的印记早就深嵌在赣鄱大地,历史的回响不时激荡起她们的时代铿锵。 保护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守护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探索古代社会发展规律,汲取先贤智慧,迸发科学创造的灵感,是考古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省文...
因解读人才缺乏,我省对6年前出水的华光礁1号沉船的整体发掘研究报告至今未出炉。 西沙群岛华光礁1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项目,共出水1.1万件南宋瓷器,但多为碎片。 核心提示 这个6月,南海水下考古再度吸引各方眼球。 6月21日,一场规模盛大的研讨会将在海南召开,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方代表、国家文物局、国家海洋局以及国内“7省9市”文博学者,台湾、香港等地知名考古学者纷纷来琼,共同谋划如...
今年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切实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同市将于6月14至15日举办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可参观60多座古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触摸古代文明,了解大同文化历史。 此次活动由市文物局主办,市考古研究所承办,市文物监察大队协办,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旨在向公众展示该市近期重要考古发现及收获,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
市区县后巷高华公寓工地出土的夏商时期印纹陶片 市区谯楼子城城址与门址 2014年3至4月,省、市文物部门联合对市区府学巷原工人文化宫地块进行了前期勘探,勘探区域的地下有房屋基址、砖铺道路等遗迹,应为温州府学孔庙遗迹。 市区朔门城门址 本月14日(周六)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温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下蕴藏着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下来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开展城市考古,以科...
四人合葬墓 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6月11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目前该墓葬发掘获重要成果。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
6月7日,游客在考古展上参观出土文物。 6月7日,游客在考古展上观看距今6000多年的成年男性头骨。 6月7日,游客在考古展上观看距今500多年的银塔工艺品。 当日,“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考古成果集中亮相,串联起了上海6000年发展轨迹,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精美玉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南宋官窑瓷器、元代金器、明清文房用品、宗教遗物等。
【解说】6月7日至8日,由四川、青海、甘肃、西藏、陕西五省区考古研究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活动的专家组来到了地处横断山脉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从雅砻江源头到金沙江谷地,考古专家们对石渠县境内的石刻群进行了考察。考古专家表示,从四川石渠进入西藏的“唐蕃古道”南线是一条重要的佛教传播通道,同时考古专家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这条通道是一条横断山脉的民族大走廊,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大走廊。...
朱墓村遗址考古项目近日又取得新发现,清理出宋代墓葬三座。时代为五代至宋。出土有青瓷四系罐、粉盒、盏以及漆器等。其中两座墓葬均出土青瓷粉盒,推测为女性墓葬。其中一座出土漆盒一组,包括器盖与器身。另一座出土漆器两件,一件为方形漆盒,黑色;另一件为漆盘,内红外黑。三件漆器中方形漆盒与漆盘保存较为完好。据了解,这是昆山地区第一次出土宋代漆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受安徽省文物局的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合葬为主,另发现有一座四人合葬墓,较为特别。 本次发...
名为“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的展览将由6月11日至9月1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专题展览厅举行。观众可以免费参观。本次展览展出超过700件精选自粤、港、澳三地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探讨三地从旧石器时期至明代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全面展示过去数十年来三地的考古成果、考古技术的进步及公众考古的发展。重点展品包括广东、香港及澳门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和饰物、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发现的重要文...
6月9日消息,美国考古学家将使用一套与“钢铁侠”类似的尖端设备,进一步探索曾经发现了安梯基齐拉机(Antikytheramechanism)的沉船残骸,以期找到这台机器的更多碎片,甚至是另外一台古老计算机。 安梯基齐拉机是一台由众多零件组成的机器。按照目前的理解来看,它的目的是预测日食和各种天文现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并于1901年在希腊安梯基齐拉岛附近发现。它由青铜制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