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近日,在肯德尔(Kendal)一家旅馆的古董估价会上发现了一件罕见的瓷器花瓶,被认为出自两百多年前的中国宫廷。 据报道,这件瓷器的主人是坎布里亚(Cumbria)当地的一位退休市政员工,在参加位于肯德尔旅馆Stonecross Manor的估价会时,她原本只提交了一些银质餐具,在最后一刻决定将这只花瓶也提交上去。当她在旅馆等待消息的时候,丝毫不知道这件花瓶是一件货真价实的...
据滁州网报道,看着库房里装了几蛇皮袋的古钱币,市文物所的工作人员也连连感叹,“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发掘出这么多古钱币,估计有六七百斤,上万枚!”原来,4月13日上午11点半左右,市文物所接到群众电话反映称,滁城花城路二期工地发现大量古钱币。 听到这一消息,市文物所的专家立即赶往工地,并联系西涧派出所对现场进行保护。在当地文化站和民警、村民的配合下,专家们对散落在泥土中的古钱币进行了清理和收集,目前已...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物事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各部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在文物资源普查、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执法监督与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文物事业取得新成就。 基本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文物保护,历来是文物工作的重点。一系列数字清晰可见,“十二五”时...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1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并讲话。 她说,文物工作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彰显文明大国形象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明确责任、重在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完善保障,推动新时期文物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生改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
出身并非豪门贵族、墓穴中也没有随葬品,成都龙江路附近一座元明时期的平民墓葬,却让考古专家欣喜不已。 原来,墓主人“挖”了宋代城墙的墙砖建墓,这些砖上还有宋代砖厂的标志。据考古专家介绍,砖体上有“南宋嘉定十年”等字样,可以断定,这些砖就是南宋嘉定十年烧制的罗城城墙砖。在成都市的城市考古工作中,这也是首次发现刻有“制造商”印记的城墙砖头,证明了宋代筑城的历史,填补了成都筑城史的空白。 元明平民墓葬...
记者从山西省河津市文物局获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近日在该市樊村镇固镇村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处金元时期的瓷窑遗址,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今年3月中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河津市文物部门提供的一些线索和资料,在该市樊村镇固镇村一处瓷窑遗址考古调查时,发现并采集了一些标本,均为黑釉或白釉的瓷器残片,可辨器物有瓷碗、瓷罐、瓷盆、瓷盘等,一些残片上还有文字。同时还采集到一些窑具。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高...
4月5日,记者从康平县文物管理所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康平共发现辽金时期遗存近180处,其中不仅有辽代的冶金遗迹,也有金代的石经幢、窖藏货币等文物,这些都是辽宁地区辽金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康平县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达1417件,其中国家一级馆藏品7件、二级67件、三级550件。在全部馆藏文物中,辽金时期的珍贵文物占到一半以上,达700多件。 康平地域拥有丰富的辽金历史文化资源,“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雕虫小技”是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雕虫小技”来自谦。其实,这是一种旷古绝今的“神技”呢! “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不是昆虫,而是一种书法——“虫书”。虫书又名鸟虫书、鸟虫篆,是金文中的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这种字体的笔画酷似飞鸟的形状,有的干脆在笔画的旁边饰以飞鸟的形状,起装饰作用,凸显一种美感。 虫书起源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汉代许慎所...
为配合申嘉湖高速公路安吉段建设,2016年3月1日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递铺街道安城村金钟山自然村金钟山山顶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今已清理先秦时期墓葬3座。 D2M1是一座山顶营建土墩并挖掘竖穴土坑的中型墓葬,土墩平面略呈东西向椭圆形,墓葬位于土墩中部,墓坑平面呈长方形,长4.4米,宽2米,深1.3米,墓坑东端有一条宽约1.4米的墓道,墓道内填以...
3月25日至26日,“鲁西南及周边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定陶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15家科研院所、北京大学等13所高等学府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定陶十里铺北遗址的重要发现以及遗址所在的鲁西南地区及周边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与环境展开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十里铺北遗址,认为该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考古和研究价值,是鲁西南地区现存古文化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发...
2016年3月26日,“鲁西南及周边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定陶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文广新局、定陶县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约翰卡罗尔大学(John Carroll University)、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的吕某因,利用住在遗址保护区附近的便利,近一年时间在保护区内偷挖“盗坑”10余个,盗掘瓷器碎片谋利,被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抓获后,收缴了偷盗的宋元时期瓷器文物标本3箱。 耀州窑遗址保护区 发现10余盗坑 1月16日,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接到耀州窑博物馆报案,称该馆工作人员1月15日在耀州窑遗址保护区内巡查时,在位于黄堡镇新村土黄沟的遗址保护区内,发现有人盗挖破坏遗址,并在盗挖...
【摘要】自先秦始,中国与印度已有经济文化交流。中印之间最古老的交通线即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线路之一——"蜀身毒道",其主要路线区域就是《史记》所载之西南夷地区。秦汉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经营,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由民间商道逐渐发展为官方通道,进一步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关键词】秦汉 南方丝绸之路 中印交流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4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