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前日,几名工人正在对新发现的一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进行回填,近处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桩基。新华社发 正进行回填,下一步发掘方案正在制订;高速公路桩位将进行调整 ■ “洛阳扩建高速公路回填汉幕”追踪 据新华社电前不久曹休墓的确认引来众人关注,而同在洛阳邙山、距曹休墓东约600米的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却被人忽略。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两处帝陵陵园遗址的考古学意义大于曹休墓,将填补我国东汉帝陵陵寝制...
前日,几名工人正在对新发现的一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进行回填,近处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桩基。新华社发 正进行回填,下一步发掘方案正在制订;高速公路桩位将进行调整 洛阳扩建高速公路回填汉幕”追踪 据新华社电前不久曹休墓的确认引来众人关注,而同在洛阳邙山、距曹休墓东约600米的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却被人忽略。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两处帝陵陵园遗址的考古学意义大于曹休墓,将填补我国东汉帝陵陵寝...
这是5月29日拍摄的一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新华社发 几名工人正在回填东汉帝陵陵园遗址,近处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桩基。新华社发 前不久曹休墓的确认引来众人关注,而同在洛阳邙山、距曹休墓东约600米的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却被人忽略。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两处帝陵陵园遗址的考古学意义大于曹休墓,将填补我国东汉帝陵陵寝制度研究的空白。目前,为防止日晒雨淋造成的破坏,这两处遗址正进行临时保护性回填,下...
记者从株洲文物部门获悉,考古队队员昨在攸县皇图岭镇野外一工地发掘16座古墓,其中砖石古墓15座,土坑古墓1座。据介绍,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座古墓,是自1983年攸县网岭古墓群发掘之后,株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 今年1月,株洲攸县皇图岭镇野外一处工地上,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由于天气因素,直到现在,考古队员才正式开挖。据考古队员介绍,古墓群的年代初步判断为东汉年间,其中一座古墓出土一块标明东汉永寿二年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洛阳发现两处东汉帝陵遗址 □基本确认为东汉顺帝、冲帝之陵 □填补了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 5月25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孟津县送庄乡三十里铺村东南处的朱仓遗址发掘现场,新发现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两处大型墓园遗址,专家介绍说,此发现填补了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 据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洛阳市文物二队研究室主任严辉介绍,两处帝陵遗址分别为东汉顺帝、冲帝的陵墓,两...
这是位于河南洛阳孟津县的朱仓遗址——东汉帝陵陵园建筑遗址发掘现场(张晓理 5月20日摄)。 洛阳市文物局近日公布,孟津县送庄乡卅里铺村东南处的朱仓遗址发掘现场新发现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两处大型墓园遗址。根据考古人员判断,两处帝陵遗址分别为东汉顺帝、冲帝的陵墓,两处大型墓园遗址分别为两座帝陵的陪葬。据专家介绍,此发现将填补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从目前发掘开的约1.2万平方米的遗址来...
“宜子孙”钟形金饰 东汉 高2.3厘米 最高1.8厘米 1955年在合肥市西郊乌龟墩砖石墓出土 梯形钮的中心穿一小孔,中部竖列“宜子孙”3篆书字,为汉代习用的吉语。边饰连珠纹,“子孙”两字外侧饰对称的瓣叶纹。和汉草叶纹镜的瓣叶纹相似,系用极细的金丝和金珠。 作成花朵,与花茎瓣叶联为一体,联缀盘筑而成。金饰光彩夺目,显示...
陡壁上的东汉古墓七个洞。 远观翠竹环保中的东汉古墓七个洞。 正在四川长宁县进行考古研究的秦“五尺道”考古团专家,认为东汉古墓七个洞保存完好,古墓内的石壁画再现了东汉时期这一代的民风民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秦“五尺道”的分支,是古巴蜀文化的缩影,具有旅游、考古、探险价值。 秦“五尺道”考古团由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成,于日前在宜宾启动了国内针对五尺道进行的...
茂县城关石棺葬墓群位于四川茂县县城凤仪大坝上,处于岷江的一级台地上,1978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城关发掘石棺葬46座。1986年和1991年,四川茂县羌族博物馆在该区域清理石棺葬77座。2009年7月,为配合灾后重建重点项目—茂县城关粮站住宅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联合对茂县城关石棺葬墓群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墓葬54座,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