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高古玉成为藏家纷纷追逐的目标,其价格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新高。在众多屡创新高的高古玉中,又以汉代玉器的表现最为抢眼。因为汉代玉器制作呈集中化发展趋势,产生了不少宫廷及民间玉作坊,玉器的品种和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朝代,其工艺和艺术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故而汉代玉器绝大多数具有相当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近年来玉器市场持续火爆,汉代玉器收藏之风已形成,虽然价格出现明显升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收藏仍属起步阶段...
汉代铜镜以其五彩缤纷、内容广泛、气势宏伟、情感强烈的精美纹饰,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珍稀的古代工艺品”。而除了纹饰之外,铜镜上的铭文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在笔者多年来收藏研究过的汉代铜镜中,有两只汉镜上的铭文就反映出了汉代的官吏制度,值得探讨研究。 据考证,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官制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齐、鲁、赵等国采用的周制——辅佐国君发号施令的人都称卿;二是宋、楚等国,不采用周制。...
汉代铜镜的铭文,文字繁杂、书体丰富、蔚然大观,俨然是一部文字书法历史辞书,是研究文字、书法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铜镜铭文除了内容涉及纪年、干支、宗教、人物、冶炼、民俗、寓言等诸多方面外,就书法书体而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能清晰窥见篆—隶的书体演变过程。 篆书是秦代的标准字体,是经过丞相李斯等人的整理、改造、加工而成的小篆。秦篆的特点为:用笔圆转,字形长方,笔画瘦劲,结构匀称,整齐端...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代表汉代玉器艺术高峰 尚留七大疑问待解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需要解决的是,南越王墓出土30年来,囿于研究立项不成、研究经费短缺,加上研究人才匮乏,至今对南越王墓玉器以及与随葬品相关研究仍然存在7大待解之谜。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
淮南籍男子江某在缓刑期内不思悔改,伙同他人来到含山,借夜色掩护,盗掘汉代古墓葬。近日,江某被含山县人民法院依法撤销缓刑,数罪并罚,被执行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2012年9月份,被告人江某受“老王”(另案处理)之邀,先后两次伙同多人从淮南市乘车来到含山县仙踪镇,于夜间采取打洞方式,对三岭岗上的古墓进行盗掘,天亮前离开。案发后,2012年10月1日,含山县公安局现场勘验初查...
我国8000多年的玉文化沉积蕴涵了深厚的炎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荀子曰 : 玉在深山草木润。意思是,山里埋藏着玉石,连上坡上的草木也会因之鲜润。似乎冰清玉洁的玉是润泽人类世界的宝物。以玉结缘、以玉修身、以玉养性、以玉悟道,收藏一件汉代白玉摆件,就像品读着年代久远的历史的传奇,手中古玉演绎的人间风...
记者今天(1月20日)从凤翔县委宣传部了解到,近日,凤翔县文物部门在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取土场发现一座汉代古墓,考古人员共发掘清理出陶罐、陶仓等汉代文物7件(组),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凤翔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董海兵介绍说,1月16日下午,他们接到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村民报告,称在马道口村取土场发现了一座古墓。接到报告后,凤翔县文物旅游局立即组织博物馆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在附近群...
1月16日下午,凤翔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在该县长青镇马道口取土场发现一座古墓。县文物旅游局立即组织博物馆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在附近群众的协助下,共清理出陶罐、陶仓等汉代文物7件(组)。 据悉,该古墓位于长青镇马道口村西部的断崖,是附近群众取土时发现的。墓室为南北走向,长约4米,宽约1.5米,由于年代久远,上部已基本垮塌,根据其形制及裸露文物判断,为汉代土洞墓。在当地村民的积极协助下,文物部门...
李家村失考墓文保碑倒在杂草中 “17日在去双女坟途中,发现躺在一路口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李家村失考墓’文保碑。李家村失考墓,你还好吗?请附近的同行帮看一下。”昨天,南京市城市记录者方青松在微博上私信江南时报记者。 方青松给记者还发来了他拍摄的照片,文保碑凄惨地倒在杂草中。记者随即展开了一番调查。 查阅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李家村失考墓为唐代文物,难道这么历史悠久的墓...
1月15日,“执笔的流变——历代执笔图像汇展”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开展。图为现场显示器展示唐代的二指执笔。泱波摄 图为展览通过书画作品、视频介绍执笔方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泱波摄 通过展板、视频、书画等形式集中展示该院考察和研究历代书画执笔变化和发展的“中国历代执笔研究”的结果:汉代主要流行握管式的执笔法兼之其他执笔方式;晋唐至五代主要流行的是二指与三指单钩式的执笔方法;...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区、选料作坊区及防御型设施区等组成的与玉矿开采相关的聚落。...
近日,潍坊市昌乐农商行河头支行在院内施工时发现汉代文物,并上交给了当地文物部门。 据悉,昌乐农商行河头支行在院内开挖地槽时,挖出两个陶罐,猜想极有可能是地下埋藏的文物,于是立即联系了昌乐文物管理所。经当地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确认,这两个陶罐系西汉时期文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这两个陶罐高近50厘米,器型规整精美,保存完好。像这样体型较大、埋藏久远、又保存完好的陶器,在昌乐的出土文物中是较为罕见...
近日,陕西旬阳县文物管理所接到举报,甘溪镇一村民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文管所立即派人赶往现场,联合甘溪镇文化站及时都到达施工地点。出土地位于旬阳县甘溪镇甘溪社区四组102省道内侧。 据了解,文物是村民在宅基地挖庄基过程中所发现,施工方李某拨打了文物部门电话提供了线索。文管所人员到达现场时已出土铜鼎、铜钫各2件,铜勺1件,“半两”铜币2枚。铜器均已残损,“半两”铜币锈蚀较重,粘为一体。 ...
近日,河南省温县一处输气管道工程沿线发现大型汉代墓葬群,已探明墓葬近200座,目前正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已发掘古墓60余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铜镜等文物300多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