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日,圣彼得堡时间下午6点22分(北京时间22点22分),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执行主席埃莱奥诺拉·米特罗法诺娃敲响了手中的小锤。这一锤,让云南人期盼了8年的梦想实现: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使中国拥有首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面积512公顷,缓冲区面积220公顷,距今5.3亿年,于1...
作为当世唯一掌握全套西安鼓乐的老艺人,95岁“鼓乐宗师”赵庚辰8日晚间携众弟子登台献艺,奏响千年宫廷雅乐。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并成为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享有“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美誉。20...
流传于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下属阳宗镇小屯村(原属玉溪市澄江县)的关索戏,于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阳宗镇有一句歇后语:小屯村的关索——祖传。至于具体说祖传有多少年了,估计没人说得清了。85岁的关索戏省级传承人李本灿回忆,小时候曾听爷爷说,关索戏在诸葛亮平南时期就有。而中国傩戏协会会长曲六乙评价:“关索戏是戏剧的活化石...
据外媒报道,化石是亿万年来存留在地壳中的古生物遗骸。通过分析各种化石,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远古时代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历史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化石就是一部记录地球生物亿万年来不断演化的史书。以下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八大最著名化石遗迹: 1、尼日尔发现2.5亿年前的鳄鱼化石 尼日尔发现2.5亿年前的鳄鱼化石 2005年4月,科学家们在尼日尔的沙漠地带发现了距今2.5亿年的古代两栖...
7月1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巧合的是,28年前,也是在7月1日,青年科研工作者侯先光发现澄江动物化石群。当时,侯先光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员,如今他是云南大学的教授。 实习生 吴怡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综合新华社消息 ■中国澄江化石地被...
河北阳原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双壳类无齿蚌化石,其内壁产有20余颗珍珠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姚培毅研究员、闵隆瑞研究员在河北阳原盆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时,在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6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双壳类无齿蚌(Anodonta sp.)化石,其内壁产有20余颗珍珠,最大的直径约为1.5毫米,均保持着较好的珍珠光泽。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
澄江动物群首发点 澄江动物化石 (记者 杨之辉) 北京时间7月1日晚上10时30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喜讯,经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投票表决,认定中国“澄江化石地”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杰出范例, 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澄江化石地”不仅为云南又增加了一张世界名片,还成为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 1984年...
澄江古生物化石展览馆展览的化石 范春荣 摄 在澄江悠闲垂钓 刘普礼 摄 记者昨日获悉,原定于今日接受申遗表决的澄江化石地项目,预计推迟到圣彼得堡时间6月30日或7月1日进行表决。据了解,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将先表决文化遗产项目,再表决自然遗产项目。 在6月26日的会议上,由于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两处世界遗址保护状况的成功改善,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其从《世界濒危遗产名...
德国梅塞尔化石坑出土的乌龟交配化石。 德国知名的梅塞尔化石坑近日出土了几对乌龟交配的化石。这些乌龟应是在4700万年前在湖面交配时,因水底释出有毒的火山气体而沉入水下死亡。 据悉,其中两对乌龟死亡瞬间还维持交配的姿势。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乔埃斯教授表示,“今天,我们还可以在东非的部分火山湖看到这种现象。这些湖泊每隔数百年就会突然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情况类似开香槟。这时候,周围的一切...
澄江动物群首发地。记者 王小琴 奇虾化石图 40岁的陈爱林最近两周都比较忙碌,除了接受大量的采访之外,他每天都要到澄江帽天山看看,这个让他痴迷了16年的化石之地,本周将再一次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2012年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已经顺利通过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专家组的审核,被“建议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其最终结果将于6月底在俄罗斯圣彼得堡...
(化石网/faywater 编译)斯里兰卡考古部门近日发布消息称,斯里兰卡西部巴明戈德(Balangoda)地区出土了3.7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考古部门的总负责人S.Dissanayaka表示,该化石出土于法显洞(Fa-Hien cave),是一座地下岩洞。他们将化石样本送去美国进行碳同位素测年,测得它至少有3.7万年历史。据Dissanayaka介绍,有英国学者将协助进行该化石的研究工作。 ...
斯里兰卡考古部门近日发布消息称,斯里兰卡西部巴明戈德(Balangoda)地区出土了3.7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考古部门的总负责人S.Dissanayaka表示,该化石出土于法显洞(Fa-Hien cave),是一座地下岩洞。他们将化石样本送去美国进行碳同位素测年,测得它至少有3.7万年历史。据Dissanayaka介绍,有英国学者将协助进行该化石的研究工作。 法显洞中的部分人类骨骼化石 自...
暴龙骨 日前,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副几乎完整的特暴龙化石被拍卖。由于这一出自蒙古国的化石被蒙古视为国宝。蒙古国已向美方追讨这件国宝。美国法院也做出归还蒙古国的裁决。 5月20日,美国纽约的“遗产拍卖行”拍卖了一副几乎完整的巨型暴龙化石。一位匿名人士出价1052500美元,将这具2.4米高、7.3米长的特暴龙骨骼化石拍走。这副恐龙化石,其身躯完整度为75%,其...
花都港头村 曾智勇(左)和曾庆洪 古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在特定历史中形成并保存至今的传统乡村聚居地,凝聚着包括建筑文化、工艺美术和民俗风情等要素在内的丰富的岭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 港头村档案: 港头村位于花都区花东镇,1358年建村至今,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现存古建筑的年代主要为明代、清代、民国。村落布局为坐北向南,...
巴拿马境内发现的史前骆驼化石“Aguascalietia panamaensis”的下颌骨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巴拿马新近发现的化石标本却表明,大约2000万年前,徜徉在热带雨林里的骆驼不仅身高只有70至100厘米,而且长着类似猪鼻子或鳄鱼吻部一样的“前脸”。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系研究人员与一批巴拿马同行合作研究巴拿马运河沉积层地质状况,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