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东部的参雄尕朔遗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系统性调查与发掘,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多个文化层细石器遗址。 层下石堆遗迹全景 图片由何元洪提供 玉树州治多县东部的参雄尕朔遗址,位于治多县的立新乡的通天河畔,离县城50公里。该遗址所在区域属高原...
刻有法老名号的椭圆形绳纹框 被阿拜多斯王朝法老偷取的叟伯克侯特普一世的红色石棺 法老古墓 本文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埃及导游常常自诩,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出土文物来自埃及。的确,埃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千年古迹得以保存。尼罗河两岸巨大的神庙、法老陵墓,甚至是整座古城都被埋藏在厚厚的沙层中,形成天然的地下博物馆,等待后人探寻这封存了千年的历史。 埃及文物部1月15日表示,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和...
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古墓的形制在西安地区比较罕见 20日早晨,几名工人在西影路附近一处工地清理土方时,发现了几块看上去有些年代的砖,工地负责人随后向文物部门进行了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赶到后,发现这是一座未经盗窃的金代古墓,而其独特的形制,在西安地区比较罕见。 昨日上午,接到线索后,记者来到西影路的这处工地,在基坑里见到了这座古墓,经过考古队员两天的工作,墓室里的文物已经基本清理完毕,...
图为:墓葬群发现的大型棺木,棺木长2.85米〃任新农供图) 图为:一具身高超过2.3米的巨人遗骸〃任新农供图) 图为:长有金黄色头发的头颅〃任新农供图) 古人身高2.3米 比姚明还要高 专家:阿拉尔发现“巨人”墓葬 有可能是古羌人遗址 佐证中华文明在西域的五千年历史,在阿拉尔市有了新发现。日前,考古专家在距今4600年的昆岗古墓群中,发现了一具2.3米长的古巨人遗骸。...
兵马俑芽孢杆菌 兵马俑芽孢杆菌 据《科技日报》报道,福建省农科院19日宣布,该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孢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孢杆菌,这将为人类开发利用芽孢杆菌提供新途径。日前,这一发现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最新一期网络版。 福建省农科院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开展秦始皇兵马俑坑内土壤...
发现于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 北京的天坛,无人不知。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199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的一处三环台阶古建筑,经考古学家发掘鉴定,其是5000年前的建筑,是我国“天坛的雏形”。 2月17日上午,记者随同阜新市文广新局文史专家及地方著名史学者来到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前的阜新红山文化在考古和史学界是无可争...
省博披露去年我省考古工作成果 闽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蓄水池 三明明溪南山史前遗址发现了福建省内迄今最早的蓄水池遗迹。同时,这也是福建地区第一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蓄水池。 昨日,福建博物院举行2013年度考古工作汇报会,会上披露了包含明溪南山史前遗址、邵光高速沿线、闽清南木墩遗址以及福州汉代冶城遗址(屏山地铁工程)等几大考古发掘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最早”蓄水池里设置水井 据介绍,明...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2月18日报道,墨西哥考古学家最近有个重大发现。他们在墨西哥发现一个埋葬12只狗的坟墓。对于此发现科学界观点不一,基本分成两个阵营。一部分考古学家认为,在某处一定有一个金字塔,而这12只狗就是护卫犬。而其他人则相信,这是第一个宠物墓地。至少在此之前,墨西哥还没有找到其他的狗的合葬公墓。 狗在几千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对于阿兹台克人来说,狗具有深厚的宗教和象征...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名单已经出炉,在全国47个候选项目中,“甘肃泾川北朝佛教遗址”名列其中。据悉,专家将从47项候选名单中,根据投票选出25项进入终评环节。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12月,在遗址内出土的陶棺中清理出两个长方形玻璃瓶及散落舍利约1777粒,这次发现并清理的佛教造像及其他遗物,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有关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 近日,全国十...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及周边城墙鸟瞰图(马面-北墩台-南墩台) 位于神木的石峁遗址,被专家确认为史前规模最大的城,距今有4000余年。其考古发掘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去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进一步摸清了这座4000多年前城的模样,并首次在城址附近发现了祭祀所用的祭台。 城墙:依山而建 曲里拐弯 古时人修筑城池,最流行四四方方、高度对称。而石峁遗址的城墙竟然是“曲里拐弯”的。 考古确认,石峁城址由“...
宝鸡石鼓山M4二号壁龛出土鼎、罍、尊等(央广网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考古人员对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西周时期墓葬12座,这是陕西乃至全国商周考古的一个大发现,其成果在推进西周、特别是商末周初阶段考古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鼓山西周墓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山北端的石咀头村。这次本次发掘,是在全面勘探的基础上,依照考古发掘规程...
本次考古出土的随葬器物。资料图片 近日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北魏时期的重要都城——内蒙古盛乐古城(呼和浩特南30公里)考古取得新进展。发现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墓葬76座,其中发现56座战国大型墓葬群,出土有各类质地的随葬器物百余件。 本次考古发掘发现的这批墓葬的时代包含有战国、秦汉、隋唐3个时间段。战国时期墓葬共计56座。大部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葬的平面以长方形为主,也见部分梯形。部分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向媒体发布清涧县辛庄遗址考古最新进展,考古工作者在该县李家塔镇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发现一组由主体建筑和两级回廊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主体建筑加回廊总面积约4200平方米。专家说,这组建筑遗迹规模恢弘,形制结构奇特,是目前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更为奇特的是,它的回廊地面铺有3000年前的木地板,这在全国同期遗址中极为罕见。 专家称,考古发现,辛庄遗址是目前晋陕高原...
2月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清涧辛庄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在山峁顶部发现的由主体建筑和两级回廊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规模恢弘,主体建筑加回廊总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目前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出土器物有陶、骨、铜、石、贝等器多种,数量逾百件,对进一步研究晋陕高原商代晚期的青铜文化和地理方国乃至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具有重要意义。 清涧辛庄遗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李家塔镇辛...
雪块里发现的毛衣保存完整 随着近年全球变暖加剧,寒冷地区的冰雪每年夏天都在持续消融,而因为冰雪融化发现的文物也随之增加。每年在融雪中发现的文物多达数百件,越来越受到考古学界的重视。为了研究这些文物并发掘更多类似物件,挪威的考古学家已经和别国的一些专家组成“雪块考古”共同研究小组。 2011年8月,考古人员在挪威几个不同地方融化的冰雪中发现了许多古物,包括一件毛衣和弓箭的残片,估计都属于当地从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