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台湾地区6家拍卖行的秋拍已经纷纷落下帷幕,拍卖结果的统计显示本次秋拍遇冷。今年上半年各拍卖行各大板块成交价竞相走高的局面已经不在,尤其是领头羊罗芙奥的拍卖场上诸多拍品流拍与低价成交,给火热的台湾当代艺术拍卖场刮起了一股寒流。 从已经得到的拍卖数据看,金仕发拍卖公司秋拍共184件拍品,总成交额逾1.2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率为93%;艺流国际拍卖公司秋拍华人西画专场拍品共131 件,总成交...
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四十五分,“南海一号”南宋古沉船成功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当日下午二时三十分,现场开始作业,十分钟之后,南海一号的“第一只脚”迈入水晶宫门口。三点十分左右,即将达到指定位置三米时,打捞沉井向左偏离,作业人员通过调整气囊位置和气压进行纠正。三点三十二分,沉井完全进入水晶宫。中新社发索有为摄 ...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使得梅湖古墓的发掘需要不断地排水清淤泥。26日下午,备受关注的梅湖古墓挖掘工作又有新发现,省市考古专家在古墓前室西侧发现一张低矮的长方形石台。 前室发现石台 清理现场 26日16时30分,记者在古墓现场看到,一张高约30厘米,长约1米,宽约60厘米的砖砌石台,正静静地躺在前室棺木的一旁,四周没有其他物件,据考古人员初步估计,石台的作用可能类似于祭祀台。 ...
“南海Ⅰ号”已经出水4天,大家急切想知道沉船在脱离原海洋环境后是否会“水土不服”?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告诉记者,“南海Ⅰ号”沉船出水并被运至“重任1601”上后,一直采取人工浇注海水办法进行“保泥保水”,随船的4名文物专家时刻监控变化,情况良好。水晶宫内的喷淋系统已经安装完工...
800年前的青白瓷 日前,“南海一号”打捞出水后,有消息称,船上所载的青白瓷出自景德镇窑系。这一消息引起了收藏界与景德镇陶瓷界人士对景德镇青白瓷的高度关注。那么,“南海一号”所载的景德镇青白瓷究竟产自该市哪里?景德镇青白瓷又有何特点?24日,带着读者的多个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南海一号”所载景瓷可能产自南河沿线作坊 ...
水晶宫已准备就绪,等待“南海Ⅰ号”入内 “南海Ⅰ号”将从这个码头上岸 从“南海I号”沉船点打捞出的部分精美瓷器 从“南海I号”沉船点打捞出的部分精美瓷器 “南海一号”明天出水。昨天,负责此次打捞的作业船———亚洲第一吊“华天龙...
“南海I号”昨天出水后,如何确保这艘千年古船日后妥善保存,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据专家表示,保存千年古船,水晶宫内的“水环境”至关重要。 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润林教授为首的十多位专家为此日夜攻关,希望提供一套最科学的“供水”方案。最乐观预计是,明年1月水晶宫“供水”方案最终完善并出台实施。 一年前...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古蜀文明研讨会”上,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徐学书研究员认为,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目前已澄清了古代历史文献和传说中的诸多谜团。 徐学书称:“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东南亚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所表现出的紧密文化关系,证实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古蜀人南迁进入云南,以及蜀人大军在蜀王子率领下南征越南北部高原建立国家,亡国后余部逃亡东南亚海...
“南海一号”明天出水。昨天,负责此次打捞的作业船———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完成了对16个吊点的“落吊”工作。采用整体打捞方式出水,在世界考古史上,“南海一号”还是第一例。同样,1.5亿元人民币的打捞成本也创下了世界沉船打捞史上的天价纪录。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将陈列在“...
重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科考活动中的专家日前向记者介绍说,三星堆文明与2000多年前以云南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代滇文化曾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相互影响。 据考证,古滇国活跃于战国秦汉时期,拥有灿烂的青铜文化,而其特征之一是在青铜器上以圆雕的立体人像和动物像构筑群雕组合,表现战争、祭祀、狩猎、放牧、乐舞、纺织等场面性内容。 “这一特征在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
12月10日,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文物保护专家一百七十余人相聚河北石家庄,围绕文物保护和修缮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近年来中国文物保护维修工作发展迅速,但目前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和理论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困扰着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发展。 童明康说,文物保护工程是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文物保护法制建设颇...
湖南湘潭南北朝古墓群出土40万年前的石斧(组图) 省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师周寤世对近日在湘潭墓庐山古墓出土并被认定为石斧的文物身份提出质疑。对此,负责此次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建军说,出土文物是石斧无疑,所在年代至少距今30万年,这一结论已得到多位考古专家认可。 周寤世分析称,石斧出土于第四纪的网纹土中,而网纹土多在湘江两岸的基地上发育,是第四纪河流的沉积物,它的下部往往有砂卵石层...
“良渚古城的发现无疑对加快良渚遗址的‘申遗’进程具有显著作用,因为遗产价值越突出,获得世界范围认同的可能越大。”随着良渚“申遗”工作被再次提上日程,昨天,“申遗”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一行来到良渚古城。 “我们是从2000年开始做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现在良渚遗...
由省文物局、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局协办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次年会”,12月3日至5日在平顶山市举行。来自湘、鄂、豫、皖四省及北京、陕西等地的100多位楚文化研究专家,从历史文化及古文字、考古发现、器物研究等不同的角度对楚文化进行学术研讨。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30年来楚文化的考古发掘,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知的辉煌灿烂的楚...
考古队员挖掘一个新石器时期的墓葬区 发现大量的瓷片、贝壳、鹿骨等文物 12月1日,中美考古专家先后在东山岛康美镇城安村旗尾山、尖公山西北侧发现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人类集居地)等文物。美国夏威夷毕士博博物馆研究员、哈佛大学博士焦天龙高兴地说,这是在原有已发掘的大帽山贝丘遗址的基础上,东山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为“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