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一.块范法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巨大的。”李魁杰说。 ...
外文书名:Chinese Ritual and Music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Shang and Zhou Bronzes from the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作者:湖北省博物馆 编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印刷时间:2014-03-01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
近日,记者从重庆钱币有限公司了解到,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在我市首发。青铜器金银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对于喜爱收藏的市民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系列每一组的设计与工艺都颇有亮点。重庆钱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该项目的收官之作,1公斤银币与5盎司银币币面采用了创新的硫化加绿锈局部做旧工艺,凸显了青铜器的历史沧桑感。另外,此次发行的青铜器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主...
鉴定中了解古铜器锈蚀的特点非常重要。由于地域的不同和各时期青铜材料的不同、锈蚀年代的长短不同,都会表现在铜锈上。我们一般说的红斑、绿锈、黑漆古、水银沁等,都是最常见的铜锈现象。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锈色。真锈是由铜器体内生出来的,特点是有根基、有层次、有硬度、有牢度、有光泽。而假锈,主要是两种作伪方法,一种是短时间内腐蚀所成,另一种是涂抹粘附而成。所以做出来的锈,多表现为锈浅浮、色粉绿、...
本书是对在俄罗斯举行的“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的记录。这次展览的上百件文物,大部分来自湖北省的墓葬,有青铜礼器、乐器和漆器。这些精美的文物,使我们得以目睹我们先人的智慧。 书名: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 作者:方勤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216081221 版次:1...
作者:张耀 著 出 版 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内容简介 《中国书籍文库:商周青铜器与青铜器雕塑艺术》的重点在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商周青铜器雕塑艺术做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一部分是雕塑理论方面的论述,主要阐明商周青铜器的雕塑艺术特征,鲜明而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及其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包括论证了青铜器雕塑更为具体详尽的制作方法。第二部分按...
明末清初仿青铜器浮云纹白端砚 这方明末清初白端砚,长20、宽13.5、高3.8厘米;长方形造型,四周为适度等宽的阳雕边框,砚堂因长期使用自然凹陷;围绕一字形砚池隆起的边框上,线刻仿青铜器浮云纹饰。值得一提的是,上端池壁上巧妙地凿了两根石柱,富有变化的风格以及它优美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使该砚古拙生动,韵味无穷,突显了砚雕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全砚虽有深入肌理的大面积墨绣掩盖和几百...
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的一个展柜前,时常围满众多的参观者,人们争先观赏的是一件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珍品——虢季子白盘。 据有关人士说,该盘是西周时期虢季子白领兵打仗时立了战功后而得到的赏赐。后埋于地下数千年之久。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川司一农民挖土时在地下发现了它,但并不知其珍贵,弄回家中当做饮马槽子使用。当地一个常州籍姓徐的县令发现了此盘,见盘上的纹饰精美,给了数串制钱,买下收为...
男子打着买文物的幌子先验货,确定为真品后,组织人进行抢劫,共抢得青铜器4件。经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王闯、周亮、严雷、徐大伟、蒋长海十年零六个月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案发后,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4件被抢的青铜器均为现代仿制品。 年逾半百的王闯是一个文物爱好者,平日里对古董文物颇有了解。2013年6月,王闯得知潍坊...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出土玉鹿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由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2007年5月,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横空出世,数量惊人的随葬品、风格独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发现最早的青铜灯、填补史籍记载...
2014年9月25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收藏文化艺术节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及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届时,泉州收藏爱好者将有机会在文化底蕴浓厚的泉州与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王立军零距离交流。 世界华 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特邀专家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
青铜器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时间长了,呈青灰颜色,因以得名。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在青铜冶炼中加入锡可以改变其熔点和硬度这个道理,对用途不同的青铜器,采用不同的合金配比。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的《考工记》中,就有关于青铜器合金不同配比的记载:"钟鼎之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斧斤之齐五其金而锡居一“,”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鉴燧之齐金、...
青铜器的鉴定,主要是断代和真伪鉴别。除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之外,传统 的鉴定法,主要是从器物的铸造技术、造型、纹饰和铭文以及铜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专家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几句话,即“抓其造型,视其花纹,识其铭文,查其地锈,找其范痕”。 从铸造技术方面辨真伪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采用的是陶范法。这种方法无论是铸小件或大件铜器,都有良好的效果,对一些器形和雕镂复杂的器物,可先...
在古玩市场上,凡带铭文的青铜器,铭文字数越多,其价值越高,有铭之器的价格往往高于无铭之器价格几倍以上,故作伪者常在青铜器上作伪铭。从铭文辨伪,主要从掌握铭文字体的风格特征入手。 1、青铜器铭文字体风格特征 青铜器铭文字体的风格与各个时代铭文形成的方法密切相关。从商代至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一般是铸字,即先在内模的表面或在外范的内壁刻出突起的阳文,铸成的铭文呈底宽面窄,而战国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