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近日,省政府发文,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予公布。 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86处,另有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其中,包括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建筑群和浙江农业大学旧址。 而在这之前,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龙泉分校旧址分别在2006年和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欣喜,在校园里行走,有种跨越时空置身历史感。”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济沅现在浙...
日前,2017年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先进基地评选会议召开,浙江自然博物馆喜获第二课堂活动先进基地。 2016年,浙江自然博物馆组织开展了节日活动、科普讲座、主题活动、亲子教育、野外探索、科普DIY、课程教育、趣味益智等八大类50余项第二课堂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活动达600余场次,第二课堂年刷卡量达24496次,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效和社会效益。 其中围绕G20峰会主题,浙江自...
近日,省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莲都区碧湖建筑群、浙江铁工厂旧址两处文物位列其中。截至目前,莲都区共有6处文物列入省级保护单位。 碧湖建筑群位于碧湖镇中心,较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传统风貌与历史格局。这些明清至民国建筑整体布局合理,雕刻题材丰富,对于研究古代集镇的经济发展历程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特定产物,是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和融...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区的“全形拓”技艺成功入选。至此,西湖区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项,省级非遗9项,市级非遗24项,区级非遗41项,在非遗传承工作上,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 全形拓又称作杭州传形拓印术,其历史可追溯到南朝,延续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杭州拓印成为全国除北京全形拓之外,仅有的形体传拓重要研发基地。西方照相术发明之前,拓印作...
中国首次开启生态保护红线战略 造成生态严重破坏 不论提拔或退休都严格追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本周公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这是我国首次开启生态保护红线战略。 为什么要划定红线?纳入到红线内的区域有什么特别之处? “红线”是保障...
近日,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特别馆长,福井县立大学恐龙研究所所长东洋一博士等一行五人来浙江自然博物馆访问。 本次会谈就2017年浙江自然博物馆与对方合作在日本幕张举办的巨大恐龙展的细节进行商讨,对该展的展出时间、展示主要内容、布展和撤展时间、标本运输等具体事项进行了商谈,并签订了正式的展览合作协议。会谈还就恐龙蛋展达成了进一步的合作意向,计划在福井之后到其他地方进行巡展。 会谈后日本客...
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有别于往常的过年方式——去博物馆,给春节增添更多的文化滋味。在浙江自然博物馆,特别策划的多场展览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拉开了新年序幕,让广大观众感受浓浓的年味。6天春节长假里,浙江自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6万余人次。 今年春节,浙江自然博物馆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年味”,二是“创新”。1月18日,我馆携手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宝藏》栏目力邀孙永等8位艺术家挥毫泼墨、迎春纳...
浙江发现的各类恐龙蛋化石。 你知道吗,在距今约1.4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浙江许多地方是恐龙的乐园。记者2月6日从省文物局了解到,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申报的“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荣获2016年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发现了11种珍稀恐龙化石,已鉴定出8种为新属、新种,原生态保存的25枚一窝陆龟蛋化石、晚白垩世翼龙...
诸暨市草塔镇的天元塔、嵊州市剡溪街道的艇湖塔、上虞区的百沥海塘等17处古建筑、古迹列入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名单。 1月中旬,第七批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出炉,全省有286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列入保护目录,另有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省级文保单位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类。 此次绍兴列入古建筑的共有12处,...
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联合申报的“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荣获2016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副馆长金幸生博士作为主要成员同时获得个人二等奖。 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对全省9个主要白垩纪陆相盆地的78处恐龙化石遗迹产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化石清理鉴定,对有重要意义的化石产出点开展了抢救性挖掘,基本查明了全省恐龙化石的分布,产出层位和埋藏特征。...
1月20日下午,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承办的《金鸡报晓-酉年生肖贺岁展》和《珍宝展》开幕仪式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举行。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等出席开幕式。 《金鸡报晓-酉年生肖贺岁展》展览展出了通过众筹方式征集或借用的31件展品、通过众创方式评选入围的30幅绘画作品。此外,还展出了绿尾虹雉、白颈长尾雉、蓝孔雀等精美动物...
为全面落实全国、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督查省文物局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的落实情况,切实强化冬春特别是春节前后的文物安全工作,在业务处室组织冬春安全巡查的基础上,近日,省文物局领导分别带领相关处室人员分赴基层文博单位开展节前文物安全工作检查和抽查。 1月23日,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带领文物安全处、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赴绍兴市,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故居周边文物...
资料图 日前,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新时期的文物工作,加快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意见》明确了文物工作的总体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省文物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开放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博物馆基础设施条件改善,馆藏文...
资料图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我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处,以及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浙政发〔2017〕2号)。此次,共有22处古遗址、9处古墓葬、179处古建筑、8处石窟寺及石刻、6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以及7处其他类不可移动文物,被列入新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样,加上前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910处。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