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宝马爱心基金向“非遗”项目捐款 表演火鼎公婆的小学生 2010年BMW中国文化之旅考察浙、闽、粤部分“非遗”项目——— 日前,记者随2010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沿东南沿海考察。在发达地区,部分项目由于社会需求大而得以很好的传承,而一些需求小的项目后继乏人。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从项目自身出发,寻找其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合理开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古老工艺在...
天兴草龙表演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曾佐然)酷热的暑假,一场别开生面的舞龙活动在泸县天兴镇一心学校火热进行。男穿稻草短裤,动作粗狂豪放,女着绿色树叶裙,显得婀娜,小孩挂着红色肚兜,穿梭其间,十分可爱。在锣鼓伴奏下,只见5条龙在操场场中飞舞,“龙夺宝”、“龙翻滚”、“龙砌塔”,场面热烈,表演者神采飞扬,观赏者啧啧不断。这是拍摄天兴草龙申报省非物质遗产的专题片时的场景。 天兴草龙表演 ...
7月20日,南部县升钟镇旋塘湾村农民杜光显带着他的树皮画及相关资料来到县文化馆,准备申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8岁的杜光显曾在辽宁海城服役,参加过海城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救灾,1977年退伍。上世纪80年代初,他用雷管劈山开石时不慎炸断右手3根指头。退伍回家后杜光显当起了油漆工,业余还搞起了美术创作。在长期实践中,他探索出了削木镶嵌画,并获得国家专利。同时,他还探索出了树皮画制作技术。他...
由防城港市委书记禤沛钧、市长莫恭明担任顾问,并作为2010防城港市京族哈节重要献礼的《防城港文化遗产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一书,于7月18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由禤沛钧亲笔题写书名,莫恭明执笔作序,以四个县(市、区)分篇,通过流畅的语言,丰富的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诸如京族哈节、独弦琴艺术、鱼露制作工艺、阿宝节传说、壮族丧葬习俗等70多个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书1...
2010年BMW中国文化之旅考察浙、闽、粤部分“非遗”项目——— 日前,记者随2010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沿东南沿海考察。在发达地区,部分项目由于社会需求大而得以很好的传承,而一些需求小的项目后继乏人。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从项目自身出发,寻找其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合理开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古老工艺在现代化...
因独特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而闻名的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贵州省首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玉屏县是中国5个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其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有"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北侗文化艺术之乡"之称。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中国青海省民族艺术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朵美丽的奇葩,这就是青海藏毯,其中又以湟中县加牙村编织的藏毯最为有名。加牙藏毯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织出来的毯子色泽艳丽、弹性好、不脱色掉毛。2006年,加牙藏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永良是加牙藏毯的第七代传人。他介绍说,加牙村编织藏毯的历史已有300年。在早期,织毯匠人根本没有图纸依照,完全按照脑子里的...
中新社上海7月8日电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上海世博会 中新社记者 韩胜宝 “齐鲁青未了”山东活动周8日举办,潍坊风筝、伏里土陶、洛房泥塑、高密三绝、杨家埠木版年画、黑陶、剪纸、泥玩具等27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世博园宝钢传习区。 上海世博会荟萃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世博会期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依次举办各为期5天的“活动周”,目前已申报167个项目,而展示非物...
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演出周在北京恭王府落下帷幕。在此次演出周上,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了《钗钏记》、《长生殿》、《牡丹亭》的部分折子戏。在演出现场,苏州昆剧院副院长邹建梁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昆曲事业得到了发展,昆曲爱好者多了,在这样好的形势下,昆曲要发展先要找准自身的定位。 近几年,在作家白先勇的大力推动下,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成为昆曲普及推广的一面旗帜,并从各个方面推动了国内昆曲事业的发...
今年8月,河北省蔚县将举行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 一幅剪纸作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制作一小幅就要花15个小时。“剪纸要沉下心来做,很消耗时间和精力,工序琐碎、单调,年轻人不太想学。”剪纸艺人周淑英说。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世界各国都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
穿过老兰州的城门牌楼,一条古韵老街映入眼帘: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如此一派明清时期老兰州茶马互市人群熙攘、市井繁荣的商业景象,在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现无遗。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5日向媒体通报称,历经两年筹划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已建成,并将于8日正式开馆。5日,该馆提前向媒体记者开放。 该馆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等功能于...
羊肉,一般是寒冬的美食。但在沪郊奉贤的庄行地区,大伏天吃羊肉、喝烧酒,却是古来相传的独特饮食习俗。目前,这一“伏羊”习俗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一习俗为载体的“上海庄行伏羊节”,也已成为沪郊一个固定的年度农家旅游活动。 据奉贤区旅游部门人士介绍,伏天吃羊肉、喝烧酒是庄行地区自古以来形成的独特饮食文化,沪郊有相传的俗语称作“千年...
兰州市为其拥有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鼓、黄河水车、永登高高跷等建起新居所。记者今天从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所建在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区的“新家”——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目前已完成建设,即将开馆迎客。 走进陈列馆,原汁原味再现兰州风情的古金城民俗一条街、城门牌楼映入眼帘,微缩古建模型兰州...
为进一步搞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专业队伍素质,7月5日上午,由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首期“111工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西宁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将进行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 据介绍,随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基层从业者进行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理论和工作方法的...
中新社兰州7月5日电 (记者朱世强)穿过老兰州的城门牌楼,一条古韵老街映入眼帘: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如此一派明清时期老兰州茶马互市人群熙攘、市井繁荣的商业景象,在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现无遗。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5日向媒体通报称,历经两年筹划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已建成,并将于8日正式开馆。5日,该馆提前向媒体记者开放。 该馆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